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的教学。作为数学教师就应该抓住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首要任务。数学课中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志,数学课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学科。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优化学生思维品质谈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如果一节数学课,习题不断,提问不绝,我认为这样并不好.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学生的思维究竟得到了什么锻炼?我们的数学课往往忽视了学生在静中思维的训练方式.我认为数学课静中思维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应该提倡.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教学的中心任务,那么在数学课上学生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思维效果最佳,这是数学教师经常探讨的话题。数学课中思维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地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那么,数学课堂上,如何精心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创设愉快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创新兴趣;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发散思维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中学数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根据离散数学课程的研究方法和特色,通过开发学生思维的内在潜能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离散数学课教学的任务之一。本文从八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离散数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开拓专业理论的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时代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要分析论述了高中数学课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创设愉快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创新兴趣;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发散思维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中学数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根据离散数学课程的研究方法和特色,通过开发学生思维的内在潜能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离散数学课教学的任务之一.本文从八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离散数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开拓专业理论的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子平 《学子》2012,(12):64-65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时效已成为数学教学的追求。一节数学课不能看表面的热闹,快节奏就是有效。培根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因此,一节数学课是否有效,应该主要看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否得到训练与发展。现就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思维活动谈谈本人的一些看...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掌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历史知识素质是历史掌握能力和创新思维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整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注重两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一、在设疑中激励创新,在创新中提高能力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敢想、敢问、敢标新立异地问。从想到问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学生能问出什么决定于学生想到了什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想不那样想?创新思维是以学生具备的历史掌握能力为基础的,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有无创新思维和能…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多的是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训练.数学思维训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数学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我们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4.
彭健燕 《广西教育》2008,(16):43-43
发散性思维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出创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作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维是指创造性的思维,是一个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发挥的最佳思维方式,即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主要包括:整体思维、逆向思维、分层思维、跳跃思维、构造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等等,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就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16.
穆林 《成才之路》2009,(20):99-9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觉性、发散性思维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的第一个环节中.本文结合三角函数部分的教学介绍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刘灵 《四川教育》2009,(10):46-46
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经验告诉我,一堂高效的数学课,是能够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又在于课堂的和谐度有多高。因此,构建和谐课堂势在必行。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由得要思考,新课程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和谐与创新?以下是我几年来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于福宗 《考试周刊》2011,(71):71-72
创新思维是指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发挥的最佳思维方式,即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主要包括:整体思维、逆向思维、分层思维、跳跃思维、构造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等等。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我谈谈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其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教学实践证明,揭示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需要,是形成学生良好认识结构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注重从思维教育的角度揭示并突出必要的数学思维和实际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更多地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应该成为现行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点和着眼点,应当成为数学课堂的一个准则.本文就数学解题教学中如何揭示思维过程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