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王举村 《物理教师》2005,26(9):37-37
笔者认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2轮导与练》有一题的答案不妥,现与编者商榷.图1题目:如图1所示,在赤道上,发射两颗质量相同、沿赤道正上方圆形近地轨道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A和B.A向正东方发射,B向正西方发射.不计空气阻力影响,但要考虑地球自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九天特训营     
认真回答每期后面的问题,你就有机会得到一份特别的礼物——中国探月纪念徽章!这是为“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所制的纪念章,非常有意义。每期会送出10套,赶紧让你的头脑动起来!你可以通过来信、电子邮件、微博多种方式与我们互动,行动起来吧!  相似文献   

5.
自 1970年 4月 2 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 ,30多年间 ,中国航天人员 ,经过艰苦的创业 ,利用自己研制的“长征”系列等运载火箭 ,进行了 70余次发射 ,将 80多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为我国及世界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 ,我国已构建成功了四大卫星系列平台 ,即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 ,而“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神舟”号飞船的多次试飞成功为我国的载人航天奠定了基础 .初步…  相似文献   

6.
例 载人航天飞行已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手段.由于地球不断的自转,因而在发射宇宙飞船或卫星时,可以利用地球的自转以尽量减少发射人造飞船或卫星时火箭所需的燃料,为此,国际社会目前正准备在最理想的地点建立一个联合发射中心.  相似文献   

7.
问鼎苍穹     
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0时0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自行研制的“中星22号A”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中星22号A”为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这颗卫星从研制到发射历经4年。其间,中国航天技术人员突破了从元器件、部组件到系统的重重难关,多少个日日夜夜都投入到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他们牺牲了个人利益,舍“小家”为“大家”。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凝聚了全体试验队员的智慧和汗水,也是全体研制人员辛勤耕耘的结晶。是中国航天人的又一大喜事。对于“中星22号A”通信卫星的总…  相似文献   

8.
2007年月10月24日18时,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先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成功转入日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月球将正式拥抱来自中国的“信使”,中国“嫦娥一号”将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经过第二次、第三次的制动,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的椭圆轨道将逐步变成周期为127min、轨道高度200km的环月圆形轨道!11月7日,中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  相似文献   

9.
由于地球在自转,因而在发射卫星时,我们可以利用地球的自转,尽量减少发射人造卫星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到底可以节省多少能量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面2种不同的能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06,(1):76-76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士、“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透露,“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和初样设计,各项专业武验正在进行。我国今年将研制1-2颗正样飞行星,计划2007年发射。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07,(11S):7-7
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送入太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李力 《物理教师》2007,28(5):52-52,54
1引言众所周知,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而向东发射卫星比向西发射节省能量.但是,两种情况下所需的发射能量究竟应如何算?向西发射究竟多消耗多少能量?却有2种不同算法和结果,且差异极大.下面我们以在赤道表面发射近地卫星为例来讨论.已知赤道上各点自西向东的线速度为v0=2πTR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07,(7):101-103
在不断升温的空间探索热潮中,月球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继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今年9月撞击月球成功后,中国将于2007年发射绕月探测器,美国计划于2008年10月发射观察与感知卫星撞击月球。这一系列的探测活动,是人类观测和研究月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寻找水或者冰等物质,为建立月球基地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本刊2005年第9期刊登了《向西发射卫星到底多消耗多少能量?》一文(以下简称文(1)),对(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2轮导与练》(以下简称文(2))中关于卫星发射的题目解答提出质疑。笔者觉得以上两者的解答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心脏是人体动力的驱动器.血管则是动力运输必不可少的传导系统。如果说心脏产生的能量能将卫星送上太空,你的头肯定会摇得像拨浪鼓,而关于心脏与血管的更多秘密.说出来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6.
1.卫星的发射 例1 如图1是“嫦娥二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多次用长征号运载火箭发射卫星(飞船)(图1),取得成功入轨运行。你知道火箭升空与卫星入轨的原理吗?  相似文献   

18.
~~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重庆市第49中学!400800@邹玉林  相似文献   

19.
美国宇航局4月23日首次公布了太阳的三维图像.这些图像是由去年10月发射的两颗探日卫星拍摄的.现在,人们只要戴上特制的眼镜,就可以在网上看到"立体的"太阳图像.三维图像不仅更加清晰,而且还能让人看到太阳的各个层次,尤其是日冕喷射的画面让人叹为观止.两颗探日卫星全称"日地关系天文台",它们在太阳附近一前一后围绕太阳按不同的轨道旋转,但都与地球处于同一平面,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近距离地观测太阳.  相似文献   

20.
邵俊峰  沈国明 《新高考》2007,(12):60-61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成功点火发射,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