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何凡 《新闻世界》2012,(8):218-219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1958牟开始,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本文主要采取文本分析的办法,将不同时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的不同特点和该时期的代表作品相结合,试图勾勒出一幅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脉络,并对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纪录电影发展至二十一世纪面向市场的商业性电视纪录片,已经蹒跚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路程.纪录片的本体和外界环境都已产生诸多变化,而纪录片真实的本质属性却始终如一的传承.本文将探讨在纪录片市场化日趋成熟的今天,纪录片表现真实性的方式和方法.使其在不丢失“本真”自我的同时,又能顺应商业市场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反映生活的原生态,具有真实性和纪实性的特点.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是不断地对纪实影片吸收和借鉴而发展起来的,自1958年我国电视台建立起来,新闻纪录片的播放拉开了我国的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序幕.多年来.纪录片不论是创作理念还是创作方法都不断变化更新,并且融入了新的纪实手法、新的思想、新的内容,形成了新时期电视纪录片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段一 《新闻知识》2007,(4):74-76
一、电视纪录片的生存现状1.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电视纪录片即通过电视媒介播放的纪录片,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以宣传为主导的时期,其从理念、选材、主题等各方面都突出纪录片的宣教功能,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和政治要求,如1958年10月1日,第一部中国电视纪录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以及1965年的《收租院》等。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以纪实主义为主的纪录片黄金阶段。虽  相似文献   

5.
元旦尖措 《传媒》2016,(5):76-78
我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的生态恶化,不仅促使人们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同时也促进了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的繁荣与发展.反之,生态主题电视纪录片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段的进步,也对传播生态和谐理念,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通过梳理30年来我国创作的以生态为主题的电视纪录片,研究并诠释了这些纪录片所展示的生态和谐观,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纪录片本身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舒惠媛 《今传媒》2005,(12):31-32
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在20世纪50年代同电视事业同步诞生;60年代在自然、政治的双重灾难中与国民经济同时停滞;80年代才逐渐进入创作者自主创作时期;90年代出现了纪录片的发展与繁荣。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纪录片有了自己的专栏,地位也显赫了。如1993年上海电视台创办的《纪录片编辑室  相似文献   

7.
电视纪录片是含有主体意识的纪实性电视作品,当它经过相当一个时期的拍摄和资料积累,与拍摄对象发生协同、共振,而产生出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对人类生存具有启发意义的作品时,就不再是声画元素构成的简单完成体了。从电视纪录片创作情况看,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纪录片在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电视传媒向产业化、市场化大力推进时,我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发出的声音却微乎其微。在网络市场经历了泡沫经济的洗礼,从虚无缥缈的概念炒作走入脚踏实地的发展,打开盈利的大门时,纪录片网站却仍然凭借着创办者的执著和使命感来支撑。电视纪录片到底有没有市场,电视纪录片网络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悉。  相似文献   

9.
政治号角,宣讲主流文化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初期是1958~1966年,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发展还不完善,只能称为新闻纪录电影.风格样式单一,人力少,资源不足,纪录片是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吕娇艳 《今传媒》2011,(4):90-91
近些年来,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媒体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对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与成熟作一个简要而精练的论述有着一定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阿强 《中国传媒科技》2014,(10):98-98,100
<正>每部电视纪录片都有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整部电视纪录片的内容脉络,通过合理选择叙事结构能使纪录片更具吸引力、激发观众观看兴趣以及带给观众良好的观看体验。就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进行探讨分析。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随着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电视已成为大众日常娱乐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工具。电视的普及,促进了影视业发展,电视纪录片也随之得到普及。区别于传统电视剧,电视纪录片具有真实性、记录性以及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电视纪录片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本文简要梳理了1978年以来电视纪录片研究的发展路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统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并初步提出了几个纪录片研究新的理论取向与领域.  相似文献   

13.
故事化栏目的演变 研究我国电视节目发展轨迹会发现,故事化栏目的演变可分三个阶段. 早期在新闻纪录片创作中倡导故事性,这是现今故事化栏目的基础.在80年代到90年代,针对传统电视节目高大全、枯燥乏味的普遍现象,电视工作者寻求突破.电视界提出强化专题故事性,于是有了传统电视专题片向电视纪录片的进化演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到现在,以日本NHK电视台涉中纪录片传播内容的变迁为研究对象,探索日本电视是如何来报道中国的.研究发现,日本电视媒体对中报道经历了初期、中日友好时期、友好延续时期、走向恶化初期、报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及报道中日各种矛盾凸显时期,从中总结出日本电视媒体的报道与日本民众对中印象的评价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就似乎总是与普通人题材联系在一起。普通人题材既赋予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普通人群也正是依托电视纪录片才开始走上屏幕的。大量凡人小事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某些既有的电视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纪录片对电视的平民化发展的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纪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普及,中国电视纪录片步入了成熟时期,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欢迎,真正显示了纪录片在关注社会、体察人声方面的巨大现实力量,并出现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纪录片佳作。特别是四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更是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它的似乎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长镜头加同期声的拍摄方法,尤其是片中的主持人跟随长城遗址走,摄影机又跟在主持人身后走,不仅为国外纪录片创作常用,而且对我们的纪录片基本创作原则提供了生动、令人信服的例证。 一、关于“追随再追…  相似文献   

17.
电视纪录片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对其当前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非常必要,针对电视纪录片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相关建议。我国电视纪录片策划存在的问题1、题材单一造成了观众审美疲劳自古以来,我国人民都具有同情者的心理,众多电视纪录片创作者正抓住观众的这一心理,在选取纪录片材时比较倾向于社会弱势群体,目的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较多的受众。如,近些年比较流行的农民工题材、管和小贩相互冲突题材、女性题材等以社会弱势群体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进步,基于越来越先进的科技水平,新媒体也随之出现,就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传统的电视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于电视纪录片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于电视传播来说,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新媒体的发展态势之下,其活力明显降低,那么如何进行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创新,也成为当前一个很重要的发展问题,通过有效地创新形式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对电视纪录片节目加以关注,并且进一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这在未来的发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纪录片工作人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找出更有效的提升方式。  相似文献   

19.
江泓 《声屏世界》2004,(8):24-25
我国电视近20多年来迅猛发展,各种娱乐节目层出不穷,节目发展与世界基本同步,但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电视纪录片的现状决定了中国电视纪录片人必须奋起直追,有必要从电影,尤其是从迅猛发展的世界纪录片中吸取营养,以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旅游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相对新兴的电视纪录片类型,其主要内容是记录旅游者在旅游途中的经历.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旅游类电视纪录片的代表性栏目——《行者》,探讨当下旅游类电视纪录片的特点,并分析旅游电视纪录片的如何体现出人文关怀,并探讨旅游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