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物化载体,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进入中国。由于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本质上的差异使得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抗阻,因此,体育领域中的“西学东渐”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冲突的过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出:近代上海体育在西方侨民体育的示范和引导下,走上从惊诧、排斥到调和、吸纳西方近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完成了对西方近代体育从吸纳、比照、融通的3个递进的演进过程,实现了西方体育在中国本土化的“变迁”与“重建”的过程,上海民族传统体育也经历了“解构”到“建构”的痛楚,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中西文化冲突与武术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华武术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认为:中华武术因吸纳了西方先进的体育文化而提高了其观赏性、规范化和现代化程度;但中华武术不可完全模仿西方文化,应将武术“西化”转变为武术“化西”,既要保持传统,又要融会中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体系,实现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重建。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移植"与"复兴"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不难发现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让位于西方体育,这一结局虽然意味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移植”西方近代体育之后显得充实、丰富,但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衰落。学校是西方文明的输入口,学校也应成为东方文明的输出口。从实际出发,“复兴”民族传统体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融突"与"和合"——体育文化理解与交往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与沟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理解与交往的过程进行分析与梳理。认为:中西体育文化在交往的过程中寻求差异性与强化互补性是辩证统一的;中西体育文化交往的障碍是文化偏执心态;中西体育文化最终将会实现双方的“融突”与各民族体育文化自身“转生”过程中的“和合”。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历史文化学的视角对中西体育文化精神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中西体育文化是异质文化,中国大陆型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西方海洋型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天人相异”的竞争精神。研究中西体育文化精神的差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中西体育文化内在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促进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体育文化得以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也是西方体育文化在我国的传入和传播时期.传教士对于清末民初西方体育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特别是奥林匹克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而且还引发了中国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催生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中国化.清末民初,来华传教士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的路径主要有:大众传播,通过书籍、报刊等印刷媒介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组织传播,通过教会学校、基督教青年会等社会组织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人际传播,通过体育竞赛这种特有形式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三次中西体育之争的文化哲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哲学视野对近现代中西体育之争进行审视,认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较大的中西体育之争主要表现为五四时期新旧体育之争、20世纪30年代"土洋体育之争"和世纪之交的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碰撞.由于站在不同的文化哲学立场,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中国体育发展应该坚持走本土化道路;文化激进主义者认为,中国体育发展应移植西方体育道路;文化折中调和主义者认为,中国体育发展应坚持走用西方体育来改良本土体育的路向.  相似文献   

8.
在近一百多年以来中国所经历的近代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应对西方文化是中国一直面对的主要问题。早期我国的民族体育学者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些勇敢的尝试都深深印砌在我国近代体育发展的道路上。本文以近代中国体育术语的变迁与演化为切入点,对我国近代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碰撞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19世纪中后期至1949年西方近代体育在新疆的传播及发展。西方近代体育伴随西方殖民文化被引入新疆地区,清末新政时期新疆创办的新式学堂逐步开展近代体育教育。抗日战争时期,近代体育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官方的倡导下得以推广,近代体育运动会出现。西方近代体育在新疆的发展对丰富城乡民众闲暇生活、提高民众身体素质、开放社会风气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阻碍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原因进行反思,指出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在借鉴西方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明显滞后,同时对目前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可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