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学生的陶艺学习,不应局限于美术教材、学校、家庭中,应积极利用和开发社会资源,包括博物馆、美术馆、画廊、艺术中心、陶吧等,从多重途径全面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构建陶艺课程,促进学生陶艺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蓓在《湖北教育》2003年第19期撰文,以案例解读的形式介绍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策略一是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走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道路,从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出发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可以改变“校校同课程,教师同教案,学生同书本”的局面。策略二是要发扬学校传统,挖掘社区资源。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自然社会资源,这些传统和资源都可以被利用起来,成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宝库。策略三是要给教师和学生更大的自主权,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申请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  相似文献   

3.
乔万兴 《物理教师》2010,31(11):1-3
从教学实践出发认识物理课程资源的作用,提出从教材的研读使用、教师自身的提高优化、学生资源的利用、实验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等几条途径,进行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说明教学资源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创建办学特色是时代的呼唤,是一个学校走向成功的必然选择。创建办学特色的关键在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学校的实际和所拥有的资源出发,从学校的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要有充分发挥培养有专长、有个性的学生的作用,体现鲜明的办学特色。因此,我校开发了环保利废的"多元智能艺术手工"校本课程,来凸显我校的办学特色。多元智能艺术手工已发展成为我校的一项群体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下的课程资源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主要课程资源的局面,文章从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切入点入手,阐述了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开发的几条途径:最大化开发教材类资源;珍视学生资源,充分挖掘和巧用学生生活和经验;关注课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从多方面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6.
王晓辉 《考试周刊》2011,(25):141-141
体育教育资源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体育教师应当从本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教材资源,把那些反映各地自然地理和风土人情的、学生感兴趣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7.
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地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与途径,建立地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基础,开发出既符合学校实际,又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如何开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实施校本课程积累宝贵的经验,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学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化学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化学课程资源不再只限于教材,而是教材、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的有机整合。本文拟从化学课程资源的界定、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特性、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对生物课程资源的认识、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体会、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影响出发,详细的介绍了笔者从教材、从学生、从教师本身入手开发新课程资源的一些体会,以期积极拓展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关注教学过程中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真正把生物学课程资源的要素挖掘出来,更好地为生物学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
林秀明 《教师》2020,(4):100-101
如何有效地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具体需求、学校的具体情况,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从教材出发,即梳理内容,有序推进;从地方出发,即挖掘文化,开辟资源;从学生出发,即立足学情,有效整合;从生活出发,即回归现实,完善自我;挖掘文化底蕴,利用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利用学科整合、特色彰显、时空延伸、实践引领等策略挖掘本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点,在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开发学校及周边潜在的课程资源,编制出反映学校特色、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教材。思想政治校本课程是基于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学校特色而开发的,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目前,从全国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部分学校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特殊环  相似文献   

12.
作为21世纪课程改革试点校,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根据学校办学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物资资源与非物资资源、环境资源与学校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开发校本课程。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劳动基地教育校本课程”和“形体训练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植根于学校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但不容回避的是,在广大的农村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亟待加强。本文试从农村学校角度出发,探讨有关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农村校本课程资源及其开发是课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校本课程开发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是基于学校、教师、学生的现实展开的,其前提是充分理解、把握具有最可行、最直接、最有效的课程资源。鉴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农村学校对校本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农村教师、学生、区域特色三个角度探索农村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童军 《小学生》2013,(2):76-7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当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活动的实施不应局限在课堂中进行,要引导学生向校外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会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学校特色。我校依托地方资源于2006年开展的茶文化活动,经过几年的积累,慢慢形  相似文献   

16.
农村校本课程资源及其开发是课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校本课程开发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是基于学校、教师、学生的现实展开的,其前提是充分理解、把握具有最可行、最直接、最有效的课程资源。鉴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农村学校对校本课程资源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农村教师、学生、区域特色三个角度探索农村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体育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体育课程开发重要力量的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从学生的身体现状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从体育师资的条件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从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能够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更好的完成课程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是一项创新性活动。校本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托贯穿于其中的各个环节,也是决定其能否凸显学校文化、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元素。鉴于此,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可以侧重两个方面:一、资源整合,二、特色凸显。校本教材开发在揉入太湖区域文化资源的同时要注重校内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校外人力优势资源引进相结合,力求在校内外资源整合中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并以此打造我校的课程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19.
全面完成国家课程标准中的STEM教育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即进行STEM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应当从学校实际和地方特色出发,探索STEM教育课程校本化建设的途径、策略、模式和方法,积极推进STEM教育校本化实施。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崭新问题,对不同形态的教育资源要进行科学地开发利用:对于第一课程资源——教材或教科书,教师应从掌握课程设计的背景、重新构建属于自己新的知识结构切入进行整合提升;对于教师资源,应从解决好教师和教材的关系问题、情感因素和制度因素关系问题的角度进行开发;对于学生资源,应从统整学生的精神世界着手进行开发利用;对于环境文化资源,应基于学校文化特色的整体打造和发展进行优化;对于再生性教育文化资源,应从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生成和推广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入手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