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年5月13日,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乘车绕着罗马圣彼得广场正在为人们祝福,数千人振臂欢呼。突然传来两声枪响,教皇倒在他的白色敞篷吉普车上。陪同约翰·保罗二世的两个瑞士卫兵扑上前去,用他们的身体护住教皇,以免他受到新的袭击。当旁观者制止所谓的暗杀者穆罕默德·阿  相似文献   

2.
梵蒂冈博物馆是世界最佳美术博物馆之一。它实际有12种不同的珍藏,分别存放在几座建筑物中。这些建筑物坐落在罗马市内的梵蒂冈城,是在不同时期建造的。珍品的展出面积为45万平方英尺,既有精美的伊特洛里亚瓶器和珠宝、埃及和古典艺术品,也有挂毡、盔甲和现代宗教艺术品等无价之宝。梵蒂冈教皇宫至今仍是教皇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它是由教皇尼古拉五世雇用一些举足轻重的建筑师、艺术师、雕刻师和能工巧匠于15世纪末开始建造的,日的是为不断增长的教皇的世俗权力提供  相似文献   

3.
1998年的一天,意大利著名演员兼导演接受梵蒂冈的邀请,去为教皇放映他的电影《美丽人生》。贝尼尼有些夸张地说,“他和我在一起足足呆了3个小时,你知道,即使是克林顿,教皇陛下也没给这么长的时间。”教皇不一定是电影迷,而只有《美丽人生》这部贝尼尼自导自演的电影才能受到他的青睐。在影片中,一个意大利的犹太人与妻儿被纳粹关进集中营。为了避免儿子受惊,他骗儿子说这是一场游戏,并用滑稽的动作和幽默的语言不断逗儿子开心,直到被拉上刑场前,还是一脸怪相……由贝尼尼与其妻尼科莱塔·布拉斯齐共同主演的这部悲喜剧,获…  相似文献   

4.
梵蒂冈游记     
罗马好大呀!甚至可以容纳一个国家──梵 蒂冈。 梵蒂冈是罗马教廷的所在地。这个国家位于罗马市西北角,面积 0.44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人。梵蒂冈国土有限,但其影响却遍及全球,在世界各地约有4亿多忠实的基督教信徒。每当元旦或其它重要宗教节日,有几十万、几百万教徒来梵蒂冈这个世界天主教中心朝圣。 教皇是梵蒂冈的“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管理着本国的政府、法院和卫队。还同8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有的国家还派有使节常驻梵蒂冈。梵蒂冈没有自己的货币,统一使用意大利里拉,但有自己的邮票。凡来梵…  相似文献   

5.
玫瑰的传说(续)程鹿峰在天主教的传说中,有时候玫瑰是保护善行的女神。从11世纪起,教皇用点缀着宝石的金玫瑰来奖励他认为在慈善事业上卓有贡献的臣民。每逢“玫瑰礼拜日”,在圣彼得大教堂举行的红衣主教全体会议上、教皇为这种高贵的玫瑰祝福并赠给当年表现卓越的...  相似文献   

6.
彭永清 《世界文化》2008,(10):44-45
瑞士卫兵成为梵蒂冈教皇的警卫队始于十六世纪初。1505年6月,当时的罗马教皇尤里奥二世将在欧洲各地以骁勇善战闻名200名强壮的瑞士雇佣兵带到罗马,并正式决定让他们来守卫梵蒂冈。以前,虽然瑞士雇佣兵也曾执行过守卫梵蒂冈的任务,但都只是临时性的。因此,瑞士卫兵作为梵蒂冈常驻部队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代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不但擅长雕刻,他的绘画也极为出色。特别是他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作的天顶画,使他的名字永垂不朽。这组天顶画是教皇朱理二世把米开朗基罗从佛罗伦萨召来指示他画的。自1509年动笔到1512年完成,共用了三年时间。此画全部选材于《旧约圣  相似文献   

8.
英子 《世界文化》2012,(8):56+61
圣彼得大教堂位于梵蒂冈,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国中国"。其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等,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圣彼得大教堂源于人们对彼得的纪念,它的历史几乎与基督教的发展史同步。彼得是耶稣的大圣徒,他是第一个承认耶稣为基督(即"救世主")的人,所以耶稣赐予他"彼得"(意为"磐石")之名。传说耶稣遇难后,彼得作为众圣徒的首领开始创建基督教会。公元1世纪中叶,基督教由巴勒斯坦逐步传播到罗马时,引起了罗马统治者的极大恐慌,为了巩固政权,尼禄皇帝从公元64年开始镇压基督教的传教士,彼得作为教会的创始人,自然不能幸免,他被尼禄皇帝钉死于十字架上。死  相似文献   

9.
在现今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城内西北角,有个城中之国——梵蒂冈。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天主教教皇的驻地、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它的面积仅0.44平方公里(与天安门广场一样大),人口约1000人。别看它如今只不过是弹丸之地,但上溯千年,  相似文献   

10.
如今到梵蒂冈旅游,不管您是不是虔诚的基督徒,都一定会被这里的教皇讲道所吸引的。罗马教皇正是借此把自己的权威刻进了一代又一代罗马市民的心中。尽管时间流转了千年,就连广场四周巍然屹立的教堂都已几次变换风格——从罗马式到巴洛克式,再到最近的哥特式风格——可是讲道的仪式却很好地延续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正>1945年4月8日,德国,弗洛森堡集中营,天阴沉沉的,囚犯神父迪特里希·朋霍费尔,坚持为囚犯们做礼拜,布道的主题是:"因为你的鞭伤,我们得到治愈。"祈祷毕,两位盖世太保带走了他;第二天,他以叛国罪被绞死。临刑前,他对友人说:"这,就是终点;但,对于我,却是生命的起点。"一天后,弗洛森堡集中营被盟军解放;二十天后,希特勒自杀;随后,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他的生理生命结束在黎明之前,而他的精神生命,在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却蓬勃生长。跨越德国,跨越基督教神学,  相似文献   

12.
罗马的传说     
罗马城已有近乎3000年的历史,而位于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是以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所在地,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这里不仅留下教堂、宫廷和画廊等古代文化遗迹,还留下了丰富的神话和传说。龙的故事做为古罗马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心的罗马广场,留下许许多多的传说。传...  相似文献   

13.
公元754年的一天,罗马教皇斯蒂芬来到巴黎城郊的圣德民修道院,为加洛林王朝的缔造者矮子丕平施涂油礼和加冕。在接受加冕之后,丕平履行了自己先前曾向教皇许下的诺言,先后于754年和756年两次出兵意大利,从伦巴第人手中夺回拉文那总督区和其他一些城市,献给教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丕平献土”。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对人类来说最大的灾难性事件莫过于新冠病毒疫情的肆虐,它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当地时间,2020年12月2日,法国前总统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因新冠病毒引起的并发症不幸逝世,享年94岁。他的去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悼念和缅怀。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高度评价德斯坦为法国社会转型和欧洲一体化作出的杰出贡献,称其为法国历史转型时期的"关键人物",并宣布将12月9日定为法国哀悼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唁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德斯坦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相似文献   

15.
正1843年4月16日,哥本哈根的圣母教堂里,一个娇小、美丽的姑娘坐在长椅上听牧师布道。她有些心不在焉地四处张望着,在人群中找寻一位哲学家。那位哲学家喜欢坐在偏僻的角落里,但他的辨识度很高:因长期伏案而稍有驼背,头发总是跟鸡冠似的向上直立,高达15厘米——这种杀马特风格对一位哲学家来说实在是不平凡。她发现了他,他也看到了她。她朝  相似文献   

16.
张西平 《寻根》2023,(2):4-15
<正>《教宗西师都五世致中国皇帝书》,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号Chinois 1320)。全信36行,每行字数多寡不一,仅有外框而无行格,信是刻在一块枣木板上。1588年,范礼安(Alessandro Valignano,1539—1606)拟派罗明坚到罗马觐见教皇,希望教皇能派出使者朝觐中国皇帝,并请求中国皇帝支持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为此,  相似文献   

17.
张恒 《世界文化》2014,(1):52-53
<正>他生为农奴之子,但以教皇的身份而殁;他刻苦勤学,立志于将另一世界的知识传播到基督教世界,但却因此而被称为"魔法师";他费尽心力重整腐朽的教会,但生前死后一直被各种奇谈怪论萦绕于身——西尔维斯特二世,奥里亚克的吉伯特(Gerbert of Aurillac),第一位法国出身的教皇,因他不凡的一生而成为不朽的传奇。吉伯特于945年出生在奥里亚克,即现今的法国圣西蒙地区,那里如今耸立着他的雕像,成为家乡的荣耀。963年前后吉伯特很幸运地进入奥里亚克的圣格兰德修道院学习,在那里吉伯特受到了很好的拉丁古典文化训练。967年,吉伯特生命中的第一位贵人出现了,来自巴塞罗那的伯爵巴塞尔二世在访问圣格兰德时发现了吉伯特的天分,于是他提议带吉伯特回巴塞罗那,以便使其接受更好的数学和天文训练。这一次相遇改变了吉伯特的一生,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后来的西欧基督教世界。  相似文献   

18.
<正>为营造吉祥如意的春节氛围,弘扬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社会各处,把吉祥祝福送到千家万户,2月16日上午,武汉革命博物馆在农讲所门前开展"迎新赠福"文化惠民活动,组织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为附近社区居民赠送春联、年画,将新春的祝福和温暖送给市民。中华路小学五年级学生胡彦堃和她的外公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宋丁亥一早就来到该馆参与活动。她认认真真地给居民写对联,外公则  相似文献   

19.
亲历梵蒂冈     
到了意大利,一定要去罗马,而到了罗马,则必定要看梵蒂冈。这似乎是意大利导游的一句口头禅,却也说出所有到过意大利的游客的一句心里话。去年3月初的一天,我们随河北省粮油食品考察团结束了在罗马的工作议程以后,大家决定到梵蒂冈去看一看,亲眼目睹这个袖珍小国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早期的传教士报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连根 《寻根》2006,(1):42-44
1807年9月8日,经过近四个月的长途跋涉,一个叫马礼逊的英国人以美国商人的身份来到了中国广州。马礼逊是一位著名的传教士,他于1804年上书布道会,要求派他到“困难最多”的中国传教。教会接受了他的请求。在经过了三年的准备之后,他终于来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