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高职IT类专业为社会培养了许多初级软件人才。但他们在软件行业中就业的情况并不乐观,为此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力图从培养方案、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优化,培养高素质的初级软件人才。对高素质初级软件人才的标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高校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行业迅猛发展,应用型软件人才市场缺口很大,但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对于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需求,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大量应用型软件人才是高校与企业的共同责任。本文主要从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张海越  范曦 《大众科技》2012,14(3):199-200
无锡的软件外包行业面临着前所未遇的发展前景和挑战,如何培养大量适应行业飞速发展的实用型人才更是成为重中之重。文章详细分析了无锡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为无锡培养更多高质量的软件外包人才的有效方法以推动无锡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高职IT类专业为社会培养了许多初级软件人才.但他们在软件行业中就业的情况并不乐观,为此我们时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力图从培养方案、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优化,培养高素质的初级软件人才.对高素质初级软件人才的标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外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软件外包人才缺乏的原因及软件外包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就内蒙古自治区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培养软件外包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软件行业发展迅猛,软件企业因为业务发展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但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对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需要,究其根本原因是高校学科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产学脱节问题严重。本文主要以南昌大学软件学院为例,探讨了面向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曹俊武  张军  王红玲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196-196,198
我国目前软件产业的发展还处在摸索阶段,对于软件的发展模式以及软件人才的培养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印度的软件行业及其教育模式一直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利用。本文着重就中印两国软件教育教学模式的异同进行阐述,从而得出有利于我国目前软件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供探究。  相似文献   

8.
软件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已经成为我国软件行业的新的增长点。文中从软件产业宏观环境出发,依据重庆西永软件园现实情况,着重对目前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软件外包人才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苏州地区企业对软件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鲜连  陈珂  牛丽 《科教文汇》2011,(4):184-185,206
软件产业已成为苏州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针对苏州地区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现状进行了样本调查,对调查结果从多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对苏州软件人才的培养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国内本科院校软件专业建设状况基础上,以哈尔滨金融学院为例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提出软件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符合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徐凤梅 《科教文汇》2010,(3):161-162
高等职业学院软件专业应以培养软件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具有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软件工人。本文从课程的设置、考查评判标准的调整、市场需求信息的反馈以及教学方式的改进、办学模式的形式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学院软件专业应以培养软件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具有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软件工人。本文从课程的设置、考查评判标准的调整、市场需求信息的反馈以及教学方式的改进、办学模式的形式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玉 《科教文汇》2010,(15):32-32,36
随着软件外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日软件外包业务快速增长,对日外包软件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然而既精通技术又熟练掌握日语的复合型软件外包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对日软件外包行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分析外包人才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所承担的计算机实用日语课程的运行情况,从课程体系构造和授课方法设计等方面对外包人才的语言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汪丽才 《内江科技》2007,28(3):24-25
我国对日软件外包行业的兴起和日本对我国软件人才的输入,急需大量既精通计算机技术又懂日语的软件人才。培养对日软件工程师的日语阅读能力,从而准确快速地阅读日文技术文献,是对日软件工程师学日语的最根本目的。本文从当前对日软件工程师的日语教学现状出发,结合他们的从业特征,探究培养计算机日语阅读能力的方式方法,并对计算机日语词汇、语法以及句子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软件外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日软件外包业务快速增长,对日外包软件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然而既精通技术又熟练掌握日语的复合型软件外包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对日软件外包行业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分析外包人才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所承担的计算机实用日语课程的运行情况,从课程体系构造和授课方法设计等方面对外包人才的语言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培养高技能软件创新人才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国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从教学内容、培养方式、考核方式、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软件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已经成为我国软件行业的新的增长点.文中从软件产业宏观环境出发,依据重庆西永软件园现实情况,着重对目前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软件外包人才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软件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当前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文章通过对我国软件产业与软件企业的现状描述,并通过调查统计分析,结合今后几年我国软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提出了软件人才教育培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软件行业的人才现状和特点,并对胜任力模型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调查资料,把胜任力分为一般胜任力和核心胜任力,构建了软件专业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并提出了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生京 《现代情报》2005,25(12):184-185,181
在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图书馆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现状,揭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软件建设对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的特殊作用,及其图书馆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般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