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本文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比较 ,分析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本质、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并结合研究生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探索了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电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中尚未形成可借鉴的标准化方案,该文以研究型教学为导向,对电类基础课从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多元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营造研究型教学氛围、推进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对于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其他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电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在国内高校中尚未形成可借鉴的标准化方案,该文以研究型教学为导向,对电类基础课从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多元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营造研究型教学氛围、推进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对于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其他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价值目标与实践效用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共性与个性的三维统一。在高校学科基础课程中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创新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深化研究型教学改革需要反思当前教学模式中的现实问题,并从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实践学习等教学过程环节上进行优化,以实现高校教学对学生个性兴趣关注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以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为核心的"教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从构建适应"教学研究型"教学的课程结构、实施"教学研究型"教学方式、推进以"SRP"计划为主要内容的课内外沟通融合的教育和培养方式等方面,介绍了近几年石河子大学教育改革中探索将学习与研究融入教学全过程、教学模式的初步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结合油矿地质学大作业的教学实践,基于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文献研讨等环节对研究型教学进行了探索。打破传统"灌输型"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探究精神,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提高工科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从教学思想和理念、学生学习个性、教学思路和方式、科研实践等几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措施,为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教学考核既是对教师"教"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学"的检验。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教—考—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意在通过教学考核的改革引领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这种教学模式改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以课堂表现考核促进参与式教学;以实践能力考核深化协作式教学;以创新能力考核带动研究型教学;以个性化考核推广网络化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考—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切实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传统日语阅读课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日语教学中的教学实践表明,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形式,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日语阅读综合能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符合日语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引入研究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和个人成长。以弘深学院"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教学为切入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评估、第二课堂五个维度进行设计,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方案。从实践效果来看,通过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20.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