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祥 《考试周刊》2014,(41):73-73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找、做、问、玩、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这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多媒体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如何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想】学生的活动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第一单元的《长度单位》教学中的两个单位"米"与"厘米"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与生活内容结合不紧密,运用少,学生的直观感知浅薄。本节课的目的是: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教材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重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起点的内容设计、方式变革及由此而延伸的目标把握,是有效地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并促进数学交往深度开展的需要。确定小学数学学习的问题起点应从教与学有效的互动开始。一、内容优化的起点:"问题单"让"教"导引"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师依据课程计划,根据学生实际,与学生共同"认定"学习内容的过程。为了能够科学把握数学课堂学习的"距离空间"而共同设置"问题单",教师必须清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做一做"栏目的设置与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致的,其实质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做"感受数学、探索知识和结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养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优化课堂教学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助推。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是新课标实施背景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数学实验要从"纸面"真正走向"地面",可以依托在新授课中嵌入实验内容、借助实验将学习内容的外延打开、基于学习需要进行数学专题教学等策略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数学学习是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要,是人的终身发展的基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以"动手、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既是当前课程改革实施《新课标》的重要内容,又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基本的内容和探索机会,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方式等更趋于多元化,数学教学需要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成为了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因此课程内容本身就要求有意义的,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引导学生自己去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如何变知识传授为问题探究,使学生愿学、乐学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方式应采用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数学理解层次的不同。数学实验将"做""学""思"合一,有效丰富并改进数学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数学理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发与实施数学实验,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为了聚焦内容理解,在新知探究、结论验证、规律探索时嵌入单项数学实验;为了促进整体理解,开展串联式与并联式的组块数学实验;为了丰富知识理解,实施多角度、多内容、多学科的融合数学实验。学生在数学操作、猜想、验证和交流等实验活动中,加深数学理解,感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一、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方式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  相似文献   

17.
滞后的数学内容和单一的学习方式制约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创造力的发展。数学学习方式要深度变革,需要学习内容与方式协同发展,才能抵达深度学习。我们经过七年探索,形成了数学实验内容开发与探究性学习协同发展的学习新样态。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54):61-62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要成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数学的学习方式就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了,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学习规律,改变"重‘教’而忽略‘学’"的现状,要加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强调要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素养,而数学实验教学正是体现这一理念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实验内容特点,合理选用适当的实验手段,优化设计模拟型、学具型、操作型、应用型数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方式,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拥抱属于温情的教育,我们应该借助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