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散打的健身性探索高校散打课程教学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竞技散打运动和目前高校散打运动的现实状况出发,研究开展高校散打运动教学的新思路,从而将“健身”、“散打”融为一体。散打运动进入高校,对于普及散打运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以及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武德的概念、内容,散打运动的社会现状,以及武德对散打运动的重要作用,提出在散打运动中应建立武德教育体系,以促使散打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花蕊 《精武》2012,(3):87-88
分别对散打运动赛时医疗方案、赛时应怎抢救方案等散打比赛中的医疗安全工作进行论述,对影响散打比赛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以降低散打竞赛中出现的人身伤害事故。提出构建散打运动事故保障机制,促进散打运动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散打运动的后备资源是我国散打运动的基础,影响我国散打运动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影响我国武术散打后备人才资源的因素进行分析,力图找出影响我国散打运动后备人才资源的主要因素,为散打运动的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散打运动智能是衡量散打运动员运动能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散打运动员学习和储备运动技术、实战中灵活多变、克敌制胜的基础。本文在概括散打运动智能概念及其在散打运动中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对散打运动的一般智能和专项智能训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一般运动智能中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等能力训练的方法;并进一步指出专项运动智能中开发智能、传授运动理论知识、掌握散打运动技能和规律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是散打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前提。最后给予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竞技散打运动和开展高校散打运动的现实状况出发,将“健身”与“散打”融为一体,研究探索开展高校散打运动发展的方向。研究对象: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警官技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等15所高校的散打教师以及安徽农业大学散打班的63名学生。研究方法: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1.散打运动的健身价值实践证明,散打运动可以有效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经常进行散打运动可以使骨骼变粗,骨密度增厚,提高了骨骼抗弯、抗压、抗折能力并且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使肌肉工作能力得以改善而粗壮有力。2.散打运动进入高校后的现状调查(1)训…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中国散打运动尽快地融入世界体坛,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散打运动近30年来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研究表明:散打运动具有壮体励志、防身自卫、竞技欢娱及商业价值等作用。在体现时代性的同时,也有鲜明的传统性与民族性。散打运动是中国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种独特的搏击术。要努力做到促进群众性散打运动的普及开展,完善竞技散打,实现散打进奥运的目标,推动散打市场化运作,创造商业价值,才能推动中国散打运动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冲出中国、走向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龙光敏 《体育世界》2010,(10):113-114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认为。武术散打新旧规则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从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演变的视角看,我国武术散打运动主要呈现出4大趋势:武术散打运动竞赛规则与国际化接轨:武术散打运动的价值取向由注重外在显形价值向注重内在隐性价值的方向发展趋势:武术散打运动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武术散打运动由传统保守型向市场开放型方向发展趋势:武术散打运动由简单经验型向复杂科学型方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发展因素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就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开展状况进行研究,确定影响安徽省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发展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学生对散打的价值需求、散打运动的安全性问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社会环境影响、高校散打运动开展的组织和管理等若干因素对高校武术散打发展的影响作用,为推动武术散打运动在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我国武术散打现存问题,探讨其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散打运动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散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此要把保护散打现役运动员、改良和强化散打综合技战术、加强后备人才培养等作为武术散打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重点加以实施。此外,要扩展武术散打运动的群众基础,提高大众对中华武术的认识,促进对武术散打运动的传承。  相似文献   

11.
在竞技武术套路中,认识动作结构是我们正确把握动作规律的必备条件,也是进一步揭示武术套路运动规律和探求动作技术优化规律的根本途径。文章试图通过对动作结构的定义、构成要素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从探讨武术套路的单个动作构成要素、组合动作结构规律、难度动作结构特点等基本要素入手,以从理论上改善教练员的训练思维,帮助他们找出科学训练的方法及其套路编排的规律。从而为竞技武术套路向"高、难、新、美"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对我国龙、狮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对龙、狮运动的文化理论体系研究,同时采取措施修正竞赛规则,重视多学科知识对龙狮运动的应用,并探讨了龙、狮运动国际化推广模式,为加速龙、狮运动国际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墨菲法则角度解析科技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技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科技的进步促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又对科技的发展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从技术的反作用力来讲,科技的发展又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及特征阐释的基础上,力求对开展阳光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新探究。研究认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完善相关法规及体制为保证,以全社会重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氛围为契机,以全民健身为背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
体操先进技术的动作难度和稳定性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体操先进技术、动作难度、动作稳定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先进技术对发展更高级难度动作起着直接的作用,但在促进成套动作稳定性的同时,也会留下一些隐性的负面影响;发展动作难度必须有动作技术、动作技能、运动能力和训练水平等4个主要因素支持;形式多样化的训练是促进成套动作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卉 《体育科学》2004,24(11):30-36
鞭打动作是许多体育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鞭打动作技术的研究将对运动技术实践具有广泛而深入的指导意义。应用瑞典产 QUAL ISYS- MCU5 0 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 (6个镜头 )对羽毛球扣杀、排球扣球、标枪投掷、棒球投球动作过程进行测试。在一定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上肢 3环节 7自由度的环节链多刚体模型 ,应用多刚体动力学中的 Kane方法和红外远射测试系统所测运动学数据对上肢各环节运动的肌肉力矩进行计算 ,并应用隔离法计算上肢各环节在关节处的受力情况。通过对上肢鞭打动作技术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综合分析 ,揭示了上肢在做鞭打动作时的空间运动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7.
采用调查访问、录像观察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10届全运会和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跳马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动作类型、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我国男子跳马项目难度发展的现状,剖析我国男子跳马发展难新动作的有利条件,提出今后几年我国男子跳马难新动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浠庣悊璁哄拰瀹炶返涓婇槓杩板拰鍒嗘瀽鎷冲嚮鍋囧姩浣滃杩涙敾鐨勯噸瑕佷綔鐢ㄥ拰鎰忎箟,瀵瑰亣鍔ㄤ綔杩涙敾鎶€鏈繘琛屼簡绫诲瀷鍒嗘瀽鍜屾妧鏈棰嗙爺绌?骞堕拡瀵规嫵鍑诲亣鍔ㄤ綔甯歌鐨勯棶棰樻彁鍑轰簡璁粌鏂规硶.  相似文献   

19.
动作技能学习理论历来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重视。对动作技能学习理论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并着重对动作技能学习的联结主义—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理论及动作技能的内隐学习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动作技能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overviews the importance for sports biomechanics of movement variability, which has been studied for some time by cognitive and ecological motor skills specialists but, until quite recently, had somewhat been overlooked by sports biomechanists. The paper considers biomechanics research reporting inter- and intra-individual movement variability in javelin and discus throwing, basketball shooting, and locomotion. The overview does not claim to be comprehensive and we exclude such issues a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to movement and coordination variability and their measurement. We overview evidence,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of inter-individual movement variability in seeking to achieve the same task goal, in contrast to the concept of "optimal" movement patterns. Furthermore, even elite athletes cannot reproduce identical movement patterns after many years of training, contradicting the ideas of motor invariance and "representative" trials. We contend that movement variability, far from being solely due to neuromuscular system or measurement "noise"--as sports biomechanists may have previously supposed--is, or could be, functional. Such functionality could allow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s, reduce injury risk, and facilitate changes in coordination patterns. We conclude by recommending that sports biomechanists should focus more of their research on movement variability and on important related topics, such as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skill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