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赏识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相吻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  相似文献   

2.
胡昊轩 《教师》2014,(17):54-54
赏识教育是一种肯定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击中了传统教育的根本弊端——抱怨。本文采用文献法、逻辑法,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赏识教育进行阐述,针对篮球选项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赏识教育提出了本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赏识”是教育教学中以爱为引导去认识学生、感化学生。赏识教育的核心,就在于爱护学生、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内心深处需求得到满足。通过赏识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生活乃至职业的倾向最合适的位置,让他们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获得生活的乐趣。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和一个切入点,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建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模式,使之不断完善。就如何培养师生之间的相互赏识做了简单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赏识”是教育教学中以爱为引导去认识学生、感化学生。赏识教育的核心,就在于爱护学生、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内心深处需求得到满足。通过赏识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生活乃至职业的倾向最合适的位置,让他们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获得生活的乐趣。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和一个切入点,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建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模式,使之不断完善。就如何培养师生之间的相互赏识做了简单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赏识的力量     
范雅睿 《甘肃教育》2011,(21):31-31
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赏识学生,使学生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即“赏识——发展”教育的简称。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肯定和赞扬是学生的心理需要,也是激励学生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学生的潜能便会奇迹般地表现出来。所以对教师而言,赏识教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方法,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理念的主流。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就是肯定、赞美学生的优点、特长,其实质是一种提醒、一种暗示,一种激励,一种评价,它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豪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感到要想成功实施赏识教育必经在赏识教育的目标上下功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刘桦洋 《文教资料》2013,(4):104-105
赏识教育是在尊重学生、尊重个性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关爱、肯定,以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赏识的随意性和过度化、赏识方式的单一性、赏识教育目标的狭隘性、赏识教育中只奖无罚等。本文重新审视赏识教育的内涵,认为要理性地运用赏识教育,注意因材施教、以精神奖励为主、赏识目标多元化并辅以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8.
从“赏识教育”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是通过调动受教育者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来进行个性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 ,运用赏识教育 ,要关爱学生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赏识优点 ,从而调动非智力因素 ,使学生产生兴趣 ,把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智力活动指向学习 ,通过个性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在教育中进行尝试。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激励性的教育方式,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宗旨方向相一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仍然处于一个基础层面。赏识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语言及学习行为从正面进行肯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积极状态,使得教育教学效果达到一个最优状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结合正确的教学方法,使之成为一种科学有效地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浅谈“赏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相吻合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 :发现优点 ,欣赏优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提出,对英语能力的要求逐渐侧重于听和说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尽量用赏识、激励的方式对学生给予鼓励,逐渐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并发挥他们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正赏识教育是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重视和赞扬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语言、学习行为及生活行为习惯从正面进行肯定、重视和赞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积极状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激励性的教育方式。德国教育学家弗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提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赏识教育作为一种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数学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赏识顺应学生发展的规律,创造  相似文献   

13.
赏识教育是与当前教育发展相一致的新的教育理念,但在课堂教学中尚处于基础层面。赏识教育主要是以正面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与肯定,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被激起的状态,使教育效果更好。在数学教学中要正确运用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同时应避免对赏识教育的偏见。  相似文献   

14.
朱晓燕 《学周刊C版》2011,(11):110-110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个体成长规律的教育.它充满了爱和人情味。在新课程改革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以促进课堂和谐.使课堂充满乐趣。一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快乐学习。二是将表扬和批评相结合.表扬要落到实处.批评要恰到好处.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三是讲究语言、行为和肢体语言的艺术.实现由自发赏识到自觉赏识的转变.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四是保持豁达宽容,让学生学会赏识,既懂得赏识自己.也知道赏识别人.  相似文献   

15.
叶树荣 《广西教育》2004,(7A):39-39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然接受: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贯彻以赏识为主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者发现、肯定、张扬学生的优点,使学生有被认可、被肯定、被赞许的感觉,产生轻松、愉悦振奋的情绪,养成自律、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赏识来源与赏识者对被赏识者的关爱。教师对学生表达赏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靳素霞 《新疆教育》2012,(2):133-134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保持一种赏识的心,一种平等、无私的平常心,只要掌握一定的赏识策略,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学生个性的心态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式下,把赏识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添加剂,并把赏识教育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则是更多的赞美,识则是一种肯定与认可。赏识教育的本质也并非单纯的夸奖,而是让学生以另一种方式明白自己在学习上存在不足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今后有信心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要好好利用赏识教育,给予学生肯定与理解,让学生更加自信、阳光,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者发现、肯定、张扬学生的优点,使学生有被认可、被肯定、被赞许的感觉,产生轻松、愉悦振奋的情绪,养成自律、自觉的良好行为习惯.赏识来源与赏识者对被赏识者的关爱.教师对学生表达赏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秦云霞  陶亮 《考试周刊》2013,(82):167-167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具有积极意义.它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有利于学生健康心智的形成,并形成师生良性互动的关系,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使职业教育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