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老年人短期心理效益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我国老年人心理效益与生理效益的影响,对68名60~70岁参加不同体育锻炼方式的老年人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12周锻炼前后的心理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太极拳组、体育舞蹈组其一次课锻炼前后的短期心理效益(心境、状态焦虑)有显著性变化;书画组其一次课练习前后的短期心理效益(心境、状态焦虑)无显著性变化;非锻炼组在持续12周的监测中,其短期心理效益变化的个体差异较大,且往不良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及生理测验研究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进行太极拳锻炼3年以上(含3年)的老年人和无锻炼者进行横断面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太极拳运动不仅在心理上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从生理上增强了躯体感觉、肌肉力量、身体柔韧性和协调反应的能力,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76名在校高年级女大学生有系统地进行一年的太极拳教学锻炼,在锻炼前后进行生理、心理功能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长期进行太极拳活动有益于女大学生增强体质、健美体形和促进心理健康。建议加强对太极拳健身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女大学生最好长期坚持集体太极拳锻炼。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太极拳锻炼对我国大学生长期身心效益的影响,笔对66名大学生参加太极拳锻炼进行田野实验,学生自愿参与。经过24周的体育锻炼,前后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指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显性提高。太极拳锻炼,学生的SCL-90的身体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忧郁、敌对、恐怖、偏执等各个因子得到显变化,说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太极拳锻炼,学生的注意广度、被动反应时等认知功能提高,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是人们共同的心意。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随机抽取的湘潭市12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加太极拳锻炼的基本状况、动机及其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湘潭市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女性多于男性;他们以公园和广场为主要练习地点,练习内容丰富,并以简化太极拳为主;且他们有着稳定的学习太极拳的途径和练习时间,因朋友的影响学习太极拳的人数最多,且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和晚上,并以每次练习30-60分钟,每周练习3-5次居多;他们习练太极拳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预防、康复疾病。  相似文献   

6.
以促进城市老年人社区体育参与程度为目的,通过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究影响老年人社区体育参与程度的因素。研究发现,老年人社区体育参与程度影响因素存在异同:老年人均受锻炼时间因素影响;参与锻炼的老年人均受社区体育保障因素影响;不锻炼组老年人存在锻炼认知水平低、锻炼体验感差、社会和周围人的支持水平低等特征,容易受社会交往、周围人、锻炼体验和锻炼认知因素影响;不经常锻炼组老年人容易受场地设施和组织等使能因素影响;经常锻炼的老年人对健康信息获取、参与社区体育管理的需求较高,更容易受到体育信息和体育管理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关怀、发挥老年群体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打造适老化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对社区体育参与不同程度的老年人进行针对施策,期望可以为社区体育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SEES)、自尊量表(SES)及自编大学生闲暇身体锻炼参与情况调查问卷,以475名农村生源的大学女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闲暇身体锻炼项目、时间带、强度的特点及其与锻炼心理效益的关系,结果提示:不同的锻炼项目不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自尊(长期心理效益),但不同的锻炼项目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单次情绪体验(短期心理效益);不同的锻炼时间带不会直接影响锻炼者的心理效益;主观运动强度(RPE)是影响锻炼心理效益的重要因素。选择好锻炼项目后,确定合适的时间带及主观运动强度(RPE)对于能否最终获取长期心理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王帅 《考试周刊》2011,(65):147-148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交谈法、询问等方式调查了解海口市老年人太极拳参与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海口市老年人参与的目的是强健身心、兴趣爱好和调节精神:老年人太极拳练习的组织形式以自发为主。应改善太极拳练习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抽取50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太极拳锻炼,通过测试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综合指标,对太极拳干预前后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进行半年的太极拳锻炼之后身体的形态、素质、机能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改善.结论: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对预防老年人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既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满足老年人终身发展需要的必然路径,也是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增加老年人心理赋权,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探讨教育参与活动对老年人心理赋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选取老年教育的参与动机、满意度、心理赋权和生活质量四个变量建立研究模型,并随机抽取河北省内老年大学713名60岁以上的老年学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老年教育参与动机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路径不显著(β=0.028,p>0.05);老年教育满意度对生活质量影响路径显著(β=0.157,p<0.05);老年教育满意度对生活质量的直接效果值为0.157(p<0.05),经心理赋权对生活质量的间接效果值为0.380(p<0.05);心理赋权是老年教育满意度对生活质量影响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1.
选取30名自愿参加健身秧歌锻炼且没有参加其它锻炼形式的60~65岁老年女性作为实验组,并随机选取27名同年龄段没有参与任何形式健身锻炼的老年女性作为对照组.运用实验法经过20周系统的健身秧歌锻炼,对实验前后两组人群体质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健身秧歌锻炼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从而为广大老年女性参加健身秧歌运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实地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周口市太极拳在中老年人活动中开展的状况作了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太极拳在周口市中老年人活动中已达到一定规模,有相当广泛的基础;中老年人长期坚持锻炼可以增强身体体质、防病治病,减少"空巢"的现象,改善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脏收缩功能、心脏舒张功能、顺应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参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锻炼3个月的33名中老年知识分子进行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顺应性等指标的测试分析.结果太极拳锻炼前后安静状态下心率(HR)、左室舒张早、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E、A峰及E/A比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径缩短率(%△D)、每搏输出量(SV)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反映左室顺应性的指标E/A改善为明显(0.98±0.18 vs 1.21±0.17 p<0.01).结论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心脏功能,尤其是对左室舒张功能、心脏顺应性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老年妇女体育参与程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阜阳市100名中老年妇女为研究对象,对该人群体育参与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放松疲劳、增强体质、休闲娱乐、加强交流、抗击疾病是广大中老年妇女坚持锻炼的主要目的,其中放松疲劳、增强体质、休闲娱乐对中老年妇女锻炼参与程度有重要影响.而加强交流、防治疾病等动机只对中老年妇女参与性有显著影响.中老年妇女进行体育锻炼应坚持适度的原则,每周3-4次或5-6次为宜;锻炼的时间每次保持在1-2小时左右即可.建议中老年妇女应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科学指导下,进行符合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法,对辽宁省公园群众练习武术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活动已经是普遍现象并形成相对固定的形式和规模。其在锻炼方式、练习项目和锻炼群体均呈现各自的特点,参加武术锻炼的初始动机和维持动机均较为明确。建议以“太极拳”作为全民健身运动项目重点推广、形成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中心的教练体系、给中老年人提供舒适的锻炼场所。  相似文献   

16.
通过15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大学新生和老生体育锻炼动机和行为的差异,了解大学新生体育锻炼及动机的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锻炼参与积极性高,锻炼动机多元化,以健身、社交和娱乐为主;(2)较多大学新生的锻炼行为在锻炼时间、频率、运动量和坚持性上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标准;(3)大学新生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少,内容不丰富,对体育知识和锻炼技能掌握不够,锻炼行为不具有可持续性;(4)随年级增长,大学生的锻炼动机减弱,锻炼频率下降,开始退出有规律的体育锻炼;(5)随年级增长学生开始参与更多的体育项目,锻炼内容变得丰富,每次锻炼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17.
对长期坚持参加太极拳运动的中老年女性血清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活性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结果表明:(1)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可以提高中老年女性肌体NOS活性,可以促进NO的生成。(2)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可以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动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发现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五个领域下的十个因素:身体健康的需求;老伴和子女的支持、鼓励;周围有老年人参与健身气功五禽戏从而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的人群;健身气功五禽戏的特点;家附近有锻炼场所;周围同龄人的影响;锻炼场所环境;健身气功五禽戏的健身效果;与同龄人相比更了解五禽戏的价值;亲人有进行健身气功五禽戏锻炼的习惯.其它11个因素也对参与动力有影响,但是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65):185-186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中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自制体育锻炼调查表对重庆市960名中职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中职护理学生心理症状阳性率为84.9%。(2)心理总分与锻炼程度、锻炼效果、锻炼兴趣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3)锻炼兴趣、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重庆市中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以及减少消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改善中职护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证据.结果表明,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的人格、情绪状态、注意力、反应能力、工作记忆以及执行功能等均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延缓中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衰退.未来应该采用神经科学和生理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来探讨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