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庆新 《学科教育》2004,(12):14-18
本试图从学生与本的“距离”角度阐释阅读教学的意义,教师的作用以及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首先要读“进去”,从本考虑,要努力缩小本与学生的距离,从学生考虑,要帮助学生建立“前理解”;从方式考虑,要创设多样的阅读活动,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要读“出来”,落实大量读“进去”的积累。帮助学生形成对本规律的初步认识;借助精要的本理论,提升学生鉴赏能力;以写促读,促进学生建构成自己的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和文学增值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性理论从本创造的角度,探讨本再生产的价值和途径。对作家和艺术家来说,他们对前人本的接受并不是消极的,既要吸收前人化创造的财富,也要借用前人的思想资源,在当下语境中作出新的诠释,从而打破本所固有的边界,弥合本的历时性与共时性之间的界限,使任何一个本都置身于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之中,构成一个本对另一个本的引证与参照的关系。本在其诞生的那一刻还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而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接受会对本所蕴涵的意义作出新的解释,从而由自在进入了自为的阶段,接受与本的关系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从消极的接受转化为积极的接受。  相似文献   

3.
张远康 《培训与研究》2001,18(3):151-152
本就如何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提出了从“本”治起,从“源”抓起,从“行”做起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新诗陷入了低谷。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语方形式和情感倾向待新诗自身因素而外,本批语的弱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从批评现状来看,新诗呼唤本批评的强化;从接受现状来看,读呼唤本批评;从批评实践来看,新诗本批评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因此,发展和强化本批评对新诗的发展和繁荣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从叙事本及女性视角来解读晚明时期的《山歌》。《山歌》反映了在封建伦理松驰及崩溃的前夕,以男权为中心思想的退位,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女性化的崛起,本从本内容和叙事视角的事构建女性主义的隐喻。  相似文献   

6.
园本课程从词源上看,它借鉴了“校本”课程的观念,但实践上,它几乎与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同步。即最初的幼儿园课程本身就是园本的,随着幼儿教育规模的扩大,非园本的课程才产生并发展起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天提倡园本课程,并不是首创园本课程,实际上是回归园本课程。园本课程是不断变化的,园本课程最终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本。每个班幼儿的特点有所不同,每个幼儿又都有自己的个性,同时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园本课程也应不断在变。2004年,我园承担了市级重点课题《融通共享中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发展》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7.
读解三极理论从不同的侧面揭示读解的内涵,有其不相容之处,也有其相容之处。从读解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情况看,本是基础,作是参考背景,读是有限定的不定因素。如果都用“数”表示,且称为:本是基数,作是参数,读是变数。本是联系作愿意和读感悟的中心环节,本是读解的“基数”。  相似文献   

8.
德育的最高境界是本真的德育。本从人性、交往与对话三个元素入手,重新解读德育,旨在构建本真的德育。  相似文献   

9.
蒋永平 《教育探索》2001,(10):87-88
本从全面性、创新性、整合性三个方面论述了素质教育是体现教育本的教育,接着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出发,阐释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最后强调指出,素质教育必须以德育为首,对德育在新世纪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比较性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绍典 《培训与研究》2005,22(1):114-121
本建基于新课程阅读“对话”的理念背景,反思中学语教学本解读的现状,检讨中学语教学本解读的误区;力图建构新课程本解读新思路,从接受美学等的思考中,重建本解读”对话”策略;同时以”对话”解读本案例的研究,提供实际研讨的范本,以为新课程对话背景下的本解读的参照。  相似文献   

11.
这次课程教材改革是建国以来第八次课程教材改革。与前几次相比,它的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从以知识为本、以知识体系为本发展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说是极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理念:此教学活动所选用的《蚂蚁搬东西》数学绘本,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数学普及读物,绘本内容中蚂蚁数量随着故事情节从1只、2只、4只、8只、16只慢慢递增到512只,精彩有趣。从绘本内容来看,作者所要传达的数学内涵就是倍数与2的n次方的概念,然而,数量仅止于512,有点可惜。  相似文献   

13.
刘玉婷 《江西教育》2023,(11):76-77
英语绘本是非常优质的阅读资源,有着丰富的语言功能和育人价值,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意义深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想实现学科育人的教学目的,就应该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养成英语阅读的良好习惯,让英语的触角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本文聚焦绘本阅读实践,从深度解读绘本、优化问题设计、活化角色扮演三个角度,谈一谈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绘本阅读教学,以绘本赋能,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边建松 《新作文》2003,(11):6-9
提高写作教学质量,首先要转变作教育观念。本从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着手,根据章生成机制的原理,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三方面提出生本式的作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万莉娜 《英语教师》2023,(16):181-183+191
阐述将绘本引入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优势。从绘本的选择、绘本与课文的融合教学、绘本的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绘本运用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探究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绘本的策略,即抓住相同主题元素,引入合适的英语绘本;在有效课堂互动下,展开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在角色朗读教学中,推进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在语言交际教学中,落实英语绘本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生本课程的内涵分析入手,剖析了高校生本课程的特征,并根据当前课程的生本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分析了“生本德育”产生的社会背景动因,从德育理念,思想,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学校“生本德育”的实质和作用。并提出了当前学校德育必须实施“生本德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新德育课程从以社会为本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政治为梭心到以学牛的道德生活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实施学分制的实践、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对实施学分制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与美国为代表的学分制和原苏联学年制进行比较。为使学分制的改革深入进行,本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做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20.
范金豹 《教书育人》2004,(10):29-29
“校本”是“以学校为本”的简称,是个新生事物。“效本”一词纯属我个人杜撰,意为“以实效为本”,因为从“校本”培训活动的本意来说,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追求“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