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方案中的“目标1”仅仅要求幼儿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没有突出对进行曲风格的表现。如果在感受音乐时不顾乐曲风格,幼儿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及表现便会无的放矢,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便会失去灵魂与光彩。因此,可将“目标1”改为:复习歌曲,能用有力、热情的歌声表现欢快、坚定的音乐情绪。另外,感知和表现乐句是本活动的重点。原方案中的第二个游戏由四人合作,要求幼儿随乐句人数一个一个叠加或一个一个减少,这对于幼儿的合作能力、自控能力、观察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这个游戏更适合大班幼儿。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教师可以更多地采…  相似文献   

2.
目标:1.复习歌曲《玩具进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2.进一步感知和表现歌曲的乐句。3.发展听觉能力。准备:录音机,磁带《玩具进行曲》,8个心形胸贴,7条彩色纸带(固定在地上)。过程:1.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根据乐曲的节奏变化拍手、拍腿。2.幼儿演唱歌曲。①教师用动作表现歌曲《玩具进行曲》的节奏,请幼儿猜歌名。②你在唱这首歌时有什么感觉?怎样唱才能使别人听出你很高兴?③请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感情(第一种较慢、较弱;第二种较强、有精神)范唱第一乐句。④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3.幼儿做手指游戏。①听…  相似文献   

3.
目标:1.复习歌曲《玩具进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2.进一步感知和表现歌曲的乐句。3.发展听觉能力。准备:录音机,磁带《玩具进行曲》,8个心形胸贴,7条彩色纸带(固定在地上)。过程:1.幼儿听音乐进活动室,根据乐曲的节奏变化拍手、拍腿。2.幼儿演唱歌曲。①教师用动作表现歌曲《玩具进行曲》的节奏,请幼儿猜歌名。②你在唱这首歌时有什么感觉?怎样唱才能使别人听出你很高兴?③请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感情(第一种较慢、较弱;第二种较强、有精神)范唱第一乐句。④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3.幼儿做手指游戏。①听…  相似文献   

4.
《五只猴子》是一首诙谐、幽默,歌词简单、重复,朗朗上口的歌曲,有生动、可爱的动物形象和简单有趣的歌词内容,深受幼儿喜欢。虽然歌曲旋律中有大小调的变化,但富有情节的歌词能帮助幼儿感受、表现两段歌曲情绪的变化。教学活动可采用图谱、游戏、肢体律动等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同时感受歌曲中5以内数量的递增递减,进一步丰富幼儿有关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玩具兵进行曲》感受雄壮、活泼的音乐情绪,感受并体验活泼风趣的玩具兵形象。2.能够配合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学重点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和欣赏音乐,体会、理解、表现音乐中的童话形象。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各种各样的诙谐幽默的玩具兵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那你都做过什么样的梦呢?(学生回答)在德国有一个著名的作曲家叫耶赛尔,他小时候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梦,还根据那个梦境写了一首著名的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相似文献   

6.
我在音乐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以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节奏是表现歌曲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发展幼儿音乐感受力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所以平时我把节奏训练作为一种经常性的训  相似文献   

7.
在幼儿的唱歌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音准效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恰当地使用教具是至关重要的几个环节。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主要支架,音乐表现情绪通过节奏中的力度、速度等反映出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发掘幼儿音乐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幼儿爱动的特点以及人类对音乐的“感知运动”方式,音乐教育应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音乐研究表明,节奏感强的幼儿在唱歌时能恰当地表达音乐的节奏及情绪,有感情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现代音乐教育家奥尔夫等就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幼儿从学习…  相似文献   

8.
我在音乐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以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节奏是表现歌曲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发展幼儿音乐感受力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所以平时我把节奏训练作为一种经常性的训练项目,教唱时常常采用一种有节奏的念白  相似文献   

9.
作品赏析 这首歌曲以幼儿熟悉的形象为素材,简单而富有生活情趣。歌曲运用不同的节奏表现了爷爷、爸爸和孩子的不同形象。音符的节奏时值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幼儿易于接受;“ti ta、ti ta”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10.
唐立群 《山东教育》2003,(12):36-36
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习创编歌词。2.能用××××|×-|的节奏表现小动物发出的声音。3.体验创编的乐趣,享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磁带、录音机;各种动物的头饰;活动室布置成树林场景(有三间立体小房子);已初步学习歌曲。活动过程一、律动:《齐齐望过去》师:小朋友,快点看看!树林里的小动物在干什么呢?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小动物。二、歌曲:《吵醒了猎人快快逃》师:动物园里可热闹了,小猴咯咯咯咯地笑,把小猫吵醒了,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猴。指导:鼓励幼儿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三…  相似文献   

11.
徐彩英 《考试周刊》2014,(14):190-190
<正>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游戏活动。它将教育教学要求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获得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在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渗透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对于小班来说,音乐游戏是最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幼儿在愉快而自由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快乐成长。一、引导幼儿理解游戏内容,充分享受音乐游戏的乐趣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情绪变化快,注意力易转移,兴趣短暂。而一个好的音乐游戏的开展,能让幼儿在理解游戏内容的基础上,在表现简单的游戏内容和情节的过  相似文献   

12.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特别喜欢音乐游戏,尤其是对游戏活动中的动物形象感兴趣,大多数幼儿能正确地区分不同力度、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跟音乐做一些模仿动作,但在游戏过程中,常常只满足于游戏情节,而忽视  相似文献   

13.
年级:初中二年级课时:一教时课型:唱歌课教具:歌谱、录音机、磁带、节奏乐器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识谱和唱会二部合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第二拍上的八分附点节奏和大量的八分音符,把握住每一个乐句的主要强拍,使学生初步获得歌唱的表现能力。2.配合节奏乐器,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的风格和情绪。全  相似文献   

14.
原方案的目标设计过于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忽视了多维目标的整合;过程设计过于强调标准化要求,忽略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一、调整目标,有机整合。原方案将“感知和表现歌曲的乐句”确定为核心目标,受该目标的引领,教师安排了手指游戏和分组合作游戏,幼儿在教师的统一要求下反复练习,必定将精力集中于分乐句、做动作,进而影响对音乐的整体感知和欣赏,不利于审美经验的建构。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制订这一目标无疑增加了活动难度,且没有太大意义。其实,幼儿对乐句的感知无需如此理性,他们在倾听、演唱、表演歌曲的过程中能逐渐…  相似文献   

15.
教法提示 1.听一听。把歌曲编成故事有感情地讲给幼儿听,并让幼儿思考,小鸭为什么追不到太阳,帮助幼儿理解倒影形成的原理。 2.唱一唱。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掌握节奏后教唱歌曲,要求幼儿唱出歌曲中小鸭欢快——紧张——懊恼的情绪变化。  相似文献   

16.
捉尾巴     
教材提示与教学建议 《捉尾巴》是一首节奏稳定、活泼有趣的歌曲,它生动地表现出了小朋友玩捉尾巴游戏时的快乐场景,适合小班末期及中班幼儿学习。 当幼儿通过适当的方式掌握这首歌曲后,可请幼儿改编“我当小牛你当马,互相捉尾巴”,用自己喜爱的带尾巴的小动物,替换原歌词中的小牛和小马,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1.学习歌曲《大马告诉我》,培养节奏感。2.利用游戏听辨乐句,体验愉快的情绪。准备:1.报纸若干,节奏图一幅。2.狮王头饰一个,马头饰若干。3.录音带,录音机。过程:1.教师敲打木鱼模拟马蹄声,幼儿将报纸卷成棍状夹在双腿之间,随乐曲按节奏做骑马动怍。2.发声练习《大钟小钟一起响》。引导幼儿唱出钟声从远到近和从近到远的强弱变化。3.复习歌曲《我的小马》。引导幼儿用嘴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如鼓、钹  相似文献   

18.
综观整个教学活动设计,我觉得有两个问题。一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示范两种唱法让幼儿辨别,模仿合适的一种有表情地演唱,这样演唱虽然统一,但是孩子们真的理解歌曲的情绪吗?二是在手指游戏中,幼儿只能按教师指定的要求模仿,这样的游戏在视觉效果上甚为整齐,但是孩子们真的在感知和表现歌曲吗?真的可以理解歌曲的情感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吗?试想,如果能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歌曲和设计游戏,然后一起讨论游戏的玩法,教师作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孩子们是否能学得更主动、积极呢?让孩子主动学习$浙江温岭市机关幼儿园…  相似文献   

19.
大中国     
石慧 《教育导刊》2004,(12X):36-36
(一)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按节奏创编歌词。2.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激发幼儿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20.
目标:1.在复习歌曲的基础上,结合故事情节,探索用各种玩具的行进动态和相互逗乐的滑稽动作表现音乐,进一步感受进行曲的节奏特征。2.积极愉快地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理解不应与人“强行结伴”和不应“拒绝”他人的道理。准备:1.幼儿已学过歌曲《玩具进行曲》。2.活动室布置成玩具王国。3.一个玩具箱,里面摆满各种玩具、头饰、乐器。4.丰富幼儿对各种玩具的表象和用肢体动作表现玩具的经验。5.录音机、磁带。过程:一、在《玩具进行曲》的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进入“玩具王国”。二、复习歌曲1 ̄2遍,要求幼儿唱出进行曲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