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各报社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尤其是地市报纸之间和各种专业性报纸之间,联系似乎更为广泛。加强报社之间的联系,搞好协作,对于办好报纸是有一定好处的,但这种联系,协作,也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不能太滥,滥了就会流于形式,就会成灾。据一位新闻界同行告诉我,他们报社和十多家报社建立了联系,别的不说,光报社领导  相似文献   

2.
《盐阜大众报》坚持从各行各业中聘请热爱评报并有一定评报经验的读者担任评报员.赠给他们报纸和通讯业务刊物。请他们重点帮助报纸出主意、捉差错,凡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报社还经常将他们请上门,热情款待.请其当面批评……这种请人“挑剔”自己的做法,笔者禁不住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3.
由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湖北省报纸行业协会、湖北省新闻摄影学会、湖北日报社办公室联合举办的湖北省报社档案工作研讨班年前在武昌举行。 举办这次研讨班,旨在加强全省各报社之间档案工作的相互联系与协作,研讨报社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交流档案工作经验,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促使  相似文献   

4.
作为县市党报,必须把通讯员的建设和培养当作一项“奠基工程”来干。几年来,平度日报社按照“树立‘大通联’观念,夯实‘奠基工程’”的工作思路,加强通联工作,抓好通讯员队伍建设,使办报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连年攀升,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级报社”、山东省“十佳报纸”称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的报纸经常宣传反对“一哄而起”。“一哄而起”是“文革”的后遗症,历史上我们就吃过它的不少苦头,应该反对。但,反躬自问,我们自己在宣传中是不是也有“一哄而起”的问题呢?不能说没有。3月6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里,就有人写文章对此提出了批评。文章说:“宣传报道上的一哄而起,可以说是一个老毛病。远的不说,以近几年为例,报上批‘向钱看’的时候,好象沾不得‘钱’字的边,连‘时间就是金钱’这  相似文献   

6.
刘秀品 《新闻界》2003,(3):46-47
达州晚报从2001年元月1日创刊那天起,就与达州市天地大律师事务所达成共识:达州晚报聘请天地大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在编辑部腾出办公室,专门设立“律师室”;天地大律师事务所则每天派律师到报社“坐堂”,对报纸提供法律支持。经过两年的合作,不但天地大律师事务所提高了社会知名度,达州晚报更是受益匪浅。真正起到了“律师进报社‘坐堂’,报纸仗‘利剑’扬威”的效果。前不久,四川省委宣传部长王少雄在达州晚报考察工作时,看到“达州晚报律师室”“一派繁忙景象”,盛赞“律师室”“既有利于报纸,也有益于群众,要办得更好。”问题…  相似文献   

7.
《河北日报》头版署名“杨柳青”的言论专栏,长期坚持,办得成绩斐然,在全国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今年2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杨柳青——言论专栏1988——1997十年总汇》。这个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光春作序的精装本大部头,向读者展示了报纸言论改革的有益尝试和丰硕成果。作为一名报纸的评论编辑,我读这本书觉得心情很不平静,感慨良多,其中最具积极意义、现实意义的感想是,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思考报纸言论改革拓宽了思路;我们不妨学习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促使我们的报纸言论通过改革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徐光春在本书的序言中对“杨柳青”赞赏有加,并对其经验作了首肯。他说:“《河北日报》头版上有个‘杨柳青’言论专栏,办起来快10个年头了,我早几年就注意到这个专栏.觉得挺有看头。今年8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了一次‘百佳’事迹报告会,会上有4位‘百佳’新闻工作者发言,其中之一的储瑞耕,就是‘杨柳青’专栏的主笔(他是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3位评论员之一);他的发言,相当一部分说的是‘杨柳青’专栏在文风上进行的改革探索,我和与会同志听了,都受到了有益的启示。”徐光春副部长认为,  相似文献   

8.
王龙根 《新闻世界》2013,(10):85-86
近年来,都市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张报纸如何让读者爱看愿看,成为各个报社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淮北晨刊》为例,从t吁艮纸为读者提供参考新闻传播途径,形成互动,增强新闻报道内容的广泛性”、“报纸要积极创造条件,架起双方沟通的桥梁,增强新闻报道内容的针对性”、‘‘满足读者对信息的知情权、观点的表达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批评建议权及监督权,形成监督互动,增强新闻报道内容的亲民性’’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一步优化新闻报道内容,增强报纸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市报人》2013,(12):54-54
本刊讯10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主办、福建省泉州晚报社承办的“中国地市报‘走、转、改”’经验交流会,以及由该报社与石狮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百名社长总编辑看石狮”活动,先后在石狮和泉州举行。全国40多家报社的近百名社长、总编辑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副会长、福建泉州晚报社长叶燕民,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秘书长邹家福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报纸是办给人看的,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有人说,“读者是皇帝”,是“报社的衣食父母”,这话虽不尽然,但从思想认识上来说,把读者摆在第一位,让他们在报纸上说长道短,并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却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办好报纸,使读者喜欢,发行量就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就有了。相反,读者不喜欢你的报纸,发行量很少,不但报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从谈起,就是报社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可是,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采编人员都是这样看的。就拿我们报社来说,有些同志往往存在任务  相似文献   

11.
由于职业的关系,笔者每天总要阅览不少报纸,感到报上的批评性报道有所增加,这对改进有关单位的工作,无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同时又发现:有些报纸,在刊登一则批评稿后,紧接着又对被批评单位来一个表扬报道,有时批评的与表扬的竟是同一件事。我们询问一位报纸编辑后,方知其中奥妙:原来是为了设法“弥补”一下被批评单位的“声誉”。据了解,出现批评之后的“弥补”大体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被批评单位上门纠缠。这是因为地方报纸所报道的多是本地的一些部门和单位,距离报道对象近。有的单位和部门,一受到批评,就会找上门来,即使无理,也要对你来个软硬兼施,迫得报社非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09,(1):12-12
“与报业‘悲观论’看法不同,我相信报纸发展还将再创新的高峰。在未来的21世纪,民众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获取信息,一旦读者陷入信息渠道竞争的‘沼泽’,他们就会回归传统:只获取值得信任的信息,这正是过去以来报纸的伟大使命,权威性必将使报纸在未来更强大。”——默多克  相似文献   

13.
国内新闻界     
新闻出版署召开座谈会探讨报纸如何实现“两个转变” 据《新闻出版报》报道,7月26日,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和新闻出版报联合邀请参加第二届全国省报编校质量抽查评比颁奖大会的代表和首都部分报社负责人,在京召开“报纸如何实现两个转变”专题座谈会。 与会的报社负责人在发言中联系实际,结合自身特点,就报纸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党报如何坚持党性原则;报纸如何提高采编质量以及如何搞好经营管理等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座谈。 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司长刘波出席了本次座谈会。他在发言中通报了当前报界的情况。他说,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报业呈繁荣发展的势头,但不可回避的是,报界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种类重复、资源浪费,呈粗放型状态。这样就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后果:一是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二是报纸质量降低;三是摊派成风;四是小报挤大报;五是违规违法等等。刘波说,如何改变报界的这种“散”、“滥”现状,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实现“两个转变”。刘波建议各报社从实际出发,加强调研,建章立制,为尽快实现“两个转变”作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重视和发挥报纸“读者来信”的作用,是我们党的报纸的传统。许多报纸为加强“读者来信”工作,设立了群众工作部,负责处理读者来信,按照传统的做法和要求,对每一件读者来信,都要认真阅读.能见报的见报,不能见报的附上报社意见转给有关部门处理,并同时通知来信人,有关部门要在规定时闻内答复报社,对有参考价值而又不宜见报的,要以“内参”形式上报,求得上级领导的批示。对于已经见报的来信,报社要将这份报纸寄给有关单位,请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反馈意见。就是说,不管见报没见报,每件读者来信都要有下落、有答复、有处理,让来信者放心。对于来信中反映出的重大问题,报社便有可能派记者前去采访。对于来信中因批评了领导而遭到打击报复的,报社要维护正义,支持来信者。党报的权威就这样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整风以来,我们的报纸有了很大的进步。这种进步,表现在报纸与群众的联系大为增强了,与抗日战争和建设根据地的各种实际运动的联系也大为加强了。我们有许多记者和通讯员,散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个角落里,他们把每一地区各种工作的经验反映到报纸上来,经过报纸的公布,使大家来效法好的经验,对于坏的经验则有了“前车之鉴”。这样,报纸对于运动的指导作用也就加强了。  相似文献   

16.
最近,国内一位著名画家在谈到工艺美术创作的现状和前途时,批评报纸上关于工艺美术的报道“总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八个字。听来颇使人吃惊。所以吃惊,在于这个批评的尖锐,也在于这个批评来自我们新闻报道所褒扬的对象: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者。吃惊之余,又有了这样一些胡思乱想: “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这八个字,本  相似文献   

17.
简讯     
河南省报协印刷协作委员会4月下旬在平顶山市召开首次质量技术经验交流会,全省16家党报80多人参加。会上进行了报纸质量评比、校对技能比赛和管理工作研讨。河南日报等6家报纸印刷综合质量获前六名、郑州晚报等6家报纸获校对赛总分前六名。(陈连兴)江苏省新闻出版局4月中旬在淮阴市召开全省报纸周末版研讨会,29家报社40多名代表出席。会上就周末版办报宗旨、特色、硬新闻与软新闻及报纸杂  相似文献   

18.
3月24日《西安晚报》三版转载《经济日报》一篇题为《晚会的滥觞及其它》一文,该文批评的“晚会的滥觞”,是指人们“对近两年晚会太多太滥以及随之而来的风声大雨点小、质量差、好节目少的现象感到失望”,文末呼吁“‘晚会热’的确该降降温了”。联系上下文义,文中的“滥觞”一词似指泛滥的意思。实际上该词并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的报纸为了适应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高质量的追求,大量增加了各种副刊的版面。这是件好事。但是,随着版面上日益出现的“近亲繁殖”,读者不满意了,说:“副刊是广大群众欣赏的百花园,自然是好作品争奇斗艳的平台,而不是几个人的‘自留地’”。 读者的批评是有道理的,报纸副刊的“自留地”现象确实存在。只要你稍一注意,就会发现在一些副刊版面发文章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总是几个“熟面孔”。而了解实际情况的,就知道这些熟面孔,有的就是掌管副刊的头头或他们的铁哥铁姐  相似文献   

20.
简讯     
△四川省地市州县报第一次联席会议,于6月中下旬在绵阳市召开。近60位报社负责人在一起就如何搞好经济宣传和加强横向协作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6月4日,浙江玉环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晓呜专程到台州日报,向报社赠送了一面写着“通讯员的摇篮”的锦旗,以感谢报社大力支持和帮助玉环县培养骨干通讯员。△金华日报自6月开始,举行“学习傅显忠,开展‘四比’竞赛,为党报添光彩”活动。“四比”是比政治方向、比工作成绩、比职业道德、比遵纪守法。各部门制订措施,年终将评出先进集体和个人。△平顶山日报从5月起分批组织编采人员下矿井采访,在二版同时开辟《井下一日》专栏,已发的14篇稿件受到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