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莎士比亚是一位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善于驾驭语言的巨匠,又是一个善于安排戏剧故事情节的大师。其作品《哈姆雷特》中的"死亡"则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才能。从作品创作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主要人物可以说是"不得不死"。他们的死紧密相连,正因为他们的死才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终将故事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2.
正故事化教学已经深入课堂教学。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英语教师只是将故事"搬进"课堂,利用故事"热闹"课堂,并没有从深层次认识和运用故事化教学。故事化教学对于激活课堂、点燃兴趣、构建魅力课堂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需要将故事与英语知识融合起来,让学生既能享受故事带来的快乐,又能从故事中受到启发,语言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1.创设故事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在实施故事化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故事环境的创  相似文献   

3.
图画细节是图画故事书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细节具有创造独立故事和带来发现的乐趣两大功能。细节就是与主体故事无直接关联,但能开拓出独立想象空间的图画局部。细节分为"故事内主动氛围型细节"、"故事外被动氛围型细节"、"故事外主动画谜型细节"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一些幼儿园班级语言环境存在着美观有余而实用不足、说教严重而与幼儿对话不足、教师主导性、控制性强而儿童话语权丢失等问题。创设开放性的语言环境需要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善于提问、善于使用生成性的语言材料、以游戏化与故事化的方式来设置一些生活化与情景化的主题内容、营造一种以朋友身份贴近幼儿的安全的语言表达氛围,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与环境的互动,真正达到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5.
笔者发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羚羊木雕》在遣词造句方面的一大特色,就是大量地运用了叠词。这些叠词,从人物来看,几乎涉及文中所有人物;从描写方法来看,有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从所在位置来看,几乎分布在文章的各个段落。因此,笔者认为,重点品味这些叠词,是把握故事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的一条捷径,起到"立片言以明万意"、"牵一发而动全身"之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有助于增强其文化认同感.从知识层面来看,挖掘课程中与文化自信相关的知识点;从能力层面来看,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培养文化自信能力的手段.在"说中国故事"的背景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中国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的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直观性和生动性、震撼性和启迪性"的故事教学法,是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起到激励和引领作用的有效方法。它是思想品德教育基本原则的真切体现,是增强思想品德教育趣味性的有效方式,是思想品德教育凝神聚气的震撼力量。思想品德教育要能引用故事教学法,需采取"抽象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典型思想品德教育故事的有机结合,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设置思想品德教育的故事情景,巧妙挖掘故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等多维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对于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如何寻求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来看,应善于运用富有哲理的生活故事开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门;应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绪与情感培养;应使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应在课堂中重视发挥教材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窦良云 《文教资料》2008,(36):114-116
语文教师应善于营造课堂氛围,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营造课堂氛围呢?本文就此问题从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王安忆小说《叔叔的故事》的解读,总结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心态,揭示文本隐含的深刻内涵,展示作品人物的复杂心理,试图在王安忆小说特质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全文着重从三个独特的视角体察《叔叔的故事》的小说特质,即"使命感"与"宿命论"——创作心态的复杂交织;"思想"与"物质"的重合——文本中隐含的"故事";人与自己的抗争——小说人物心理发掘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柴红 《辅导员》2012,(30):50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的疑问,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的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自主学习的动机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的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发挥掉的。"所以,问题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它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问题氛围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将数字故事与小学作文及各个相关学科相结合,主要致力学生对数字故事的制作和创新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借助于故事的数字化、视觉化表达,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氛围和环境中进行视觉化的表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自主能动的思考能力。最终通过"数字故事拓展课"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设计、策划、语言、音乐、艺术、逻辑等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 幼儿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为了给幼儿创设轻松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氛围,我采用猜想与验证的方式,鼓励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且创设可以积极应答的环境,让幼儿在快乐中理解故事、复述故事.而且根据故事中的寓意和教育意义教育幼儿学习小鼹鼠的精神,激发幼儿"变废为宝"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一、民主氛围营造:应突破一个"怕"字 刨设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氛围,一是教师要更新"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观念,要善于吸收所教学科的最新成果,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七擒七纵”蛮王孟获是《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从史书上的文本记录到演义小说的文本描述,其故事的成型和演变却经历了一个从民间到文人士大夫的传播过程。不同时代的不同文本。其传播的特征也不尽相同。而这又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文学氛围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田忌赛马》是北师大教材三年级的课文。这篇课文情节简单,取自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主要写了田忌与齐王赛马,惨遭失败后采纳孙膑的智谋,改变了赛马策略,结果反败为胜的精彩故事。在这篇文章中,到底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呢?从课标的解读来看,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中,发展思维,渗透人文情怀,使学生学会言语形式的运用,勇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这个历史故事中有所收获呢?我尝试紧抓故事,由故事入手,带领学生从故事中寻找语言运用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7.
《田忌赛马》是北师大教材三年级的课文。这篇课文情节简单,取自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主要写了田忌与齐王赛马,惨遭失败后采纳孙膑的智谋,改变了赛马策略,结果反败为胜的精彩故事。在这篇文章中,到底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呢?从课标的解读来看,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中,发展思维,渗透人文情怀,使学生学会言语形式的运用,勇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这个历史故事中有所收获呢?我尝试紧抓故事,由故事入手,带领学生从故事中寻找语言运用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8.
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一定作用。从本质上来看,班级文化是班级德育建设,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一定应用优势,本文将基于班级"故事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廷渡 《成才之路》2013,(25):48-49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指出,故事是"用来作为讲述对象的真实或虚构的事情,特点是情节连贯,有吸引力,能感动人"。而历史正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因此,历史与故事二者具有很多共性。著名学者纪连海说,历史可以讲故事。历史教师更要善于根据所教内容穿插介绍一些生动有趣、短小精悍的故事,借以说明、诠释所讲内容,将历史课堂讲活、讲得生动,寓史于"古",寓教于  相似文献   

20.
苏共文化领导权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与建立——坚持与偏离——衰退与丧失"的演变历程。苏共文化领导权衰落的原因,从国际环境来看,主要在于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从国内环境来看,主要在于斯大林体制负面效应和"重评斯大林"运动的影响;从主观上来看,主要在于列宁之后的苏共领导人没能树立科学的"列宁主义观"。苏共文化领导权的衰落,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在苏联丧失,这是苏联最终解体的思想理论根源。研究苏共文化领导权的历史流变,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建设一般规律,加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