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历经岁月积淀后成为澳大利亚的一部经典之作的《我的光辉生涯》已成为澳大利亚文学研究必读作品.文章从现实主义创作技巧对文本进行解读,从澳大利亚的丛林小人物、丛林精神和伙伴情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这部澳大利亚经典之作很具有代表性地将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文学诠释给了世界.  相似文献   

2.
自焚的桉树     
澳大利亚的原始丛林中,桉树们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着.人丁兴旺的桉树家族浩浩荡荡,绵延万里.小树们簇拥在大树的树阴下,一天天地长大,使得丛林越发茂密.到处都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孔一蕾 《文教资料》2014,(25):13-15
“丛林强盗”是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常见主题之一。在大多数澳大利亚作家笔下,丛林强盗通常以恶徒或侠盗的形象示人。著名作家大卫·马洛夫凭借小说《柯洛溪边的对话》打破了人们的这种思维定势。他笔下的丛林强盗既有关乎肉体的欢乐和苦痛,又有内心世界的矛盾和挣扎,更有灵性良心的觉醒和回归,充分体现出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作为澳大利亚民族主义和现实主叉的代表人物,亨利·劳森在其作品中体现着鲜明的澳洲特色.他的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再现活生生的丛林人形象.以他的短篇小说<赶牲畜人的妻子>为例,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丛林人生活的描写,和女性地位的分析,澳洲本土特色得以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自焚的桉树     
澳大利亚的原始丛林中,桉树们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着。人丁兴旺的桉树家族浩浩荡荡,绵延万里。小树们簇拥在大树的树阴下,一天天地长大,使得丛林越发茂密。到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一不了解亨利·劳森,就不会了解十九世纪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丛林人。这样说决非夸张之词。丛林人由于劳森的辛勤笔墨,才在世界文坛上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丛林生活需要丛林作家,而劳森恰是生逢其时。他生于斯,长于斯,十二岁时便开始写作,直到逝世前一周,还在澳大利亚文学园地里耕耘。牧羊、剪毛、油漆、搬运,样样他都干过。骑马、喝酒、打架、捐钱,事事他都经历过。他熟悉自己的写作背景,把自己的叙述建立在牢固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事实上,他就是澳大利亚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实主义希求作家去研究的,是穷人,是贱民,是芸芸众生中的微贱者。劳森的出生和经历使他格外关注这样的人物;素  相似文献   

7.
《海外英语》2013,(12):38-38
《丛林流浪》这首著名的澳大利亚民谣。被澳大利亚的.国民称为“不是国歌的国歌”。它有着柔缓的节奏和轻柔的语调。让我们来看看它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8.
本文解读澳大利亚早期作家马库·拉克的短篇故事《漂亮的迪克》,认为"神秘的丛林"对"好奇的孩童"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不仅是关于孩童迷失的故事,而且还隐喻了澳大利亚早期移民试图融入澳洲新大陆的既向往又迷茫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9.
小袋貂沙西     
在澳大利亚的丛林中生活着两只袋貂,小袋貂名叫沙西,他的奶奶叫波莉。沙西和奶奶一起把家安在一棵橡胶树的树洞里,和周围的邻居相处得很和睦。  相似文献   

10.
巴巴拉·贝恩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澳大利亚民族主义运动高峰时期最有作为的妇女作家,她的作品发出了与当时以劳森和佩特森为首的男性文学主流截然不同的声音,这主要体现在她对丛林妇女生活的关注上。本文通过探讨贝恩顿长篇小说《人类的代价》中的母性主题,从而解读贝恩顿对以"伙伴情谊"为精髓的丛林男性神话的解构。  相似文献   

11.
《人树》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主题。怀特通过一位普通丛林人斯坦的心路历程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对澳大利亚自我的深层思考,对旧的宗教的问难质疑和对新的信仰的寻求期盼。章从作家的家庭背景、过去的经历以及澳大利亚屈辱的历史等方面分析了作家对旧的宗教产生怀疑的根源。作家最终顿悟了:在被上帝从母国伊甸园驱逐到蛮荒的丛林里,澳大利亚人不仅要靠自己的双手建造一个新的家园,还必须靠自己的心灵去重塑一个新的上帝、新的信仰。  相似文献   

12.
殖民时代和丛林开发时期的澳大利亚妇女一直处于不平等受歧视的地位。20世纪初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建立,于1902年在法律中规定妇女拥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成为世界上最早实施妇女选举权的国家之一。随后澳大利亚又制定了一系列妇女权益保护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使越来越多的妇女出现在过去只有男子的岗位上,为澳大利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一股不可替代的力量。澳大利亚赋予女性各种权利、提高其社会地位,是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正>克莱尔·邓恩是一位澳大利亚作家,也是一名环保主义者。2010年,31岁的邓恩离开城市,独自一人在丛林中生活了一年。2014年6月,她出版了传记《没有火柴的一年》,记述了她成为丛林女人,在野外生存一年的经历和感想。暴风雨咆哮着渐渐逼近,我蜷缩在简易茅草棚颤抖的立柱边,蚊子在我的身上留下了几百个包,有几处已经连成了  相似文献   

14.
彼得·凯里第二次获布克奖的小说《凯利帮真史》将澳大利亚官方历史记载中面目狰狞的"丛林大盗"内德·凯利塑造成为一个本性良善但为生活所逼而反抗殖民当局的爱尔兰裔英雄。复活历史人物,让历史人物站出来为自己辩护,凯里巧妙地安排小说人物展开了一场历史话语权的争夺。在他看来,爱尔兰裔澳大利亚人是白澳内部的"他者",他们挑战了澳官方宣称的"澳大利亚是白人的澳大利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百年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分化,通过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的视角分析发现,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丛林的脉络图谱中的分支已形成,流派有待丰富,具体理论需要深入系统丰富发展,整体仍处于不断完善阶段,理论丛林初露端倪,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丛林尚处于“分”的阶段,丛林分支流派到了具体理论涌现但却处于突破困境的交汇处.阶段特征表现出缺乏实践性、理解性、批判性和整合性,致使其处于丛林转型发展的瓶颈期.教育管理学科性质决定其多元视角、多元方法和多元内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English Fables     
母牛和狮子 丛林附近有一个村庄,村庄里的母牛过去常常到丛林里去寻找食物. 丛林里住着一头邪恶的狮子,它经常抓住一头母牛,然后把她吃掉,母牛们很害怕. 一天,所有的母牛开了一次会.一头老母牛说:“各位听好了,狮子仅仅吃掉我们其中一员,只因我们单独进丛林.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一起行动.”  相似文献   

17.
罗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是英国二十世纪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创作的《丛林故事》对于莫格里的身份进行了探索,发现莫格里的双重身份使其感到困惑,成为他无法理解主流社会的障碍.其丛林价值观流露出他对于人类社会的疏离,然而当他走向丛林时却发现自己同样无法融入丛林,从而呈现出狼孩的“他者”身份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高的植物是澳大利亚的桉树,它高15米左右,堪称"巨人树"。世界上最长的植物是生长在巴西丛林中的南藤,其长度达1800米,绵延越过了两座山峰,而每株黄藤一般都有藤蔓100余根,合起来总长度超过200千米,可谓体长冠军。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植物当数澳大利亚的一株苏铁树,它的年龄大概介于12000至15000岁之间。  相似文献   

19.
《家教世界》2016,(5):24-25
又到了澳大利亚圣诞岛上的红蟹大迁徙的时间。红蟹们开始了它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繁衍工作。它们离开丛林中的巢穴,迁徙到海边进行交配和产卵。据估计,圣诞岛上大约有1200多万只红蟹。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出现了——圣诞岛被14种不同种类的螃蟹接管。  相似文献   

20.
亨利·劳森是澳大利亚民族文学的先驱之一,以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而闻名。本文旨在分析劳森的《赶牲畜人的妻子》和《黑暗中的孩子,一位外国父亲》两篇短篇小说,分析其从现实主义向自然主义写作手法的转变,发掘其对丛林中生活的理想女性的希冀,以及这一理想的幻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