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新闻摄影是抓拍还是摆拍,这是涉及报道思想、采访作风和记者素质的大问题。新闻摄影要坚持抓拍,反对摆拍。抓拍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有以下“四难”:一、发现有价值、出画面的新闻难。抓拍新闻图片,首先要发现新闻,捕捉到新闻,到新闻发生现场,置身于新闻发生的过程中,才有可能抓拍到新闻图片。但我们的一些作者,背着相机上高山、下海岛、登舰船,转游了十天半月,拍了十来个胶卷,拿出来的片子让人一看,很少有称得上是硬碰硬的新闻。有的作者还是靠采访到的一两件铁闻旧事,找个相似的环境,找个风和日丽的清晨…  相似文献   

2.
我说抓拍     
新闻摄影提倡“抓拍”,反对“摆拍”,在摄影理论上已形成共识。然而,翻开报刊杂志,众多明显有摆布痕迹的新闻图片,仍然纷纷映入我们的眼帘。为什么在绝大多数摄影记心中已达成共识的东西,在操作中却禁而不止?怎样认识抓拍的规律?我想从新闻摄影化构成的宏观角度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卜新章 《新闻知识》2003,(3):41-42,37
新闻图片的拍摄通常有“抓拍”和“摆拍”两种,在摄影采访过程中两种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同时运用,合理的运用“抓拍”与“摆拍”能拍摄出真实感人的新闻摄影作品,否则只会拍摄出矫揉造作,甚至是虚假新闻图片。在新闻摄影实践中,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抓拍”与“摆拍”.一直是新闻摄影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是涉及新闻真实与虚假的严肃问题。从理论上讲,新闻图片应该是抓拍的.摆拍绝对不能提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抓拍很难,摆拍就屡禁不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进行再讨论。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表现的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它不同于照相馆、影楼的艺术摄影,可以随意地对被摄主体和拍摄场景进行摆布,直到满意的镜头出现为止。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摄影不允许摆拍,只能采取抓拍的方式。要拍好新闻图片,一定要打好抓拍的基本功,掌握抓拍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2005年创办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已举办了四届。作为前三届评委会主席,我参加了组织和评选的全过程,从中体会到一些新闻摄影的奥妙,也产生一些疑惑和思索。抓拍与摆拍一般说来,新闻摄影是提倡抓拍的,但摆拍现象由来已久。虽然不断有人呼吁取缔摆拍,但就是无法完全取缔。在华赛评选过程中,一些中国和外国参赛照片有明显摆拍痕迹,而外国评委并不一概反对摆拍。在评到一组反映一位15岁舞蹈少年的照片时,有中  相似文献   

7.
《新疆新闻界》1987年第6期发表一篇谈论新闻摄影的短文,题为《新闻图片要抓拍与摆拍相结合》(以下简称《结合》)。我认为,该文的论点是错误的。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该文作者粱小青同志商榷。一、新闻摄影不允许摆拍。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它要求迅速及时地拍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或日“典型的瞬间”)来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人物的精种面貌。新闻摄影的最大特点是纪实性,在拍摄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闻摄影、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多年来争论较多的是摆拍、补拍与抓拍的问题。新闻摄影拍摄的是新闻事件某一瞬间的静止画面,电视新闻、新闻纪录片纪录的是新闻事件一段时间的活动画面。它们在真实性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类似的。“摆拍”,为新闻道德原则所不准“摆拍”就是按记者的要求摆布拍摄对象和环境。  相似文献   

9.
刘刚 《记者摇篮》2004,(5):48-48
众所周知,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手段之一,那它就必须遵循新闻理论,遵循新闻的五要素去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因此新闻摄影作品中大多采用“抓拍”的手法。因为“抓拍”,不干预被摄对象,客观而真实的记录被摄体,真实准确的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这完全符合了新闻摄影的基本风格和宗旨。虽然在目前新闻摄影作品中有少量的“摆拍”和“抓拍”相结合的现  相似文献   

10.
抓拍是摄影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拍摄方式。 抓拍的提出是与绘画式的摆拍相对而言的,摄影术发展的早期,由于摄影器材的庞大与笨重,以及摄影显像的化学感光材料的技术的不成熟,因此,摄影是件费时费力累人的活,不光摄影师很辛苦,而且被摄对象更辛苦,摆好一个动作后必须在长时问内保持不动,才能保证作品的完成,否则将全功尽弃。因此,在摆拍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更谈不上去抓拍了,早期的摄影技术发展决定了摆拍是摄影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一、新闻摄影现状分析 当前图片报道几多几少的现象仍然突出:摆拍的多,抓拍到鲜活的少;唱四季歌的多,有特点的少;反映动态的多,深度报道的少;事件新闻多,典型人物少;社会新闻多,经济新闻少;一般性的多,重大主题少。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相似文献   

12.
读图时代的新闻图片伦理 人类不知何时进入了所谓“读图时代”,这给新闻摄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新闻图片是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摄影记录,那么新闻图片能不能进行前期和后期的处理和加工?这个问题其实早在电脑发明之前就出现了,当时的争议主要集中于是否能够摆拍.根据笔者了解,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新闻摄影的一些名作,特别是一些家喻户晓的战时新闻图片在战后引发了诸多质疑,如罗伯特·卡帕的《共和军士兵之死》、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的《胜利之吻》、乔·罗森塔尔的《国旗插上硫磺岛》以及叶夫根尼·哈尔杰伊的《胜利旗帜插到帝国国会大厦》,均被怀疑乃至被确认为摆拍之作.  相似文献   

13.
王从启 《新闻世界》2012,(8):243-244
读图时代,新闻图片在报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闻图片往往能产生令人震撼的效果,而新闻摄影又是“抓拍”的艺术,“抓拍”是新闻摄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如何搞活党报的新闻摄影似乎一直是个难题.面对"读图时代"日益高涨的呼声,不少党报在怎样扮靓图片这个问题上做了不少文章.<温州日报>为适应本地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对报纸版面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同时对新闻图片,尤其是头版图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一些摆拍痕迹明显、宣传味很浓、新闻含量少、画面平淡、时效较差的新闻图片请出了版面,要求把视觉冲击力强、新闻性、时效性、艺术性强的新闻图片作为主打稿件进行处理;甚至有时宁可用新华社稿也不用一般的地方稿,一时间给摄影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诚信是一切诚信的根基,没有诚信的新闻,大众在依赖公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中就会迷失方向,因此大家对新闻造假现象一直深恶痛绝。作为最能真实地反映现场真实情况的新闻摄影,长久以来大家十分信赖其真实性,然而在新闻摄影中却一直有造假之风,甚至在摄影界一直存在着新闻摄影的“摆拍和抓拍”之争,所以,新闻摄影造假有一定的拥趸,甚至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从1984年9月学习摄影至今,已在报刊上发表图片230幅,其中有不少图片是抓拍的。我认为,多学、勤思、常拍是练就抓拍本领的先决条件。所谓多学,除了借助专业摄影书刊吸取所需的养分外,主要是苦练基本功,把精力花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上。为练习对焦,我常在一张稿纸上任意用笔点上若干圆点,随意贴在一处,然后,依据气候、光线、练习调光圈,对焦点、选快门。这种方法也许有些笨拙,但对抓拍精彩的瞬间来说却很重要。美国当今  相似文献   

17.
要重视磨练现场抓拍的过硬本领新闻摄影注重抓拍典型瞬间,这是由它的特点所决定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由无数瞬间组成,有些只反映事物的某些表象,有的则体现事物的本质,新闻摄影所追逐的目标就在于捕捉那些体现事物本质特征,能够显示新闻主旨的典型瞬间形象。而要做到这一点,摄影工作者就必须在现场抓拍上做不懈的努力。摄影  相似文献   

18.
最近,老朋友对我“要求”:你在新闻摄影的岗位上干了几十年,也有不少“经典”作品,能否对年纪轻的记者、通讯员、摄影爱好者介绍介绍,拍好作品有什么诀窍?我笑道:“理论上没有很好总结过,实践经验就是多拍、抓拍,抓身边发生的趣闻。”老朋友说:“在许多场合,我们摄影受限制,摄影记者身份特殊,领导活动跟着跑,天灾人祸到处拍。有些专业报刊讲的我们也学不了。你讲些共性的,好吗?”我说:“社会新闻人人都可能碰上,碰上了就可以抓拍。抓拍是要有机遇的,机遇对每个人都一样,不分记者或者摄影爱好者,都是公平的。身边的新闻,碰上了,抓拍到了,就可能是好作品。”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抓拍到的作品,我介绍抓拍这张照片的经历,你能悟出摄影采访的共性吗?1981年5月6日上午十点左右,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门前有几堆人围着。忽然,一个家伙慌慌张张地从人堆中挤出来,向对面的汝南街狂奔,紧接着许多青年人也向对面追了过去,还高呼:“捉牢伊! 捉牢伊!”我敏感地意识到这里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立即挤进未散完的人群打听,原来是发生了一起拦路抢劫案。受害者是位年迈的老人,因为强人狡猾,乘人不备,滑脚逃跑了。光天化日之下,竟有谋人钱财的败类,谁不义...  相似文献   

19.
肖勇 《传媒观察》2008,(5):20-21
近来,新闻摄影界频频发生的“假照片”事件,让世人有点谈“照”色变,看到画面完美的数码图片就怀疑是不是PS了。Photoshop等数码影像编辑软件的强大功能,在成为摄影人最佳“助手”的同时,也为新闻图片造假开启了方便之门。一些人通过它轻而易举地对图片中的视觉元素进行移除、换位、缩放和增减,这要比他们现场抓拍一张画面到位的新闻图片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20.
抓拍是新闻摄影的一种手段,它是相对摆拍而言的。抓拍是在新闻的现场,不干涉对象,在事件进行过程中去选取自己需要的瞬间形象.而摆拍是用摆布的方法,拍摄者担任导演,把采访对象安置在设想的画面中.由于抓拍的方法尊重客观现实,因此,拍摄的新闻照片现场感强,生活气息浓郁,人物神情自然.一幅反映科研人员全神贯注地在实验室里搞科研的新闻照片,即使现场有些零乱,也远比观场经过精心设计,人物摆着架式,面带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