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其意图主要在于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然而,由于主题图以"情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主题图的功能价值简单的定位,仅仅为创设情境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学生仅仅是在几分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剩余的三十多分钟还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也就是说主题图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在教学实践中,我对主题图的功能价值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课前思考 "变化的量"是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起始课.教材中情境一"小明的体重"与情境二"骆驼体温"中变化的量分别是用表格和图来描述的.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这些图表中的数学信息转化成语言文字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情境三是语言文字叙述的变量关系,需要学生转换为数学符号来描述变量间的关系. 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没有安排类似的内容.为什么北师大版教材要安排这样一节课呢?我想,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积累一些"变化的量"的基本活动经验.本课不要求学生明白规范的"变量"概念,更多的是基于生活实践的理解.有了这样一节课,为后面学习正反比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看懂情境图,搜集相关信息对于教材中的情境图,首先要让学生"用生活的眼睛"去观察,了解情境图中数学之外的生活情节;其次要用好教材中情境图的潜在资源。由于教材中情境图呈现的信息往往比较多,显得比较零乱,因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课堂学习流程为依据,通过课例的方式分析对初中英语"教材情境图"的信息化解读;阐述了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在如何多样化、创造性地安排、开发和拓展教材情境图的应用途径;提倡把"教材情境图"当成学生英语学得的有效载体,教师教学设计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文本语言。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是搭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重要桥梁。目前一些教师在运用教材情境图的过程中出现了用"花"情境图、用"偏"情境图、用"错"情境图等现象。对情境图进行二度打磨十分重要,教师要善于对情境图进行增补,要善于深入挖掘,引发学生的多元思考,要善于替换信息,凸显教学关键,从而凸显情境图的"数学味"。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材中设置有很多情境图,并要求学生结合图意列出两道算式(一图二式)或四道算式(一图四式)。作为教师,应挖掘教学实例"一图四式"背后的价值,对焦算式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积累新的经验,把掌握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的学习是基于情境的。教材的主题情境图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是每节课数学学习的主要载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情境,围绕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发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因此教材呈现的主情境图的解读和围绕情境图设计合适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用好教材、开展高效教学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情境创设能激活学习者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起学生头脑里一系列的思维加工活动.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中的教学情境设计越来越丰富多彩,情境化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材的基本特征.平时教学中,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熟悉的生活背景出发,挖掘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求,创造"不愤不启,不悱不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重要的数学教学资源。主题情境图的设置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情境教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结合主题情境图,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课堂因情境而更精彩。  相似文献   

10.
北师大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书中大量采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图辅助教学,意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对于这些情境图处理到什么程度?怎样利用才能更好地体现编者的意图?下面我就从两个案例谈谈我对教材中情境图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听了几节课,教师无一例外地用到了情境图进行新课的导入,然后课件依次播放例题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获取信息。教学似乎四平八稳,进程好像一帆风顺,只是大部分学生无疑陷入了思维断层的尴尬。这个教学案例,引起了我对如何用好教材情境图的策略反思。一、取舍策略情境图是数学教材的一大亮点。然而,观照当下,由于认识的误解和操作的偏差,情境图使用主要存在着"弃置不用""本末倒置""机械套用"等诸多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目标的有效  相似文献   

12.
就情境图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而言,我们常常会首先想到教学法的问题。确实,新教材用丰富的情境图来呈现数学内容这一特点,其意图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因此,如何密切情境图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就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以下就围绕情境图,具体阐述其作为教  相似文献   

13.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但主题图丰富的内涵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深刻把握的,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教材,挖掘主题图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为课堂教学服务。一、利用主题图,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此,在分析教材主题图时,要了解主题图提供的情境与学生原有的哪些生活经验有关,能…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在学习概念及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借助直观图来帮助理解,感悟体验.苏教版数学教材中,在起始阶段教材就出现了大量的情境图、实物图、线段图等.然而有的学生面对各类直观图背后的意义并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探索有时流于形式,学生的体验并不真切和深刻.由此,学生自主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成败.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学生从"心"开始,从"图"开始,读在心尖上.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情境图.要发挥这些情境图的数学价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干什么?怎么做?还有呢?”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意识.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编写,无论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版面设计上,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教材中大量的情境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让这些情境图给学生带来更多更美的学习数学的体验,充分体现它们的教育价值,下面我就如何在教学中使用情境图介绍一个自己几点做法。一、观察时配上一段“解说词”在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中,许多问题的设计是配合情境图出现的。由于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少,发现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他们在对许多情境图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中“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情境及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和三角板画角和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抽象思维等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教学建议一、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角和直角在本册是第一次出现,角虽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几何概念,但它却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们的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对于角,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时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角和直角,让学生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初步感知角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学时可先出示教材中的一幅校园生活的情境图,图中有的学生在做操、有的在踢足球,还有拿着三角板的老师和拿剪刀修花木的老爷爷等,这些情境都与角和直角有关.出示情境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观察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呈现在各种图...  相似文献   

18.
汉语拼音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前提和基础,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拼音是没有感情、没有色彩的符号.拼音教学的低效与耗时成了低年级师生最棘手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怎样让学生爱学、乐学汉语拼音,尽快掌握汉语拼音呢? 一、以图画、儿歌为材料,创设趣味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容易在直接的视觉刺激下引起注意.在教学中色彩鲜艳的插图,形象活泼的卡通人物,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在拼读音节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巩固拼读方法,巧妙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语境歌"来激趣导学."情境图"可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语境歌"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的字母,并在字母与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启发学生想象,不仅增加了情趣,而且能帮助学生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在拼音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记住拼音字母,我们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讲解,但学生仍然掌握得不尽如人意.这时,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用寥寥的几笔使学生很快记住拼音字母.  相似文献   

19.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活泼生动“的情境图”。这些图画的风格和色彩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富有情趣,给枯燥的数学融入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为教师设计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然而,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情境图”都是静态的画面,主要以“场景”的形式呈现学习素材,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但如果教师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地把握教材…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尽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教材安排数学新知识教学能够遵循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使用许多色彩艳丽、生动形象的情境图,寓知识信息与思想情感于一体,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灵性,融入人文的生活气息之中。教材中的情境插图不仅具有美化版面的作用,而且具有借助形象图画推进数学认知建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