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生物统计学》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教材建设,应符合现代课程的教学要求,体现生物学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根据生物类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多年从事《生物统计学》本科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接受情况及教师的教学体会不断地完善教材的建设,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生物统计学》四版及配套的立体化教材《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走访城乡中学生物教师并对中学生物新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使用生物新教材进行授课及与之相适应的师专生物教学应如何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在生物旧教材——— 1990年 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 )的第 3 8页倒数第一行和生物新教材——— 2 0 0 0年 3月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书·必修 )》第 3 7页倒数第 4行 ,同时出现这样一句话 :“生物的种类不同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也不同”。我认为这句话是不够准确的 ,其理由如下 :属于植物的有 40多万种、属于动物的有10 0多万种、属于微生物的有 80多万种 ,也就是说目前自然界的物种多达 2 0 0多万种。而生物的染色体数只可能是整数 (绝大多数生物的染色体都是偶数条 )而不可能是小数 ,如果一个…  相似文献   

4.
1 高中《生物》选修教材的结构体系纵览人教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选修教材,不难看出,其知识内容是以专题形式进行简述的,实质上讲了四个专题:即:  相似文献   

5.
以STSE四组分联系为切入点,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中国、加拿大生物教材的STSE教育,供国内生物教材的完善以参考。  相似文献   

6.
汪忠 《中学生物学》2001,17(5):37-41
2000年末,经过国家教育部对全国申报编著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众多出版社严格审查,确认"江苏教育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义务教育阶段<生物>教材的首批编著出版单位.  相似文献   

7.
彭德权 《考试周刊》2012,(80):152-153
随着教育条件的提高和教育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工具在生物课堂上已经变成了常客。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原先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获得了很大的突破,整个生物课堂变得越发具有魅力。因此,在生物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也成了我们践行新课改.提高生物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作者结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体会,总结了几种利用多媒体工具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物的专一性也就是生物的特异性,可理解为某种生物体或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生物或物质的特点。现将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的生物专一性简要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课程目标的实施与教材的编写是紧密相联的。新的生物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这些目标能演绎出在教学中具体操作的教学目标,应在教材中有所体现。生物学教材的结构体系包括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新教材的构成与组织与新的生物课程目标的内容和教学需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吴润 《生物学教学》2004,29(9):31-3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上册“实验一”,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又是与化学相互渗透的交汇处和切入点,但需弄清有关的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化学原理,对生物组织中三大有机化合物的鉴定说明之。  相似文献   

11.
《生物统计学》立体化教材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统计学是解决生命科学各分支学科中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问题的一门学科。随着高校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生物统计学教材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为了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我们在长期教学经验和素材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了《生物统计学》文字教材的不断修订,提高了多媒体课件质量,配套了《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教辅材料,建设了网络课程平台,已初步形成了《生物统计学》教材建设的立体化构架,最后提出了《生物统计学》教材向时新性、实用性和互动性几个方向深入发展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从而可以做到鉴定某些化合物或某些生物的种类、性质和分布等.人们也可以利用生物组织内某些化合物特有的颜色对化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生物课程是渗透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科目之一,生物课程承担了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新课程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而环境教育正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最好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化学、生物两种教材上对同一问题在表述上的差异谈一些肤浅的看法。差异一 :在高中化学 (选修 )教材 ( 88面 )(人教社 ,1 995年 1 0月第二版 ,下同 )上 ,有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叙述 ,而低聚糖又可根据水解后生成的单糖分子数 ,分为二糖、三糖等 ,而高中生物 (必修 )教材 (人教社 ,1 990年 1 0月第一版 ,下同 )中 ,却把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多糖三大类 ,这两种表述上的差异 ,笔者认为化学教材上的表述较为准确。因为 ,如果有 5个单糖单元组成的化合物 ,按照生物教材上 ,不知该将其归入哪一类 ?在化学上 ,自然可将其归入低聚糖…  相似文献   

15.
新编的生物学教材中新增添了"动手做"栏目,该栏目对生物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作为生物教师,应深入了解该栏目的作用及运用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辅助作用,以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人教社2003年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以下简称《必修本》与2000年出版的高中《生物》(试验修订本必修)教材(以下简称《试验修订本必修》)比较,共有63处修改。修改后的《必修本》教材,不但具有文字表达更精练准确,逻辑更严密,而且在删除陈旧性知识(附表)  相似文献   

17.
吴志华 《教育学报》2003,(12):35-40
生物教材图像系统要具有最佳教学功能 ,必须体现能力培养结构。生物教材图像能力培养结构应由三部分构成 :生物课程认知结构、生物课程实验能力训练、问题与解决方法。课程改革新版生物教材图像系统具备这三种结构 ,其组织形式、展示的内容和呈现的类型以及图面设计三个要素均能体现能力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新大纲、新教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已成为当前生物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鉴于此,我们在生物教学中,根据生物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对生物教材的使用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点有益的探索,逐渐摸索出一套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为主线的“导探→导读→导议→导练”四导六步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建立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和实验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生物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把握生物新教材的内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新编生物教材(2000年12月出版),在第8页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中讲述,“当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剧烈运动或是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都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和食盐,就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等。”,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