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考虑出射道三粒子之间的动力学屏蔽(DS)效应(简称DS3C模型),用DS3C理论模型计算和分析了垂直平面几何条件下,入射电子能量为102eV,敲出电子能量为10eV,电子碰撞He原子单电离的完全微分截面(FDCS),将计算结果与绝对实验数据,及3C、CCC等模型的理论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S3C能够较好的定性描述垂直平面的碰撞结果。说明入射电子能量较低时,对于非共面几何条件下的碰撞,出射道不仅要考虑核与电子、电子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不能忽略出射粒子间的动力学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2.
粒子加速器是人类探索物质本源最重娶,最有力的工具.它在物理学的发展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科学家使用的粒子加速器都是用微波来加速粒子的,但是现在这种粒子加速方法已经接近了技术和经济上的双重极限。或许在不久之后,人们将会使用等离子体来加速粒子。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获得更大的能量.而且还能极大地减小设备占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质量的本质是什么呢?以下是我的观点:光子是一种有质量的粒子,宇宙中一切有质量的物体都是由光子构成的,即光子是物质结构的最小粒子,是不可再分的。在宇宙大爆炸前夕,奇点的能量是一定的,接近无穷大,当发生大爆炸时,由m=E/C^2可知,能量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处发散,同时便产生了质量,质量以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粒子形式存在于多维空间里,从而形成了现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4.
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把带电粒子加速到较高能量的装置, 最初是作为探索原子核和粒子的性质、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等核物理研究的重要工具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578-578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徐至展、李儒新研究组首次利用电离注入的全光驱动双尾波场级联电子加速器方案,成功实现了电子注入与电子加速的两个基本物理过程的分离与控制,实验获得了能量近GeV的准单能电子束和187GV/m的超高加速梯度等突破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中产生的电场能够使电子加速以获得高能。这个方法可望使场强比能量最大的传统加速器的场强高出10,000倍。  相似文献   

7.
天文宇宙     
正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发现首批"拍电子伏加速器"和迄今最高能量光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LHAASO国际合作组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拍=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LHAASO尚在建设中,这次报道的成果是基于已经建成的1/2规模探测装置在2020年内11个月的观测数据。LHAASO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可以全方位、多变量地测量宇宙线。  相似文献   

8.
磁场重联是空间物理和空间等离子体物理中的重要基本问题之一。近年来的观测结果表明,地球磁层、太阳大气、其他行星磁层、慧星尾以及受控聚变等都存在磁场重联现象。在磁层等离子体系统中,磁场重联对能量的突然释放、能量的转化、粒子的加热和加速,以及在太阳风能量、动量和质量向磁层的传输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粒子加速器可大致分为5类。一直流高压式,它又可分为倍压式和静电式(1935年发展为串列静电式)。二是电磁感应式,它又可分电子感应式和离子直线感应式,三是直线谐振式。四是回旋揩振式,它可分为经典式、扇形聚焦式、同步式、电子同步式、质子同步式、重离子同步式等。五是(电子)对撞机,此外,如按被加速粒子和运动轨迹,则可分为直线型和回旋型。  相似文献   

10.
静电加速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被加速。电压越高,粒子获得的能量也越高。静电加速器的独特之处是具备高电压设备。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球形装置,当电荷从电源不断地输送给空心金属球的内壁时,电荷就不断地跑到它的外表面,并累积起来。大量的电荷的累积,就建立起很强的电场,或者说有很高的电压。直线加速器:由于用高电压来加速粒子很容易出现漏电等问题,于是人们想到通过谐振加速原理,用不高的电压同样可以将粒子加速到高能。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用一根细线吊着个小球,然后让它来回摆动,尽管每次施加的力量很小,…  相似文献   

11.
电子冲浪     
在所谓的等离子加速器中,一束极强的激光脉冲波射入电离气体可以产生一个振荡起伏的强电场或者wakefield。该强电场能够在实验室长椅大小的空间内加速电子,使其能量达到使用传统加速器时需要几千米长才能达到的相同能级。直到最近,电场里的电子仅能被加速至一个不同的能量级,因而无法进行精确研究。现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对加速电子的激光脉冲的束腰半径参数的改变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在保证激光对电子进行加速,并且能够获得一定的能量增益的同时,激光的束腰半径在某个特定的区间里时,电子射出激光中心轴时的角度较小,激光脉冲能够对其运动状态起到很好的控制,对激光的束腰半径与电子出射偏离角度的关系做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季灏实验数据表明,在接近光速的状态下,电子的能量值不再继续增加而趋于常量,似与相对论的质速方程相悖。但若把电子加速时"以辐射形式放出的能量"折算成质量损失,就会发现搬用电子的静止质量M0直接取代相对论质速方程中的静态质量M0,是导致这个相悖结论的根源。依据这个思路并结合季灏实验数据,定量地计算出在v≈0.99695c附近的拐点处,电子的静态质量和电荷量已同步地减少到其各自静值的1/2.717。  相似文献   

14.
最新的原子枪,——庞大的环形的机器,利用一百万万电子伏的加速撞击,不是可以将能量转变为物质了吗?  相似文献   

15.
反物质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当正反物质相遇时,双方就会相互湮灭抵消,发生爆炸并产生巨大能量.能量释放率要远高于氢弹爆炸. 反物质概念是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最早提出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反粒子,例如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而携带的电荷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6.
自30年代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有反电子以来,科学界相继找到了反电子、反质子等反粒子。粒子和反粒子间有一奇妙关系,它俩一旦相遇,就同归于“尽”(称湮灭),百分之百地化物质为能量(γ-射线)。故科幻飞船总是乐于采用物质-反物质作为能源。可是科学界长期来,不用说找到反物质世界,就连反原子的行踪也未见到。这  相似文献   

17.
基于以下三个假设,我想像了一个宇宙的模型。假设:1、所有粒子的不规则运动,包括自旋都是在加速或减速。2、能量是支撑空间存在的框架。3、空间急剧收缩后会重新膨胀,形成负空间。  相似文献   

18.
记者,当他第一次被邀请参观苏联原子能发电站的时候,他会感觉到一种完全可以理解的激动。他带着一颗跳动的心跨过发电站的门槛,意识到这是走进了原子世纪。他用特别注意的眼光浏览着理论物理学的篇章,最复杂的原子模型的详细结构一层又一层地出现在他的思想之中。还在原子理论发展的初期,列宁就曾经天才地预见到在原子的每一个粒子里面都蕴藏着无穷尽的能量。在电子壳层的后面是原子核——这是一个万花筒式的物质粒子的集合体,里面蕴藏着强大的能量。我们现在正在深入地研究着微观世界中各种粒子的性质,例如电子、质子、中子、阳电子、光子、介子、超子,研究它们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变,作为时代的标志,我们看  相似文献   

19.
高能电离辐射穿过细胞时会损害DNA,这已不足为奇。每个高能粒子的能量是可见光光子能转的100万倍。然而.近期的实验证明.即使电离辐射释放的是能量很低的电子,同样会破坏RNA和DNA中的核心分子成份。这一结果意味着人们将掌握低水平辐射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并改进放射性疗法。  相似文献   

20.
超高能宇宙射线的来源超高能宇宙射线的来源是高能天体物理学中最难解的谜之一。没有标准的超新星、脉冲星或黑洞能将粒子加速到如此巨大的能量,所以科学家为这种宇宙射线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奇异来源。识别其来源的一个障碍是,难以弄清这些宇宙射线中实际存在什么粒子,因为当它们一旦进入地球大气层,它们就会失去其最初身份,产生一场基本粒子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射电天文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之间进行合作,也许能找出一个了解关于超高能宇宙射线性质和结构的新办法。利用低成本无线电接收器,有可能探测到与大气层中的宇宙射线雨巧合的射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