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或许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二是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这里要说的是,无论怎么解读,主要面向成人开展继续教育,服务于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远程教育,同样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存在三大困境:认识滞后,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起步难";制度缺失,管理缺位,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行动难";资源不足,导致创新人才培养"落实难";环境失调,导致创新人才培养"持续难"。应从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的对策:提高师生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力,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扎扎实实地迈出;创新大学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执行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自觉开展;系统开发和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资源,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力;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力,保障创新人才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今年暑期普通高中校长学习会上,我以《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为题,谈了做好普通高中工作,必须从"求真、尚善、臻美"开始,在"按规律办事、守住底线、拥有尊严、多样发展、特色发展、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塑造美丽心灵、打造美妙课堂、营造美好环境"的道路上实现"不一样的精彩"。今天,我们又汇聚一堂,探讨如何推进全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做好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是"功在国家"的大事、"前无古人"的新事、"剪不断,理还乱"的难事。当务之急,既要破解"剪不断"、实现"纲举目张",又要破解"理还乱"、做到"明思善行",自觉地从"创新高中教育模式"开始,实现"奠基创新人才培养"的"不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不拘一格培养创新人才——西安交通大学探索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坚持以"育人为中心",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经验,在加大拔尖人才培养力度,拓宽拔尖人才培养路子的同时,本着"加强基础、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注重创新"的教育理念,在不同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下,建立了"少年班"、"钱学森实验班"、"侯宗濂医学实验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班"等类型各异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各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协同创新是特色研究型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有效手段。秉承河海大学"水利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结合历年来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做法,构建了"产、学、研、训、管"五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对新时期新材料产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小荣 《教育与职业》2012,(11):109-110
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进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训条件的改善等一系列工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文章介绍了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通过"五项措施"改革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五个对接"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五个结合"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和目标,需要构建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出发,提出"课堂—实践—科研"三步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运行机制,精心设计并有效实践。江苏理工学院"SGCS"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发达国家人才培养优势并结合自身实际,秉承"中德合作、校企联动、注重能力、分型培养"的教育理念,按照"做大做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做精做优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办学思路,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双能型"职教师资,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途径、培养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它们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西安交通大学提出的"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维创新"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延续了学校120年来在人才培养领域的深邃思考和厚重积淀,又面向未来,结合了"三个面向"提出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定位。本文阐述了"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并结合"双一流"计划,提出了学校实施"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的8大工程和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历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与创新的策略,从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相似文献   

13.
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三个重要问题:一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思想;二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变革教育模式;三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从科技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出发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应成为中国当代校长共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依托"985工程"建设平台,构建和实施了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前一个"3"是指"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类是面向全校学生的综合创新人才培养;一类是以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  相似文献   

15.
肖化柱 《文教资料》2012,(2):170-172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经济、高等教育和学生自我发展,以及独立学院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独立学院自身特征及其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决定了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应重点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评价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2011计划"的实施给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协同创新平台为背景,构建了本科应用型、研究生创新型和创新创业型三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三个协同"、"三个联合"和"三个联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开展和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借鉴欧美工程教育模式和经验、深入剖析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论析了创新构建"大应用观、大工程观、大生活观、大文化观"人才培养新理念,通过重构人才培养路径,全面实施"由个体到整体、由单一到综合、由表象到本源"的实践成效显著的理论主张和系统化改革,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符合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求,也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由于时间短、经验缺乏,如何进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值得深入总结与探讨。近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在"法学+外语"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皆做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在以下方面遇到新的问题与挑战:创新与规律,"本色"与"特色"的关系,可否尝试"法学"学位的"本硕连读"以及"硕博连读",是否应该进行分层教学,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师资培育及其工作评价机制如何创新等,从而有效推动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德才兼备的涉外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9.
“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传统手工艺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阐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并总结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包括校企合作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就业创新。  相似文献   

20.
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是法律人才培养的基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协同创新"理念以及法律人才共同培养目标而建立的。本文以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人才培养经验为例,从制订培养目标、扩大教学外延以及品牌建设三个方面论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