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上期)问:你刚才说到匈牙利事件?。你的研究出了什么新成果?答:得先说一下波兰事件。关于苏联没有动武的原因,吴冷西在《十年论战》中的回忆是这样的:1956年10月19号,赫鲁晓夫去波兰谈判的时候同时派兵向波兰挺进,哥穆尔卡要是不接受苏联的意见,苏联就派兵进入华沙。赫鲁晓夫把这个意图事先通过驻华大使尤金通报给毛泽东,毛听了以后当面指斥尤金,说:你们不能这样做,你们这是干涉别国内政,如果你们这样做我们就公开反对,说得尤金一脑袋汗,于是赫鲁晓夫就没出兵。现在看到的档案,根本就不是那样!赫鲁晓夫是给中国发了一封电报,这个电报全文…  相似文献   

2.
酒在尤金.奥尼尔的晚期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剧中酒已经不纯粹是具有迷醉功能的一种饮料,而是演变成了奥尼尔表现人类个体灵魂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且酒成了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符号,上面依附了奥尼尔对二战后人类生存处境的洞察。  相似文献   

3.
杨艳兰 《考试周刊》2008,(10):156-157
《天使,望故乡》被视为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之一,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尤金如何成长的经历.尤金超越环境所做的努力使其与书中其他屈服于环境的人物形成了对照.尤金的生命历程恰恰打上了存在主义的烙印.从生存的荒谬感、对自我的找寻和对文本中的存在主义因素进行的分析,为这部小说的解读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创作出《毛猿》等一系列剧作,给充斥着典型传统剧的美国戏剧舞台吹来了一股现实主义之风。《毛猿》内容深刻,发人深省,描绘了游轮锅炉工扬克不断寻求个人归属最终却命丧大猩猩怀抱的悲惨历程。不可忽视的是,正是奥尼尔丰富的个人经历才会让他的作品成了美国戏剧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5.
尤金·奥尼尔晚期的戏剧作品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但其早期和中期作品中揭示人生的幻想与现实的双重困扰的主题没有改变,而是有了进一步深化.他的悲剧作品生动地展示了当代社会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并试图为陷入精神危机中的人们探索一条拯救的出路,体现了深厚的人道主义激情.  相似文献   

6.
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以其多变的表现主义手法开创了美国现代戏剧的新概念。他用"舞台化"的表现主义手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多重而矛盾的人性,痛苦而迷惘的灵魂。试从尤金.奥尼尔中期剧作中常见的心理象征、视觉象征和听觉象征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他的戏剧创作手法,以期更准确地解读奥尼尔的戏剧作品并为表现主义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尤金小姐是一位走到哪儿都会闯祸的家庭教师。她的学生是《爱丽丝漫游仙境》的铁杆粉丝,连名字也叫爱丽丝,但小爱丽丝的父母却严令禁止女儿阅读这本书,就连书名也不许提!为了帮助小爱丽丝完成亲眼见到偶像的终极梦想,尤金小姐、永远都吃不饱的蒂莫西和小爱丽丝一起组成了冒险小分队。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实例,对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所提出的翻译过程中的基本模式——分析、转换和重构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勇于不敢     
2012年6月3日,刘翔在美国尤金站的钻石联赛中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并以12秒87的成绩平了世界纪录,终于找回了自己,重返巅峰。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下)     
今天尤金和白雪继续皇家园林之旅。第一站是天坛,这里是历代皇帝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  相似文献   

11.
王娟 《海外英语》2012,(1):219-220
《漫漫旅途入夜来》揭露了美国现代人的悲剧生活。通过分析剧中每一位人物悲惨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得出结论,现代人的个人悲剧主要是由人们的内心渴望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所造成的。生活似乎跟每个人都开了个玩笑,他们想要的和现实如此的不同,似乎有一种"隐形的力量"在掌控着每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尤金.奥尼尔悲剧观的核心内容。尤金.奥尼尔对生活主要持悲观态度。  相似文献   

12.
《天才》是一部曾让当时美国政府惊恐万状的奇书,也是德莱塞诸多遭禁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者五年数易其稿,方成此书。该书以反映美国艺术家命运为主题,记叙了主人公尤金·威特拉如何成长为一个正直、诚实、颇具才华的青年画家,而又如何在种种物质享受的诱惑之下变得思想混乱、利欲熏心,走入绝境的人生历程。本篇展现出的少年时代的尤金,节选自《天才》第一部“早年”。  相似文献   

13.
丁莹 《考试周刊》2014,(9):20-20
本文介绍了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中国的影响通过介绍其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功能对等的评价与影响,使读者对尤金的翻译理论有更明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论文引用是指在其他学术论文中引用论文撰写者的论文,承认他们在某一特定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 ield)于1955年开创了文献计量学的先河。他觉察到学者们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来描绘科学研究态势,评估个体论文产生的影响,当然也可以用来追踪他们自己学术成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转换生成语法是现代语言学史上著名的“乔姆斯基革命”之辉煌成果。尤金&#183;奈达接受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并成功的把它运用到翻译理论的构建中去。本文试图以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来分析奈达的翻译思想。更加清楚的了解他翻译思想的先进性以及以及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幽暗之地》是库切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由《越南计划》和《雅各·库切之讲述》两部分组成.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讲述了尤金·唐恩参与设计越南战争和荷兰裔殖民者雅各·库切"远征"南非内陆的故事.两则故事,情节、人物、时代、地域迥异,但都将边缘群体噤声,使抵抗话语缺席,折射出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意识.库切所描述的殖民故事没有...  相似文献   

17.
杨胜 《班主任》2007,(2):28-29
有些班主任认为,到了高三,一切应以学习为主,班会课开不开无所谓。结果,班会课成了自习课。显然,这些班主任没有充分理解班会课的功效,也没有研究过如何按照高三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8.
尤金·奥尼尔,美国剧作家,一八八八年十月十六日生于纽约,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卒于马萨诸塞州·波斯顿。 奥尼尔的早期经历为他的剧作提供了材料。他,一位著名演员的儿子,同家里其他人一道,随父亲旅行。七岁到十四岁,他在罗马天主教学校读书。放弃天主教后,他进了一所不属于任何教派的预备学校,然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一年。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成名作《天边外》,以其浓重的悲剧意识和宿命色彩强烈地震憾了读者的心灵,为我们呈现出了宛若昙花般的晶莹、迷幻、破碎的美,传达出宿命的深味。  相似文献   

20.
尹冬伟 《考试周刊》2011,(12):48-48
本文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证明对等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的指导意义。文章从广告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结构和两个方面探讨了英汉广告互译中的翻译对等理论的应用问题,对商标翻译中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如何跨越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障碍达到商标翻译的文化等效,更好地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