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李大卫、于海洋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30期中撰文,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着眼天津滨海新区紧缺高技能人才,结合新专业组群建设和原有专业组群完善,探索并实践了对接产业发展的"服务-累积-孕育-优化"专业群建设新模式,助推滨海新区重大项目建设的创新实践。专业群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向滨海新区输送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真实环境的数控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制造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为背景,分析了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并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特别就高职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真实的企业环境,并在其基础上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践、建设成效等进行讨论,为同类学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企业机械高技能人才需求,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探索并实践了“三联动、三融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文章阐述了该培养模式的内涵、课程体系、项目课程开发及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表明,该模式可实施性强,能够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解决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当前,我国正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需要大批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机电专业人才,因此要求机电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多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深化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以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机电专业人才。笔者根据自己十几年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经验,探索了一些切实可行、积极有效的现代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四步教学法、小组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增加了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为整合专业优势与特色资源,带动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发展,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建设交通分院立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就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三四二八"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实践表明,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全国28所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农业类高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思路,对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保障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类型与特点出发,对学校与企业合作,工学结合共同培养体现高职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浙江模具制造业转型与发展非常迅速,模具企业每年高技能人才缺口在1.4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瓶颈制约了浙江模具企业乃至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浙江14所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匹配度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浙江高职院校模具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及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人才数量的匹配度、人才质量的匹配度、人才规格的匹配度和人才结构的匹配度与企业不相适应。同时,指出浙江高职模具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相匹配的实现路径,即扩大高职模具专业招生规模,满足模具企业人才数量需求;加强高职模具专业基础建设,提高模具人才培养质量;明确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9.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人才需求调研、分析、论证等环节,对"核心技术技能一体化"专业建设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搭建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保证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培养质量,同时也可为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整体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利用示范建设的契机,在专业建设中,通过探索"政、企、校联动"专业建设机制;创新具有煤炭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能力模块化、考证岗位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订单企业共建学生学习激励机制;构建"以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打造"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与企业共建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生产型、开放式"实训基地,并在具体人才培养中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建设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为煤炭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发挥了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一支熟悉企业整体工作流程,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必要性,应遵循的原则及取得的实质性成效进行了深入阐述,进一步说明下企业锻炼实践对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增强专业实际工作能力,促进学校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院人才培养水平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职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之一,也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对"项目导向"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课程内容改革、教材建设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教学实践,对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素质要求,结合目前职业学校该专业教学现状,对如何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应用能力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张慧 《考试周刊》2011,(90):21-22
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市场营销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作者指出了营销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改革措施,并简述了改革体会。  相似文献   

16.
工学结合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探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内涵、现有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从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校企深度合作的开展等方面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湖南省高职院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首先对紧跟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通过创建"专业+车间/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建设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的实践基地,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为例,从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重建顶岗实习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发、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对高职模具专业改革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张鹏 《考试周刊》2014,(93):5-6
为了适应药学专业的教育发展,以及迎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对于药学课程建设尤其注重,这对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较多高职院校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整体课程进修规划,在药学教学调整的基础上对药理专业程建设进行必要的探索及实践。作者对近几年来药理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专业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黑龙江省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实际情况,探索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