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教师》2006,(6):62-64
调查显示:形式新颖的网络娱乐、手机娱乐、动漫、DIY,已经占到青少年娱乐内容的50.3%. 新娱乐的兴起及其在青少年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了一系列新现象,并由此触动了青少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新变革。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共同承办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娱乐与青少年成长”将于9月9日开幕。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广电总局“限娱乐”的大背景下,长期以来广受关注的电视娱乐化现象得到明显规制,媒体、受众逐步回归理性,娱乐有度、娱乐真善美等成为新时期的新追求。这样一个新时期,我们称之为“后娱乐”时代。“后娱乐”时代为纪录片发展带来契机,一方面拓展了记录片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开发了潜在的受众,原本边缘化的纪录片走向中心。  相似文献   

3.
洪晨 《少年儿童研究》2023,(4):82-88+62
网生代儿童的情感结构不仅反映了数字时代的儿童文化,还隐含着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感受,成为理解当下儿童的重要抓手。在数字时代,网生代儿童的生活世界成为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融合而成的异托邦,他们的学习生活被在线平台包围,娱乐生活被电子屏幕占据,社交生活趋向于无限扩列的吸引。在虚实交织的生活世界中,网生代儿童产生了治愈与致郁并存的情感体验,感受着数字时代就学过程的趣味与苦恼、网游世界的激情与无聊,以及社会关系的亲密与陌生。在矛盾的情感体验中,网生代儿童生成了虚实相生的情感结构,包含着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双重感悟,内隐着入世与避世的文化底色,潜藏着“情随事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从“恶搞文化”现象看娱乐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搞文化”这种网络次文化在给人们带来娱乐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今天人类共同承认的文化,对青少年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和冲击。当“恶搞”由通俗一步步变为庸俗、低俗后。社会将形成是非混淆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审视“恶搞文化”的出现。需要我们持守娱乐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5.
娱教技术:教育技术的新领地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当前数字娱乐产业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对教育的冲击日益凸现。因此认真研究娱乐对教育的影响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寓教于乐这一古老的命题开始,探讨了“乐”对于生命及教育的意义,提出在尊重学习者生命意义和乐趣的基础上,以促进“生活体验与乐趣”和“学习目的与手段”相融合的娱教技术这一新命题。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泉台文化交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根据数字娱乐内容及特点分析数字娱乐介入泉台文化交流的可行性,提出数字娱乐介入泉台文化交流的模式构想,阐述开拓泉台文化交流数字娱乐新途径构想的主要尝试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一段优美的旋律,一个影视片段,几行文字,几张陈旧的照片……我们常常被网络上的一些故事性内容所吸引,并为之感动,深受教益。对此,人们冠以"数字故事"之名,大多数人将此仅作为休闲娱乐而已,然而教育学家不这样认为。数字故事是什么?它的教育价值何在?或许我们能够从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论述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8.
玩e族联盟     
《学生电脑》2007,(3):7-7
在1月16日开幕的“200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三星娱乐王系列液晶显示器获得了由主办方颁发的“2006年度最受欢迎游戏配件”大奖。据了解,游戏产业年会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版权局支持,并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数字娱乐产业最具影响力的会议。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此次获奖的娱乐王系列液晶显示器包括931BW、206BW和226BW三款,分别为19英寸.20英寸和22英寸,它们不但采用了时尚。漂亮的外观设计。更拥有强大的硬件性能,为电脑游戏发烧友们带来了畅快的视觉享受和真实的临场感。  相似文献   

9.
据新的调查,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家庭50%多用上计算机,并连接互联网。但是,这些家庭有一个共同现象: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上是孩子,家长大多数不用或不会。网络是知识与信息的金矿,也是一个充满不良事物的载体。在这个孩子较父母更娴熟于网络的数字时代,如果家长不了解网络,就无法做孩子的引路人。这样,家庭中自然地会产生从“代沟”到“短路”的新现象,这不仅是一个网络技术的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家庭教育问题。面对数字时代,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结合软件学院的办学模式,分析了卡耐基梅隆大学娱乐技术中心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校企合作方式等,揭示了其对国内软件工程专业数字娱乐方向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审美娱乐”范畴作为审美文化语境中的一种普遍景观和重要特征,具有特定的内涵意义,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的娱乐”,而向“娱乐”范畴的深层意义上扩展,是一种审美层次上的心灵愉悦;在其美学特征上具有“审美快适性”和“审美解放性”,并产生一种“溶解性的美”,具有自身的积极意义;但是在承认“审美娱乐”的合理性的同时又不能放弃清醒的价值评判,对于当下娱乐文化中追求感官刺激和趋于媚俗的现状,应该进行必要和迫切的审美导向,以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远程教育杂志》2010,(1):24-24
Edutainment是关于电子学习与数字娱乐(游戏)的国际会议,由中国图像图形学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主办。第五届“电子学习与数字娱乐国际会议”(Edutainment2010)将在8月16—18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会议议题包括:E—learning平台与工具、学习资源管理、体验型学习、自适应学习、E—learning标准、移动学习、教育与远程课堂、终身学习、协同学习环境、远程群体仿真、协同学习、教育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游戏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相似文献   

14.
数字鸿沟最初是描述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群体信息技术渗透率的差异,近年来其判定标准逐渐从外部的网络接入演变为内在的心智投入。基于上海39所高校64949名本科生样本的研究发现,"旧数字鸿沟"接近弥合,仅户籍在农村或乡镇的学生新买电脑或开通宽带的行为显著高于城市生源。"新数字鸿沟"更为突出:女生在线上学习时看小说或玩游戏等娱乐行为显著高于男生;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线上学习的专注力与持久度均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农村生源在全部6项指标上都面临比城市生源更严峻的挑战。通过回归模型控制其他变量之后,网络接入对本科生在线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影响甚微;但"新数字鸿沟"使用偏好与投入程度各项指标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都显著,效应值也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电脑》2006,(4):62-62
2005年,“超级女声”一把火将平民娱乐运动推到了极致,娱乐行业前景喜人。与此同时,我国网民已经突破一亿大关,网络经济势不可挡,必将引发一导场新的以娱乐为主导的消费革命。而流媒体技术则是当今“网络 娱乐”领域的一项重要推动性技术,天津益之达公司投资开发的ESTAR“唱吧”流媒体系统,将传统的卡拉OK与电脑软件及IT网络进行有机的结合,搭建了一个无比精彩的个性化娱乐平台,并在国内率先推出。据悉,ESTAR唱吧(流媒体数字娱乐终端)采用DirectX技术,可以提供“硬件设备无关性”,即使用DirectX可以用与设备无关的方法提供设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是我国新闻传播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和新趋势。如今,新闻娱乐化趋势已逐渐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有人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必将导致媒介的庸俗化,也有人将新闻娱乐化看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新闻娱乐化现象?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它的成因和利弊,从而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处理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我们要在新闻娱乐化的过程中,更好地遵循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17.
调查显示,高校学生依然是国内最大的上网群体;网络音乐、在线影视等数字娱乐内容首次超越电子邮件,成为我国互联网上最重要的网络应用。  相似文献   

18.
广电总局的“限娱令”正式颁布之后,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了学界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娱乐节目应该怎样发展,如何去理解娱乐,如何去看待娱乐化现象,怎样营造健康有益的娱乐文化,这些问题都需要去研究,本文主要从娱乐、娱乐化和娱乐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9.
刘萍1980年3月生,江西萍乡人,2001年景德镇陶瓷学院荚术系毕业,2009年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娱乐方向硕士毕业,2010年在北京火星时代动画学院进修,现为泉州师范学院荚术与设计学院动画与多媒体设计系讲师。  相似文献   

20.
娱乐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娱乐新闻庸俗化表现在多方面,炮制的娱乐新闻有盲目炒作、制造事端、胡编乱造、断章取义等四种主要手段。我们应用更多的理性和智慧来对待新时期的娱乐新闻报道,要建立一种娱乐媒体、娱乐报道的行业规范;要树立媒体对娱乐圈是舆论监督关系的思想;对“热点”新闻的策划要把握好“度”;新闻从业人员要坚定自己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