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1)取33厘米长粗玻管一枝,配上孔偏一 旁的寒子导管,粗玻管内装2/3红色水。(2)具支试管配一带滴管的塞子,具支试管内放少量KClO_3,滴管内装少量MnO_2,滴紫嘴尖粘一点胶水防MnO_2流下。 (3)连接粗玻管和具支试管后加热KClO_3,直至熔化沸腾,见都是不连续的气泡,捏滴管吹下MnO_2,可见大量连续气泡产生。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过程 1.在一大试管中依次将KClO_3与MnO_2的混和物——石棉绒——硫粉——石棉绒——Cr_2O_3——石棉绒装入,并注意药品和石棉绒不要塞得太紧,以使气体能畅通,再按下图装好。  相似文献   

3.
按照初中化学课本的演示步骤 ,采用实验 [1-6] ,实验 [1-7] ,实验 [1-8]三个实验验证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 ,继而归纳出催化剂的概念 ,操作复杂 ,花费时间长 ,观察现象不连续 ,对比不直观鲜明 ,而且还有副反应发生 ,若将上述三个实验同时演示 ,改用CuO作催化剂 ,可避免或减少这些缺点。图 11 试管加工将三支 10mm×15 0mm的试管合并在一起 ,具体操作可用玻璃棒加热熔化滴入三支试管的间隙中 ,使它们连在一起 (三支试管口处要加热 ) ,见图 1,图中的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略去。2 操作步骤一支试管装CuO ,另一支试管装KClO3,…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课本第25页〔实验〕1-6、1-7、1-8〕三个实验分别做,时间长,对比性差。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增强实验效果,拓宽学生知识面,我对实验的装置、操作作了改进和组合,并补充了以 Fe_2O_3作催化剂加速 KClO_3的分解实验。具体用品、装置、操作如下:实验用品:医用青霉素小瓶四只、卫生香一支、酒精灯四只、铁架台一个、钢筋一根(60cm 长)、细铁丝稍许、药匙、KClO_3、MnO_2、Fe_2O_3。实验装置:如下图  相似文献   

5.
1.玻璃导管与试管塞、橡皮管连接时,要把导管的一端先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其慢慢插入,并且注意:玻璃导管在试管内的部分不能大长,以免气体难于导出。 2.装置连接好以后,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然后再装药品。否则,如果装置漏气需重新按装时,会造成药品的浪费。 3.如果用KClO_3和MnO_2的混和物来制取O_2,一定要先把KClO_3、MnO_2分别压碎、研细。然后均匀混合。以防止KClO_3爆炸,  相似文献   

6.
初中化学第 1 5页《氧气的制法》里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 ,目的是为了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催化剂概念。此三个实验的操作顺序为 [实验 1—6 ]将KClO3 放入试管中加热至熔化放出气泡后 ,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 ;[实验1— 7]是将MnO2 放入试管中加热 ,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 ;[实验 1— 8]是把KClO3 放在试管里加热片刻后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口 ,木条不着火 ,把试管移离火焰迅速撒入少量MnO2 ,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口。实验时发现如下不足 :1、[实验 1— 6 ]中KClO3 需加热至较高温度 ,且加热时间较长 ;2、[实验 1— 8]所需时…  相似文献   

7.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 (必修 )第二册P44 [实验 3 1]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白色絮状沉淀 ,存在时间短 ,不易观察。若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可获得较理想的效果。1 实验用品  具支试管 (两个 )、单孔橡皮塞 (两个 )、玻璃导管、三通玻璃管、橡皮管、铁夹 ;还原铁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2 实验装置图 13 实验操作3 1 将还原铁粉和稀硫酸加入具支试管A ,NaOH溶液加入具支试管B ,迅速按上图连接好。3 2 打开铁夹 ,产生的氢气通过橡皮管和导气管进入具支试管B ,由具支试管B的支管口排出。3 3 待反应较缓慢时 ,关闭铁夹 ,具…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第一册P87[实验4—5]把少量盐酸分别加入盛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两支试管内。比较它们放出二氧化碳的快慢程度。对此实验笔者作了一点改进。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见附图。2 实验操作 1.分别在两具支试管中装入少量或等量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且在支管处扎上两个大小相同的未充气的气球,再与已注满稀盐酸的锥形瓶通过导管等按图进行组装。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课本上给出的H_2O_2分解实验,是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5%的H_2O_2溶液和3滴洗涤剂,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少量MnO_2粉末。按这种方法演示,虽然加了洗涤  相似文献   

10.
许多高中生物复习资料中都有以下这道题目 :将酵母菌经过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 (含细胞质基质 )和沉淀物 (含细胞器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 3支试管中 (图略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 1 )实验一 :向 3支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葡萄糖 ;( 2 )实验二 :向 3支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丙酮酸 ;( 3)实验三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向 3支试管分别滴入等量的葡萄糖。请回答 :上述 3个实验中 ,甲、乙、丙试管内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为了使题目的条件、要求和答案让人一目了然 ,笔者用图表形式示出。条件 试  管甲 (上…  相似文献   

11.
<正>1问题冯占武[河北省围场县卉原中学(068450)]"探究pH对酶的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要求学生做3组实验,第一支试管加1mL的过氧化氢酶+1mL氢氧化钠+2mL过氧化氢;第二支试管加1mL的过氧化氢酶+1mL盐酸+2mL过氧化氢;第三支试管加1mL的过氧化氢酶+1mL蒸馏水+2mL过氧化氢。实验结果:第三个试管有大量气泡产生,第一支和第  相似文献   

12.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和加深了认识,再用它指导实践。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这个认识规律,它可以使学生容易懂,学得会,记得牢。以下谈几点个人的做法和认识。一、要做好演示实验。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实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直接看到化学现象,有利于说明问题或树立概念,这是讲好化学课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初中化学里讲加热氯酸钾(KClO_3)制取氧气(O_2)时,使用二氧化锰(MnO_2)做催化剂。关于加热KClO_3可以分  相似文献   

13.
编辑手记     
在上“化学反应速率”时,我做了一个“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演示实验。课本上关于这一实验的内容如下:“取两支大试管,各加入5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即双氧水),再向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洗涤剂,将其中一支试管用水浴加热,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变化。”我没有按照课本的要求演示实验,在加热试管时我用了酒精灯,而不是用水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学习了氧气和化学方程式的初步知识后,为巩固氧气性质、实验室制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称量、加热、过滤、仪器组装等基本操作技术,初步培养学生实验方法、观察和分析能力,我结合课本“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内容,组织了“用实验证明KMnO_4热分解产物是K_2MnO_4、MnO_2和O_2”的综合性课外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做法是: 1.布置讨论题 (1)查阅 KClO_3、KMnO_4、MnO_2、O_2、K_2MnO_4的重要性质(教师提示有关资料)。 (2)根据哪些性质证明O_2、MnO_2、K_2MnO_4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1 改进措施及用具  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对比实验。所需的用品有三支容积为 42ml左右的试管 ,所贴的标签依次为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钾(多 )与氯化钠 (少 ) ,一个大烧杯、三支试管夹、三个酒精灯、三支玻璃棒、氯化钠、硝酸钾药品。2 实验操作及现象3 1 由三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如下实验操作 :向贴有标签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g氯化钠、 1 0 g硝酸钾、以及 1 0 g硝酸钾(多 )与氯化钠 (少 )的混合物 ,各注入1 5ml水 ,加热使药品刚好完全溶解 ,然后放置于装冷水的大烧杯中同时冷却。3 2 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 ,就可以观察…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32页为了区分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2—7]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Na2CO3和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只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  相似文献   

17.
一、实验用品试管两支(编号A、B)、红墨水、量筒、活性炭、棉线团2个。二、实验操作1.取少量的活性炭于A试管中。2.用量筒取20 mL(两次)的红墨水分别倒入A、B试管中,并振荡A试管。3.将棉线团(2个)分别塞入A、B试管底部。  相似文献   

18.
正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中考化学常考的考点,其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都是同学们今后化学学习的一个基础。现将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作如下比较。一、反应原理的比较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KMnO_4(?)K_2MnO_4+MnO_2+O_2↑)2.过氧化氢(?)水+氧气(2H_2O_2(?)2H_2O+O_2↑)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KClO_3(?)2KCl+3O_2↑)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实验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的《化学》第二册(2007年1月第2版)第14页[实验1—7]: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并将导管通入另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如下图)。观察发生的现象。反应片刻后,将加入稀硝酸的试管上的胶塞取下,使空气进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用硝酸氧化硫酸亚铁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三册(必修加选修)第三单元第一节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一个实验,现摘录如下:【实验3-2】……将上层清液(硫酸亚铁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人溴水,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滴 KSCN 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几滴浓硝酸,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在进行教学时,用溴水氧化硫酸亚铁的现象很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