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时间的脚印     
时間伯伯, 你是最偉大的旅行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高士其:时間伯伯时間一年一年地过去。时間是沒有唧的,而人們却想出了許多法子記录下它的踪迹,用鐘麦,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沒有出現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記录时間的时候,那里去找寻时間的踪迹呢? 然而,时間仍然被記下来了。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許多种时间的記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每一厘米厚的岩層便代表着几十年到成百年的时間。岩石是怎佯記下时間来的呢?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人們就把血液看作是极宝貴的东西。这种看法拿現代的科学知識来衡量,也是完全正确的。我們知道人的身体是由无数細胞构成的,活的細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需要血液不断运来供应它們,同时細胞新陈代謝产生的廢物也需要血液随时把它們运走。一旦血液丧失了这种功能,那么只要几分钟时間,象脑子、心臟这些重要器官,就会遭到难以挽回的損害,从这一点也就可以看到血液在人体是多么重要了。血液要完成它的正常功能,首先必須保证有足够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和我们     
戴夜光表应該注意什么? 人們都喜爱有只夜光表,因为在夜里用来掌握时間很方便。但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活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量关系和数量計算的劳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計算的劳动也日益繁重,这就促使人們去寻求摆脫这种劳动的工具。算盘和各种各样計算机械的发明,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輕了人們的計算劳动。但是,它們仍然不能滿足現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由于向宇宙空間和微观世界,向极高速度和极短暫物理过程的进軍,使人們面临着解决极为复杂的計算問題。这些問題中的計算工作有的是一个人用毕生时間都难以完成的,有的則需要在无法思議的短暂时間里完成,以便在运动过程中及时地判断和进行控制。要解决这些問題,只有利用奇妙的电子計算机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5.
一 準確時間是怎样來的? 在没有鐘錶的時代,人們的勞動時間,都以太陽為標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發明鐘錶以後人們可以依靠鐘錶來决定工作的時間,比觀察太陽精確和方便得多了。但是鐘錶有快慢,快慢的程度,也不是個個一樣的;我們怎樣才能够得到準確的時間來校正鐘錶呢?準確的時間,是要根據天體[註一]運行的觀測來確定的。我們  相似文献   

6.
1864年春,一天,法国科学院在巴黎大学举行了一次盛况空前的科学討論会。参加这次会議的不仅有知名学者和年青学生,而且还有当时的社会名流和王公大臣。蜂涌而来的听众把大学的演讲厅挤得水泄不通。是什么学术問題引起人們这么大的兴趣呢?原来,这次会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重要的科学争端:生物是否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間內,从沒有生命的物质中突然地自生出来。离奇的天然自生論关于这个問題,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但是在不同时代,人們有不同的看法。在十九世紀中叶以前,人們对世間万物来源的解釋,除去宗教上的“上帝造人和万物”迷信說法外,最流行的看法是所謂“天然自生論”,认为活的生物可以在一个极短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这是北京的一个平靜的夏夜,天空中突然呈現一幅綺丽壮观的景象,一个巨大的火球飞流而过,給人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这就是7月3日北京时間晚上9点21分,在南方略偏西的天空中,距离地面高約40度的地方,突然飞过了一顆绚丽的火流星(参看封底目击者所画)。流星与火流星什么是流星?什么又是火流星呢? 我們知道,在广大的太阳系的  相似文献   

8.
发霉和防霉     
自古以来,人們就知道利用霉菌来制造各种食品如酒、豆豉、腐乳等等,近几十年来更广泛应用于发酵工业制造各种溶剂、有机酸以及医药上用的抗菌素……但霉菌也会給人們带来巨大的損害,需要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9.
偉大的媒介视覺——是我們全部感官中最强有力的。空間是没有疆界的:我們可以看見遠方的月亮與太陽,也可以看見億萬顆無限遙遠的恆星。然而,在可見的東西和眼睛之間必須有一個媒介——那就是光。光,使我們不致盲目地走路;它照耀了雜亂的、各式各樣的人的活動;它在人們目光下揭開了最小的世界——微生物、活的细胞和物質微粒的世界;它也把人們的眼睛和無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知道青虫不会一直是青虫,蝴蝶也不是生来就是蝴蝶,蝴蝶是由青虫变来的。其它昆虫在一生中也常有形态上的巨大变化,这是为什么呢?什么东西促使它們发生变化呢?长期以来人們得不到。确切的答案。近代  相似文献   

11.
点点滴滴     
墨西哥鱼的眼睛我們知道,許多低等动物虽然沒有眼睛,但它們一样可以对光起反应。人們一般认为,这类动物是用“皮肤”来“看”东西的。还有一些动物,它們有眼睛,但也能用皮肤来感知光线。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知道,游泳是在人們所不熟悉的水中进行的。水的密度和导热能力此空气大得多。科学研究表明,在20℃的条件下,安靜的时候,人体散失于水中的热量此散失于空气中的多4倍,因而在水中进行游泳活动会使新陈代謝变得更旺盛。在江河湖海中做长距离的游泳或横渡,由于人体长时間的浸泡在水中,身体的能量消耗、热量散失是相当大的,因此还能增强人体的体溫調节能力。在水溫較低的情况下(例如进行冬  相似文献   

13.
点点滴滴     
果树中的“无病带菌者”有的人沒有生病,但是身上带有某种病菌,可能传染别人,在医学中叫无病带菌者。类似的現象,在果树中間也存在。早在1916年,辽宁南部的苹果园忽然发現有的苹果树干枯死亡了,后来,人們經过仔細观察,原来是在树干或大  相似文献   

14.
视觉与听觉     
目察秋毫,耳听四方 誰都知道,我們是靠感觉器官——眼睛和耳朵认識和观察周圍事物的。尽管眼睛和耳朵对一定波长的光綫和声波起反应,超过了极限它們就无能为力了。但是,它們在可見和可听的范圍內的敏感性是非常惊人的。我們都有这个体驗:电影院已經开演了,剛进場时会感到漆黑一片,必須稍过片刻才能逐漸看清物体。这种現象称为“暗适应”。在黑暗地方呆的时間愈久,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光照愈少。相反,在阳光下愈久,則所  相似文献   

15.
时间的脚步     
令人迷惑的問題 看过《西游記》的人都知道,孙悟空在天宫每消磨了一天的时間,他回来却发現,同时在尘世中已度过了一年。这个充滿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話,向我們提出了一个饒有兴味的思想:时間流逝的速度不是絕对不变的;在不同条件的場合下,时間的脚步跨得会有快慢的变化。在我国古典文学中,这类引人  相似文献   

16.
我們的行星存在已有多少年呢?甚麽時候在地面構成了山嶽和海洋呢?這些問题從古以來就引起科學家的興趣,但是就是今天的科學,也不能作出完全正確的答案,這是不足怪的,因為它們是非常複雜的問題。怎樣來確定地球的年齡呢?最早,人們企圖利用沉積物在海洋底沉積的速度來計算,後來又試圖用溶融液態的地球冷却到現在狀態所需要的時間來测定。不同的方法就得到不同的結果:由八千萬到十萬萬年。當時的人們還没有考  相似文献   

17.
學天文從看星開始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看恆星比較簡單,有一本星圖就可以了;但是看行星必須要先知道行星的動態,因爲行星是在繞着太陽走,它們在星座間的位置在時刻變化着。一九五四年中各行星的動態是怎樣的呢?在講到它之前,先把幾個現象以及這幾個現象的名稱解釋一下。行星繞着太陽旋轉的方向是由西而東,但是我們地球也在運動,因此從地球上看行星,有的時候,它們是在  相似文献   

18.
原子钟     
測量的單位 測定一个量,意思就是取另一个同类量作單位,來跟这个量作比較。例如,一段布料的長度可以跟一米的長度作比較。古代人所用的長度單位,先是“肘”(从肘到中指末端的長度,約長半米——譯者)、“箭的射程”和“一书的行程”,后來是俄尺和英尺。古代人所用的时間單位是:从一次收割到下一次收割的間隔,从一个雨季到下一个雨季的間隔。有些民族把第一次降雪作为歲月之始,还有一些民族是以某个星座或恆星在地平綫上出現的时間为根据的。上述那些單位之所以不便於用來测量,是因为它們沒有一定的标准,也不可能准确地复制出  相似文献   

19.
图祘法     
在日常生活里,常常用簡單的圖形来表示我們所要測定的量。例如量長度的尺、称重量的秤和計时間的鐘表,都要利用刻上刻度的直尺或圓盤。家庭用的华氏攝氏兩用寒暑表,是利用圖来表示溫度的一个好例子。它是用兩种不同的刻度,刻在一个直尺的兩侧。利用它,不但能使人一目了然地看出一个时刻的溫度,还能够同时看出华氏(F)和攝氏(C)兩种溫度的关系(圖1)。这样,人們就用不着每一次用公式: 9/5C=F-32来进行溫度的换算。比如当F=140°的时候,在圖上很明显地可以看出C=60°。工程师們經常用的計算尺,也是利用在直尺上刻着  相似文献   

20.
桌面上放着一块好端端的玻璃板,很长时間以来,沒有任何变化。可是,由于偶而用手指輕輕地弹了几下,甚至靜靜地放着一动未动,便突然間发生爆裂,必必剝剝地响个不停,几分钟后,或者更长一些时間,玻璃板几乎全部碎裂成小块。我們知道,一般玻璃的强度是不小的,如果把四个普通盛开水的玻璃杯子,垫在桌子的四支脚下,即使桌面上站满了人,只要不让它受到冲击,杯子就会安然无恙。可是,上面提到的玻璃板。并未受到多大外力,为什么会突然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