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好"解决问题",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地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小学数学中表示数量关系的问题较丰富、复杂,如果学生做"解决问题"的习题时不认真审题就会列错算式。为帮助学生学好"解决问题",可采取下列做法。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Z+Z智能教育平台",即"智能化的知识型教育平台"。它是我国数学家张景中院士主持开发的数学教学平台。该平台是一种能够以直观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抽象、复杂数学现象,提高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而数学思考力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核。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考"起点",建构学生的思考"支点",弥合学生的思考"断点",让学生的数学思考有本可依、有章可循、有劲可扬。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组织教学,怎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怎样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支持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悄然转型为"先学后教""转学成教",通过学生"先学""研学"和"拓学",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最高境界。在运用新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编织""堵漏",引领学生"爬高",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弗赖登塔尔说过:"与其说是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课本上的过分"成熟"的题目使学生跳过了"数学化"的过程,不利于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意识"几乎被忽略,导致学生只会被动地做题,而不会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学会解题,使数学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数学问题"还原为"数学现象",可以让学生从"数学事实"开始,先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让他们深度地参与"数学活动",增强"数学体验",促进领悟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数学思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数学思考能力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在"问题""操作""反思"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解决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通过动手操作,以"动"激"活","动"中有"悟",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考;通过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来自生活的实际的科学,需要学生充分体验。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从而锻炼学生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的数学高考试题多考查学生对知识深层的本质理解,而非表面的理解与复杂的计算。对数学本质的挖掘成为高水平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掌握的要点和必须教授给学生的技能。这部分知识往往是课本中没有具体提及的"隐性知识"。学习数学文化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以"数学文化"为载体渗透高中数学"隐性知识",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提升数学素养。文章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选修2-1中"椭圆"的教学为例,以数学文化为载体,讲述高中数学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数学报》的最广大受众是学生。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复杂的解题指导,枯燥的解题训练,他们需要的是学习数学时的轻松有趣。在活动中领略和体验"数学好玩",是学生想要的,更是教师们想达到的目标。数学阅读、数学小论文写作、数学演讲、数学小课题研究等等这些活动,学生都可以从小数报中获得他们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除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更加可贵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经意地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数学报》的最广大受众是学生。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复杂的解题指导,枯燥的解题训练,他们需要的是学习数学时的轻松有趣。在活动中领略和体验"数学好玩",是学生想要的,更是教师们想达到的目标。数学阅读、数学小论文写作、数学演讲、数学小课题研究等等这些活动,学生都可以从小数报中获得他们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除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更加可贵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经意地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数学报》的最广大受众是学生。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复杂的解题指导,枯燥的解题训练,他们需要的是学习数学时的轻松有趣。在活动中领略和体验"数学好玩",是学生想要的,更是教师们想达到的目标。数学阅读、数学小论文写作、数学演讲、数学小课题研究等等这些活动,学生都可以从小数报中获得他们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除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更加可贵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经意地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只是就一个知识点去学习,只是学习了—个单独的"个体知识",知识之间缺乏联系,以至于对一些稍复杂的数学问题,特别是要借助以往知识帮助解题时,感觉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对接",无法在头脑中将解决问题需要的相关知识及时、准确地提取。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数学报》的最广大受众是学生。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复杂的解题指导,枯燥的解题训练,他们需要的是学习数学时的轻松有趣。在活动中领略和体验"数学好玩",是学生想要的,更是教师们想达到的目标。数学阅读、数学小论文写作、数学演讲、数学小课题研究等等这些活动,学生都可以从小数报中获得他们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除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更加可贵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经意地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数学报》的最广大受众是学生。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复杂的解题指导,枯燥的解题训练,他们需要的是学习数学时的轻松有趣。在活动中领略和体验"数学好玩",是学生想要的,更是教师们想达到的目标。数学阅读、数学小论文写作、数学演讲、数学小课题研究等等这些活动,学生都可以从小数报中获得他们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除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更加可贵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经意地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数学报》的最广大受众是学生。对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复杂的解题指导,枯燥的解题训练,他们需要的是学习数学时的轻松有趣。在活动中领略和体验"数学好玩",是学生想要的,更是教师们想达到的目标。数学阅读、数学小论文写作、数学演讲、数学小课题研究等等这些活动,学生都可以从小数报中获得他们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些活动的开展,除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更加可贵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经意地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A0):77-78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小学数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有效手段。数形结合的两个要点是"以形示数"和"由形到数",通过这两个要点达到数形结合的目的,为小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而服务,从而产生长期稳固的作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高效数学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阳 《教育教学论坛》2012,(30):227-228
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开心果",学生乐在其中;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创造坊",学生能够生动探索;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助推器",学生能获得全面发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何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真正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正>好的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好玩",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和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享受智趣数学的三个不同境界。境界之一——"入乎其内"的"情趣",学生愿意学数学。学生不喜欢数学,往往是从听不懂开始的。教师要努力使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数学知识的可感性,让学生不讨厌数学且有学好数学的情趣。境界之二——"沉乎其中"的"兴趣",学生喜欢玩数学。儿童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好胜。那我们就利用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玩"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