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俗话说:人到中年万事休。于是乎,一些学校在安排重要工作或者其他关键时刻都将中老年教师排除在外,外出学习、各种竞赛、各类培训难觅他们的身影,提干也受阻。因此,中老年教师有的困惑,有的不满,有的自弃。另一方面,有些获得了高级职称的教师,甚至功成名就的教师,也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念头,不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年龄可以成为教师成长止步的理由吗?本期几位作者的阐述也许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人到中年万事休。”于是乎,一些学校在安排重要工作或者其他关键时刻都将中老年教师排除在外.外出学习、各种竞赛、各类培训难觅他们的身影,提干也受阻。因此,中老年教师有的困惑,有的不满,有的自弃。另一方面,有些获得了高级职称的教师,甚至功成名就的教师.也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念头,不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年龄可以成为教师成长止步的理由吗?本期几位作者的阐述也许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专业成长赢得幸福的教师生活我曾问过24位校长和副校长,在校本研修活动中经常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有23位首选不知道如何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有人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很厉害,不思进取。也有的指出,教师评聘高级教师以后,就没有了动力。还有的说,中老年教师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  相似文献   

4.
孙陈建 《吉林教育》2005,(10):30-32
随着师资力量不断扩充,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教育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各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动足了脑筋.但对中老年教师的培养明显用力不够.尤其到了新一轮的课改实践,中老年教师身上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教育管理者把中青年教师的培养纳入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提高的视野,这样,中老年教师也一定能成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5.
王成 《甘肃教育》2011,(20):24-24
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树立自我发展意识,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面对农村中老年教师“不想学”、“害怕学”、“没时间学”等现状,各校可以举办相关讲座、讨论会,使广大中老年教师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是知识技能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规律中的主人——谈名师成长的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其实很简单,可是,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按这些方式迅速成长起来,而有的教师却成长缓慢,最终仍然平庸?●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都是在课堂,可是为什么有的教师在课堂里得到锻炼,像是在田野里拔节,而有的教师在课堂里却没有多少感受,失却了向上的要求和力量?●反思是名师成长的重要方式。可为什么有的教师怎么"反思"都没有效果呢?●名师从"心"出发,在行走的路上,寻找着成长的方式,也寻找到"心"的归宿,名师成长的方式实质上是心智的丰富和开放。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有来自教师个人方面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外部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工作中,我体会到,对教师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按理说,中老年教师应该是学校的栋梁,因为人到中老年,教学经验、教育感悟、教学智慧等方面要优于年轻教师。但现状却并非如此,通过调查和了解,发现很多中老年教师从教之初的激情和追求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  相似文献   

9.
其一,有利于展示教师成长的真正历程.以往的教师评价只能关注到现有的、显性的因素,很难关注到教师成长中的长期的、隐性的因素.建立"成长记录袋",通过收集相关材料,不仅可以了解到教师的长项,也可以了解到其短项;不仅可以看到教师的现在,也可以了解到其过去,从而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0.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同年几个年轻教师一起进入同一所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最初几个月,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但一两年之后,这些同时进来的新教师逐渐显示出差别:有的教师会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而且成为其他教师心目中的好同事;有的教师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学生讨厌的教师,而且在校长和同事的眼里也成了“累赘”。那么,年轻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快速成长呢?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成长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教师自身发展潜质的制约。良好的发展“潜质”是教师成长的先决条件。教师从任教前的准备、培养到任职后的不断研习和继续教育,外部环境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包括: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满足工作和生活基本需要的物质资源;民主参与式的学校管理;开放的学校氛围;合作的教师文化;公正、客观的教师评价系统和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调控和优化教师发展的环境,是实现教师顺利成长和持续发展的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12.
许文兵 《教育文汇》2010,(11):19-19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年轻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年纪大一点的老师更要通过学习,体现自身价值,促进专业发展。但有一部分学校在有各种培训学习机会时,总是尽可能先安排年轻教师去,中老年教师则成了“替补队员”。这样的做法既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又有可能伤害到一部分中老年教师,甚至会造成年轻教师和年长教师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初任教师,到有经验的教师,到实践教育家的持续过程,包括内化教师职业价值,获取教师职业手段,认同教师职业规范,形成教师职业性格等几个方面。道德品质、教育理念、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内容。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学校组织文化、校长、教师群体、教育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教师的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专业生活则成为影响教师专业成长最为直接的因素。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社会、教育事业本身以及教师个人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让农村学校中老年教师获得发展是我研究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基于以下的思考:一是农村学校中老年教师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二是中老年教师的发展现状决定他们职业成就感水平的高低;三是中老年教师的发展情况对年轻教师有很大的示范作用,每一位教师都会经历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青年教师的发展固然重要,  相似文献   

15.
陈涛 《中国教工》2010,(6):38-38
如今。每年一度的教师职称评定及聘任,已经成为千万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必须直面的一道难题。而为了使教师职称评定能起到促进教育发展和教师成长的作用。不少地方已经出台颇富改革“勇气”的“一票否决”的政策.诸如教师评职称须有“班主任经历”、“支教经历”、省市级“教学能手”等等。这些政策或规定在让一部分教师受益的同时.也使不少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感到困惑和茫然。  相似文献   

16.
学校重视青年教师,放弃对中老年教师的培养也有其原因。笔者所在地区的一些学校,担当教育教学重任的多是执教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而一些有着丰富工作经验、被评为高级职称的中老年教师却往往比较清闲。  相似文献   

17.
李爱华  刘胤 《学前教育》2014,(12):18-20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对教师成长的意义毋庸置疑,幼儿园教师写反思,最早可以追溯至十三年前。回顾走过的十多年反思之路,必须承认,反思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们的反思水平发展到一个瓶颈期,特别是当下新职教师、非专业教师的大量涌入,致使教师的反思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胡安锋 《青年教师》2009,(11):48-49
最近,浏览了一些关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的文章,大多文章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指出了方向,且呼吁广大教师不要做“教书匠”,要做“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并就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给出了建议。也有的文章呼吁广大教师要做“批判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等等。  相似文献   

19.
朱瑶瑶 《文教资料》2011,(16):129-130
本文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对教师激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特征、激励管理的实践探索(包含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的激励管理)和在激励管理中应把握的原则等作了阐述,以使激励因素发挥最大激励功能,促进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促进新教师成长发展的几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新教师成长发展的因素既有教师的个人内部因素,也有社会、学校、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探讨促进新教师成长发展的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才能更有针对性,也才能更有效。因此,提出促进新教师成长发展的四条策略:1.充分发挥新教师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改革现有的教师实习、见习制度;3.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新教师成长的指导和干预;4.合理利用校本培训资源促进教师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