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8月.李映方教授和陈国庆教授主编的《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西北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资助项目之一,是近年来国内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武汉大学梅荣政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学术丛书中的一部。这部110万字的书稿,是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命名的力作,值得认真学习和研究。一实事求是地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研究,并不是从这本书开始的。①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出版,确是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的一部研究力作。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二者进行研究要把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形成全新的认识.基于此,结合我国基本国情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依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简单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过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分析和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对“中国模式”认可度的提高,作为引领和指导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综观近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成果,绝大多数没有跳出“中国”这个研究范围,这与当前全球化的世情极为不符,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意义不相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中国性和世界性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突破。  相似文献   

7.
李建勇 《天中学刊》2009,24(6):18-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的一种理论品格.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防止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变成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应把严肃的科学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作为过程,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是否结合或结合得好不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说至关重要。对结合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论"的由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论"有三个维度:中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结合论"关乎我们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来源、路径等根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论"的不同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辛玉玲 《文教资料》2013,(23):66-67
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继续谱写中国发展进步的辉煌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梅荣政教授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呈现在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命名的专著,全书共110万字。仔细阅读这部著作,可从中体会到作者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诸问题的几个着力点,这对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其一,科学界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做好马克思中国化文献研究对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在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和文献学概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的内涵,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和中共党史文献研究的关系重新审视,需要重视文献研究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分解式研究成果汗牛充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则鲜有问津者。安庆师范学院院长汪青松教授独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书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书的突出特色,正如时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的李忠杰教授在序言中所说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这种整体性考察体现了“立足中国国情与具有世界眼光的统一”、“历史透视与现实分析的统一”、“注重实践与理论升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民族化、具体化、方法化和创新化。科学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和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探求其演进的阶段性,总结其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是中国在近代以来的现代转型中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实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革命性和正义性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化提供了根本的支持,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则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并否定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前途。只有中国马克思主义化的历史需求才引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命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决定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定的社会主义前途和方向,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通过这一过程探索产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两大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和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探求其演进的阶段性,总结其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步伐而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创生新的理论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最先举起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大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邓小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的构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推向新阶段,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集中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问题及范式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日益成为西方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外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通过探讨中国现实问题,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性质问题,在范式上采用"西方中心主义"、"中国中心主义"和"历史主义",尤其是通过"中国模式"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研究,对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华 《培训与研究》2008,25(10):45-47
作为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胡适对毛泽东、李大钊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有极大的影响和启发。他提出外来学理和“主义”要“适应中国今日的时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先导,他所强调的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处于中心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基本规律、基本经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