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古村落"文化自觉"的交汇点上,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既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有学校层面全新的自主开发。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具有原生综合、实践探索、动态创新等特性,从国家课程校本化到学校全新开发,这些特性依次增强。在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开发主体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文化视界,依循合理的视界,选择适切的课程实施方式,并有效利用古村落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
徽州古村落文化和楠溪江古村落文化都是我国古村落文化中的奇葩。它们彼此之间有着相同的文化因素,如自然观、宗族观念等。但由于地理区域的差异,从而也具备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古村落的多重文化价值属性对旅游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是古村落开展文化旅游的基础动力.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从古村落文化、古村落旅游两方面对古村落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进行总结归纳,提出后续研究应关注和加强对古村落文化旅游本土模式、游客体验、文化内涵提升以及文化保护等重点研究方向.同时提出,文化旅游作为古村落发展的出路之一,需要在保护与发展中构建动力机制,以实现古村落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保护古村落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在古村落的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旧"矛盾日益表现出来.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在研究分析古村落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婺源古村落生态景观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婺源古村落从形成、发展、勃兴、鼎盛到衰落,历经一千五百多年,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特征和保留了传统的生态文化,古村落的选址、布局、建筑、装饰,都是在徽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其生态景观文化既具徽州古村落的共同特点,又有着独特的地方风格.本文在简述婺源古村落生态景观特点的基础上,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风水学说、宗族意识、历史文化、朱熹朴素美学等方面分析了婺源古村落生态景观的布局成因,解读了古村落生态景观中人与环境相互协调并行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景观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产生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古村落中孕育的传统哲学思想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观,在古村落的选址,空间布局,景观甚至是诗篇绘画中我们都可窥见一二。这些对于中国环境教育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资源。通过利用古村落文化的思想资源,开发古村落文化的教材资源并加强古村落内外课程人力资源建设,可以让我们充分挖掘古村落文化中环境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加速了古村落及村落文化的消失、衰败。为了保护正在消失和衰败的古村落及其文化,首先必须弄清楚古村落及其文化遗产消失、衰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古村落及其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试论徽州古村落中的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徽现的角度出发,选取"水"这个因素,从文化理念、生活、景观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徽州古村落重视水的原因.关蕾词:徽州;古村落;水  相似文献   

9.
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村落存有古老的建筑和各种历史文物,承载着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在教育学学科视野中,古村落这一历史文化空间蕴涵历史、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面对旅游开发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古村落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各种疑惑,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资源开发研究不仅肩负着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在理论与实践上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文化遗产为对象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是每个文化遗产守望者都急于破解的难题.通过黔东南雷山、榕江、从江、黎平等县古村落的考察,指出这些地区在旅游开发与保护中对古村落固有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及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破坏情况时有发生,缺少整体保护与整体开发意识,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揭示明显不足,重视商业运作,忽视专业指导,旅游开发缺乏准确的文化定位与正确的价值取向,因利益分配不公而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以及以"官俗"来取代"民俗"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黔东南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要充分发挥学者在文化遗产产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社会大众、管理决策层、专业研究人员的宣教及整体推介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理念,催生了深度旅游这一旅游方式,它的核心在于“体验”,意味着旅游者对旅游地社区的全方位的融入,作为土著人深入感受当地的自然与人文,从而获得期望的旅游体验。体现在古村落当中,则应当以“农业文明”作为宣传和体验的主题。基于此,结合山西后沟古村景区作为古村落这一实际,着重探讨二者在关联条件下的开发研究,以期能为该景区乃至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厚文化内涵散发着无穷魅力,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古村落文化旅游开始兴起,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成为古村落旅游成功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古村落旅游文化结构的分析基础上,尝试建立古村落旅游文化竞争力模型,提出加强古村落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与建立和完善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是提升古村落旅游文化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并通过浙江诸葛村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村落是一个多元空间的复合载体,是展示村风民俗文化的舞台,底蕴文化内涵丰富,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祭祀音乐作为一种民间信仰音乐的存在,同样受当地村落文化的影响,祭祀中祭品的供奉、音乐的传递等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向社会展示本土村落文化。从人类学视野解读村落中的祭祀音乐,分析音乐存在的文化场域和演唱空间背景,从而探讨地域文化下的音乐特征,利于村落文化的展演和社会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以西递村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古村落旅游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其给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带来经济效益和精神享受的同时,更多的是给古村落本身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为例,在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以及参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南美拉祜族自治乡神秘的拉祜族文化,壮观的野生古茶园群落为开发对象,论证开发南美乡拉祜族文化生态村旅游的意义,提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原则及开展文化生态旅游的策略,实现保护地方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双赢,达到南美脱贫致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民间信仰通过特定的仪式、俗礼、象征,对人的心理、情感、人格、行为等方面产生规范作用,有助于确立稳定的社会道德伦理秩序。由于社会转型、文化变迁及"科学"、"理性"的现代精神引起了传统与新兴、主流与非主流的文化价值冲突,在这一过程中,居于地方性村落亚文化与意识形态深层结构的民间信仰遭遇到了现代性话语的巨大冲击,其积极的隐性教育功能也处在消蚀和溶解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古村落,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以张谷英古村落为例,应用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衡量环境物品经济价值的重要方法,条件价值法(CVM法),计算支付意愿(WTP),得到结果为每年13.16亿元,其中存在价值5.559亿元,遗产价值4.100亿元,选择价值3.466亿元。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支付意愿受当地居民与游客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的影响。建议尽快解决当地居民与中坤公司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保护并永续张谷英村传统古村落。  相似文献   

18.
党城村是闽北古村落的一个缩影,凝聚着闽北地区古建筑的传统文化精华。党城先民们将独特的思维观念和丰富多彩的造物思想渗透到村落选址布局、建筑形制与装饰文化上,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珍贵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党城古村落崇尚自然生态、注重宗族意识的理念,蕴育着有机性、整体性和内聚性相融相合、天人合一的村落建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