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现行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刑事立案监督制度却未作完整、规范的规定,致使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这一法律监督职能时缺乏可操作性和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的正确、统一执行。通过分析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笔者发现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刑事立案监督职权过程中存在立案监督的对象不全面、范围狭窄、信息渠道不畅、违反立案监督的法律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并提出了增加立案监督的对象、完善立案监督的范围和法律制度、优化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法治环境、增强信息交流、拓展刑事立案监督领域等措施,以期有助于该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立案监督是通过检察权对立案权的有效介入,实现对刑事立案权的理性制约。结合刑事立案监督工作实践,分析我国检察机关刑事立案监督工作在法律规定、监督程序、运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检察权的性质和特点、司法实践的要求等方面阐述了完善刑事立案监督的必要性。并就如何从法律机制,保障措施机制及内外部制约机制上完善我国的刑事立案监督制度提出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3.
刑事立案程序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要让其作用得以发挥离不开刑事立案监督制度重要价值的体现,然而目前该制度在我们国家.不管是在立法层面还是在司法实践层面都存有漏洞和缺陷。因此,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分析这些漏洞和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的实践中,原告的起诉权经常受到法院“不作为”行为的侵害,而原告又难以找到相应有效的补救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对民事行政立案的法律监督势在必行。在立案监督机制的构建上,既要进一步完善法院系统内部的立案监督机制,又要大胆建立立案检察监督机制,从而实现二者功能互补,最大限度地保护原告的起诉权及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樊亚 《高教研究》2006,22(2):52-55
从检察机关在刑事立案监督、侦查监督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浅析当前检察机关在立案监督、侦查监督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制约检察机关监督工作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司法实践,从立法、完善监督体制、转变执法观念等方面构思如何建立和完善检察机关刑事立案监督、侦查监督体系,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6.
现行法律关于立案监督的规定存在逻辑意义上的矛盾,公民的"人权"难以得到有力保障,不利于立案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违法行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必须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的职权,并实行侦查机关立案报备制度。  相似文献   

7.
现行法律关于立案监督的规定存在逻辑意义上的矛盾,公民的"人权"难以得到有力保障,不利于立案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违法行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必须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的职权,并实行侦查机关立案报备制度.  相似文献   

8.
王顺双 《培训与研究》2006,23(12):67-69,79
当前制约刑事立案监督的因素还很多,现行法律关于立案监督对象、范围、过程和措施等方面的规范存在着缺陷,人们关于立案监督的含义、价值和标准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着较大分歧,实务中立案监督的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刑事立案监督,应尽快修改刑事诉讼法,构建科学完备的工作机制,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立案监督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9.
刑事立案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的重点,关系到能否在侦查监督工作中体现法律所倡导的公平与正义,关系到整个法律体系的统一.长期以来,立案监督成案难已成为制约检察机关立案监督工作成效的瓶颈性问题.论文拟对检察机关面临的司法实践中刑事立案监督成案难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刑事立案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启动程序,加强刑事立案监督程序是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通过剖析我国刑事立案监督程序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立足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刑事立案监督程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法律相对于侦查技术的滞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诉讼程序对侦查行为的控制也总会出现“合理”失控现象。侦听、截获电讯、电子监控、秘密录像或拍照、诱惑侦查等技术手段在我国侦查中已经常性使用,立法中应做出回应。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将单纯发现案件事实作为立案的根据,但从发现案件事实到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侦查行为性质更接近于行政行为,将这一阶段的侦查行为完全纳入到诉讼控制界域,与诉讼程序的性质不符。  相似文献   

12.
先行调解入法前在司法实践中已经践行,对H县人民法院先行调解的实践进行梳理,不难发现先行调解在司法实践中尚存主体不明、适用范围不清及对当事人权益欠缺相应保障等问题。剖析其原因,主要是先行调解的性质不明,当事人对先行调解制度的认同度低,以及法院片面追求高调解率等体制痼疾所致。明确先行调解制度的性质,探索合理运行模式,在制度运行中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建立合理的司法绩效考评体系,不失为先行调解制度法治化运行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立案登记制度既为民众开辟了更为有效的通过诉讼寻求纠纷解决的道路,同时也为恶意诉讼打开了方便之门。恶意诉讼防治首先应当知悉恶意诉讼的多样性特征,协调立案登记制度在应对恶意串通的虚假诉讼和妨碍逃避执行中的作用,为司法改革寻找适合的协调适用方式。警惕立案登记制度适用时可能存在的案件信息泄露风险,并就可能出现的信息泄露主体予以明确,通过对相关法律规定的探索寻求责任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14.
浅析档案管理以件为单位的利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文书立卷方式存在两大缺陷,即人为因素过强,工作效率低.对立卷方式进行变革,废弃目前通行的立"卷"而采用以"件"为保管单位,具有省时高效、便于文件的保护、利用、增补、鉴定和销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受贿罪立案依照贪污罪以5000元为标准。根据1999年《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4000元以上情节较重的也予以追诉。以数额作为受贿罪的主要标准存在易惹争端、不符合刑法基本原理、不利于司法操作以及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稳定性等缺陷。与贪污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采取相同的立案标准也不符合受贿罪的罪质与特征。因此,应当取消具体立案数额标准,依据《刑法》第385条关于受贿罪行为犯的内涵,采取非量化的立案标准。  相似文献   

16.
文书工作是高校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文书立卷改革后,在日常管理和提供利用过程中,发现依照新办法管理的文书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此提出几点看法,以提高高校文书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试论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档案信息服务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百年难逢的世纪性机遇。要适应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需要,档案部门必须运用当今高新技术和知识创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与高职院校档案工作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高职院校档案是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基础和依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又促进了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开展,并由此引发对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高校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电子文件归档是一个新问题,必须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实行有序管理,才能确保电子文件完整归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