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师友》2010,33(4):38-38
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8月4日报道美丽的广州花团锦簇,欢乐的珠江激情洋溢18月4日晚,2010年广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庆典晚会在广州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启动倒计时100天仪式。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10,33(4):F0003-F0003
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8月5日报道8月4日,在迈入广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的重要时刻,中国邮政正式发行了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专用邮资图。8月5日,在广州亚组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邮政局副局长彭以忠介绍,这是中国邮政继发行《第16届亚洲运动会会徽》、《第16届亚洲运动会吉祥物》和《珠江风韵广州》等三大特种邮票之后,首次为一个主题同时发行信封和明信片专用邮资图。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0,33(4):60-60
广州日报8月5日报道昨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出席广东省迎接广州亚运会倒计时100天誓师动员大会时透露,广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将多达1500人,为历史之最,届时将参加41个大项的比赛。  相似文献   

4.
广州亚运期间市民对广州城市管理的满意度直接体现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和地位。调查结果显示,广州亚运会期间,市民对亚运会的支持率较高,对城市管理和赛事管理的满意度总体上较高,人们用较理性的态度来解读城市管理水平。广州市需借助亚运会的契机,增加投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广州在国际大都市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2010亚运会是广州利用人文体育观念提升自身城市形象的极好契机,广州亚运会在举办过程中应注意公民文明教育与文化宣传相结合;以服务人为本与公平竞赛相结合;城市公共管理与环境建设相结合.广州利用亚运会提升城市形象的具体路径是:通过广泛宣传,扩大广州城市形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凸显岭南文化,展示广州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科学规划建设,提高广州城市的公共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广州举办亚运会的服务质量;加强公民教育,展现广州市民的优良素质.  相似文献   

6.
《体育师友》2010,(6):45-45
广州日报11月27日报道(记者李明波)随着广州亚运会的大幕即将落下,韩国第三大城市仁川即将接过亚运大旗。仁川亚组委驻广州联络官金成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仁川已经准备好了。他盛赞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并表示自己在广州的任务就是学习广州亚运的经验,特别是学习广州在市场开发方面的可贵尝试。  相似文献   

7.
《体育师友》2010,33(4):F0002-F0002
新华网8月6日报道8月5日,550名候选广州亚运会礼仪专业志愿者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训练营首次亮相。经过40天的集训,380名左右志愿者将被选拔成为正式的亚运礼仪专业志愿者。  相似文献   

8.
象征着亚运精神的亚运火炬10月12日上午在北京天坛公园点燃。圣火传递一直被视为传播主办城市办赛理念、文化特色及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途径,为历届亚运会所传承。与以往亚运会火炬传递耗费大、传播方式传统不同,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呈现三大创新。  相似文献   

9.
第16届亚运会拟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亚运会既是广州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契机,也是整个广东省发展进程中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广东省具有无可比拟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体育旅游文化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广东省体育旅游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2010年亚运会对广东省体育旅游的影响,提出大力发展广东体育旅游的思路与对策,为广东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实现广东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10,(5):66-66
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10月14日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10月13日下午3时在广州东方宾馆举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市市长、广州亚组委副主席万庆良在会上说到,广州亚运会是国家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后,举办的又一举世瞩目的国际性的体育文化盛事。办好这个盛会是广州近1500万人民盼望已久的大事。万庆良主要介绍了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以下六方面准备工作:一、  相似文献   

11.
亚运消息     
《体育师友》2010,(5):31-31
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10月16日报道:10月16日上午,3989枚广州亚运会奖牌由上海武警负责押运,顺利抵达广州火车东站。奖牌放置于穗保公司金库,将于10月底配送至各亚运会决赛场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体育赛事的功能理论演变来探讨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理论逻辑关系,即从竞技、休闲的社会功能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功能。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行动主体条件下,体育赛事推动城市发展的功能和效果有差异。本文以2010年举办的广州亚运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资料分析,来讨论亚运会推动广州从硬实力到软环境发生的变化,推动城市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方式、城市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和公民意识的勃兴,形成广州亚运会“办赛事,办城市”的“广州经验”。  相似文献   

13.
日本篇     
《围棋天地》2010,(18):14-15
亚运围棋特训 为备战广州亚运会,日本围棋国家队的队员于8月27日开始.在东京都北区的味素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为期三天两夜的强化集训。  相似文献   

14.
《体育师友》2010,33(3):15-15
4月20日起,全民关注、万众瞩目的广州亚运会火炬手选拔工作正式启动,9月将公布火炬手名单。据悉,本届亚运会确定火炬手选拔名额为2010名,寓意广州2010年亚运会圆圆满满,吉祥如意。  相似文献   

15.
刘虎 《钓鱼》2009,(8):61-61
第十六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这届亚运会设41个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  相似文献   

16.
高志 《中华武术》2010,(11):28-31
2010年8月5~8日在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又是11月广州亚运会的田径选拔赛。来自全国32支代表队的千余名运动员在42个项目展开激烈争夺,多数项目的前两名可以获得代表中国队参加亚运会争夺的资格,比赛中破一项全国纪录、创8项2010年亚洲领先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体育师友》2010,33(3):F0002-F0002
据第16届亚洲运动会官方网站报道,5月18日,第16届亚运会官方制服发布仪式在广州天河体育馆隆重.举行。广州亚运会官方制服体育运动装新鲜出炉! 当晚发布的广州亚运会体育运动装官方制服包括3大类: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和志愿者制服。  相似文献   

18.
广州申办2010亚运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桂忠 《体育学刊》2004,11(1):33-35
采用调查及文献资料等,分析了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有一定的地缘优势和较强的综合实力。申办亚运会对促进广州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市民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认为承办亚运会将促进广州体育产业链、建筑产业链、商业和服务业产业链、信息产业链、交通运输产业链等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韦智辉 《体育师友》2010,33(3):39-39
5月18日晚,第16届亚运会官方制服发布仪式在广州天河体育馆隆重举行,广州亚运会官方制服体育运动装新鲜出炉。亚奥理事会传媒委员会主席萧威利,广州市副市长、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许瑞生等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20.
对2010年亚运会广州城市体育发展的解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10年亚运会城市规划建设及主要场馆规划建设进行研究,在分析2010年亚运会主要场馆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广州城市体育发展的一些不足。研究认为:2010年亚运会给广州城市体育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但应进一步加强将公共体育设施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把体育设施建设与小区住宅建设同步进行;适当配置服务设施,焕发体育场馆的活力;加大旧城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建立新的体育行业,形成体育产业链、加强各社区体育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