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网球世界里,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往往有些失调,“网球父母”变成了名声不佳的一群人,人们都听说过那些除了孩子的成绩之外,什么都不关心的冷酷父母,但大家是否把太多注意力放在了那些行为出格的父母身上,而忽视了更多成功的例子?  相似文献   

2.
由简入深,循序渐进,对于孩子来讲,从“快易”“乐享”开始网球的步伐是个明智的选择,无论场地还是网球的选择,这一教学理念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发展需求都非常契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潜质。  相似文献   

3.
想成为明日网球巨星?出众的天赋和高水平的教练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来自父母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做父母的哪有不为子女好的,但不注重方式,往往好心办坏事,仅仅在职业网坛,这样的例子就不少。多管闲事适得其反,那就简单一点,递给孩子一支球拍,爽气地支付网球课的学费总可以了吧。NO,也不成!要做一名合格的“网球父母”,关键在于为孩子创造一个具有发展空间的健康环境。如果您的孩子已经踏入网球圈,并开始参加比赛,那您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4.
闲话网球     
我是一名网球爱好者,痴迷网球十几载,喜喜好好,痴痴迷迷,欲罢还休。 记得,我是在大二时与网球结下的不解之缘,那是1982年。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说过、看到过和玩过网球。那天,听同宿舍的同学说学校在招收网球队员,于是我便跟着去了。很简单,网球老师将握拍方法和击球要领对我们简单地说了一下,然后示范了一遍,便让我们挨个击了几下球,随后告知录用了。在领取网球时,我听到了两位老师间的对话:“个儿不高啊。”“这孩子虽然个儿矮了一点儿,但协调性不错。”可见“协调性”是打好网球的一个重要条件。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5.
    
《网球天地》2012,(7):84-86,88
“六一”亲子网球比赛 家长娃娃共举拍 为了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让其潜力得到更深的挖掘,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默契.6月3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主办,贵阳网球协会承办的”亲子爱家乐享网球”活动在金阳北师大附小运动场举行。该活动由家长携带孩子共同参与.期间.大赛还发放了不同的奖品。  相似文献   

6.
不要富爸爸     
姚昆 《网球天地》2010,(1):58-60
如果想让孩子出人头地,就让他去打职业网球;如果想让孩子碌碌无为,也让他打职业网球。网球是普通人家子女迈向成功的一条捷径,而对于出身高贵的“富二代”们来说,踏入职业网坛有可能不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金路  张妍  王晋会 《网球》2012,(6):123-127
六一儿童节特别策划春末夏初的时节,又迎来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各位喜爱网球运动的父母,是否已经准备将自己的小宝宝带到网球场上一试身手,或是送到儿童网球培训班里接受正规的网球课程?切勿着急!回想一下作为成年人的父母来说,当年第一次打网球的时候,能轻而易举的把球打到界内或是打到球吗?如果连成年人都无法完成的工作,让一个儿童去做,是否不太现实?当孩子拿着沉重的球拍吃力挥舞半天却打不到几个球时,他们对网球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邱友益 《网球》2010,(5):121-121
在游戏中享受乐趣在孩子成为职业运动员之前,网球仅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如果在孩子刚学网球时就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他们就有可能被压力所击溃,对网球产生逆反心理,最终远离这项运动。喜欢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把网球看作是一种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各项技能,感受到网球的乐趣和快乐,才会让孩子真正喜欢这项运动,并且日久弥坚。“对孩子来说,谁能忍受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训练。让他们在游戏中寻找到网球的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上期《网球》杂志上,我写那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父母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便糊里糊涂地让自己的孩子选择了职业网球。我的本意可不是要吓唬你,只是想让你知道,职业网球并非对谁都是一条康庄大道。所以,在学网球的同时,为孩子另外准备一条退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认为,网球与知识学习是可以齐头并进的。  相似文献   

10.
少年网球圈里流行着一句话“父母越疯狂,孩子就越出色”。当人们注视到那些天才网球少年时, 不难发现这句话并不是什么玩笑话,而是 千真万确的事实。网坛顶尖高手阿加西、格 拉大、卡普里亚蒂、鲁西克、皮尔斯都是在 自己父亲近似于疯狂的压力下,年纪轻轻 就取得优秀成绩。最近“疯狂父母”名单中 又有一位入选─—多克奇的父亲。 父母的疯狂也必定会影响孩子的言谈 举止,不完善的性格也同样会遗传给他们 的下一代。在刚刚结束的澳洲网球公开赛 中,网球新秀多克奇在第一轮输掉比赛后, 言行大失水准,她不但指责组委会在抽签 时故意刁…  相似文献   

11.
“家庭版”栏目伴随着《网球天地》已经走过了一年多的历程,期间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网球家庭”的支持。在这里我们也为不少家长解答过不同方面的问题,他们和孩子都有着远大的网球志向,如打入世界前10、取得奥运会金牌等等,最低目标也是冲出亚洲为国争光。因此,还有许多家长希望在达到现有国内的训练水平后,将来能把孩子送到网球发达的国家去进一步深造,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家长们的决心、毅力和热情真的很  相似文献   

12.
虽然网球赛季进入了场地球速较慢的时期,巡回赛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你最好不要同时关注太多赛事,否则就可能做出一些蠢事,比方说不小心把孩子口叫成”费斯(WTA的一站)”或者“保时捷”。好在男子网坛在红土赛季某种程度上是进入了休眠期,因为只有当纳达尔输球时才真正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13.
网球是一项很职业的运动,所以,不管你孩子今后的网球生涯是姓“职”(职业)还是姓“业”(业余),让他们从小就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从业态度是很重要而且有价值的。当然,这是个较为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教练和家长从孩子开始打球的第一天起,就不断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网球运动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一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网球方面有所造就,积极支持孩子参加网球训练。那么请问家长们:您们知道怎么样科学地引导孩子参加网球训练吗?孩子们参加网球训练时家长又应该做些什么事呢? 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球的职业化发展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尝试着专业队培养模式以外的道路,家庭化的个人培养正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而如何做到行之有效、让孩子少走弯路,这是个体培养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着这一初衷,《网球天地》杂志首开“精品化、专业化”培养模式,邀请中国最权威的网球“教皇”——前国家网球队主教练王福章出山,启动了中国首例由“媒体”牵头的专业化短训夏令营,结合青少年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特点,从全球华人孩子中,精挑细选了9位入选北京站首期集训名单。”  相似文献   

16.
林秉超  李姗 《网球》2008,(1):112-113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职业球员。但也有人很迷惑,到底自己的孩子从几岁开始学球?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更有效率地网球?这些问题,我经常能够碰到。我觉得,冠军是在14岁之前被制造出来的,所以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如果训练不科学会遗憾终身的。那么,如何练,才能为孩子未来的网球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17.
快乐的六一     
厄科 《网球天地》2009,(6):90-92
“六一”节,有没有为喜爱网球的孩子准备一些新鲜的礼物?不妨在这个“六一”儿童节圆他们一个网球的梦想,哪怕仅仅是用一支儿童网球拍代替那些传统的礼物。孩子们,运动起来!健康起来!本刊特别推荐快乐儿童装备,献礼“六一”节!  相似文献   

18.
网球英语角     
你是否对网球运动和比赛中的某些英语感到过困惑?来“网球英语角”转转吧,希望在这里你会得到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业余看台     
2005北京网球节“十一”登场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我国网球女选手在国际比赛中屡创佳绩,喜欢打网球的人呈几何级数增长。为了更好地推广网球运动,使业余网球爱好者有更多交流和提高的机会,北京市网球主管部门特别联合《网球天地》,北京电视台、新浪网、以及北青报四家权威媒体全方位立体合作,将于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重磅推出“北京网球节”活动。“北京网球节”主要活动内容包括“05首届北京青少年网球公开赛”、“05首届北京网球节业余网球公开赛(成人)”、”网球狂欢大  相似文献   

20.
林哲生 《网球》2012,(5):85-85
近两年,我开始带着学生参加青少年比赛,从李宁杯到耐克杯,我经常能看到有些家长在孩子输球之后,不知道是该责罚,还是该继续鼓励?甚至会犹豫是否让孩子继续走网球之路。还有些家长比较着急,看到小孩的不主动、不专心、没法灵活变通比赛,经常是气上加气,感觉跟孩子说了那么多道理,都似乎是在对牛弹琴,好像孩子一句话也没听进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