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虹光老师从事语文教学30余年,她是一位好教师,也是一名教学法的研究者。她一直对中学语法教学情有独钟。她说:我并不认为语法没用,语法学得快的学生,语文成绩提高得也快。只是目前语法教学确实存在着效率不高的情况,应该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苏老师跟同行们一道探索的“结合阅读、写作进行语法教学”的模式,取得了好的效果。80年代,苏老师努力教好中学语法,体会到完全按照中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和安排,收不到“精要、好懂、有用”的教学效果。实践使她悟出:中学语法教学的改革,首先要改革教材。1992年,苏老师参加了北…  相似文献   

2.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刊就此论题特邀昆明市周丽蓉名师工作室组织一线教师,以诗歌教学的设计为指归笔谈探讨,结为五篇:昆明市第三中学周丽蓉老师的“教学价值”,昆明市第三中学杨琼老师的“诗题解读”,呈贡区第一中学李丹瑜老师的“拟写话题”,昆明滇池中学方睿老师的“引导想象”,昆明市第十中学李正兵老师的“以诗解诗”。意在通过研读文本、结合学情、对话教材、完善设计,以期深入理解新课标,裨益教学。上期刊出两篇,本期发表三篇。  相似文献   

3.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刊就此论题特邀昆明市周丽蓉名师工作室组织一线教师,以“诗歌教学的设计”为指归,笔谈探讨,结为五篇:昆明市第三中学周丽蓉老师的“教学价值”,昆明市第三中学杨琼老师的“诗题解读”,呈贡区第一中学李丹瑜老师的“拟写话题”,昆明滇池中学方睿老师的“引导想象”,昆明市第十中学李正兵老师的“以诗解诗”。意在通过研读文本、结合学情、对话教材、完善设计,以期深入理解新课标,裨益教学。五篇文章分两期刊出,本期发表两篇。  相似文献   

4.
一段好春藏不住【现场实录】正值暑假,记者在兴国县平川中学看到,很多学生家长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有的家长要求把孩子放到甲老师班上,有的家长要求把孩子放到乙老师班上。校党支部书记吴嘉清等学校领导微笑着向家长解释: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很敬业,都会尽责尽职地把你们的孩子教好。“每一年都是如此,暑期里几乎天天有老表来学校。”吴书记对记者说。记者问一位学生家长:“据我所知,兴国县中学招生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你们却认平川中学这块牌子,这是为什么?”这位衣着朴素的农村妇女脱口而出:“平川中学的老师教得好呀!”这就是社会对平川中学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北京晨报》登一消息,言,北京171中学部分班级中“关系好”的男女生竟被老师有意安排坐在了一起,不是前后桌,就是左右相邻。主张这种做法的北京171中学教师张琳说,班里看起来“关系好”的男女生基本上都属于兴趣爱好相同,比较谈得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小学越来越倾向于雌化教育,幼儿园是阿姨,小学和中学也是女教师居多。从幼儿园到中学,老师喜欢的是乖乖猫式学生,学生爱的是妈妈型的老师。这种阴盛阳衰的雌化教育的结果,泯灭了孩子的刚性,助长了性格上的懦弱,更遑论鼓励孩子的冒险和勇敢精神。这样长大的娘娘腔和乖乖猫,将来怎样面对生活中的惊涛骇浪?我们只是说: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们的教育仍是儒教的延伸,讲的还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  相似文献   

7.
漆昌琼 《教书育人》2009,(12):75-75
从教二十二年,听惯了稚嫩的童声向我说“老师好”,也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份是老师。回望来时路,学生时代的记忆已是渐行渐远,惟有中学时代的两位恩师形象仍鲜活地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8.
踏踏实实做个好老师育英学校杜静卉师院毕业至今,已五年有余。同学中尚在教书的已屈指可数。我曾一度很不愿去参加同学间的聚会,因怕有人问及:还在学校哪?不趁年轻赶紧“活动”.还等什么呢!在一些人看来,在中学当老师实属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只有“出口”、“...  相似文献   

9.
“这么好的大学生,打着灯笼也难找呀!”4月30日,建始县业州镇七里坪中学胡爱萍老师泣不成声地向笔者讲述支教才两个月的大学生志愿者赵福兵生前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0.
舍·得     
李艳芳 《班主任》2013,(4):58-59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在京郊一所农村中学任教。由于我刚刚毕业,根本不懂得新接一个班要“立规矩”,懵懵懂懂中就把班带成了其他老师口中的“土匪班”,我也成了经常挨批的对象。上学时,我一直是被老师表扬的好学生,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我很难接受。于是,  相似文献   

11.
上海一名学生写作文,起了个令老师纳闷的“新潮标题”。浦东某中学初一(1)班筹备开学后第二期墙报的中心是“关心”,班主任徐老师惊喜地发现平时沉默寡言的小罗,写了一篇令人感动的好文章。小罗10岁丧母后,父亲不久又给了婚。继母虽然关心、疼爱小罗,他却处处怀有戒心和  相似文献   

12.
翘起大拇指     
(一) 一个上三年级的小朋友在一篇作文中写了这么一句话:“月亮长胖了。”老师在这句话下面画了圈,并在旁边批了个“好”字,“好”字后面点了一个长长的感叹号。 这位同学上中学后,给老师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13.
每当身边有看上去正在上学的孩子,大人们可能会问他们这样的问题:“你正在读几年级?”“你在哪儿上学?”“你的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小朋友们一般都能很流利地回答。假如问:“你的老师姓什么、叫什么?”可能有很多小朋友会说:“不知道!”走在我所任教的学校里,经常听到一些小朋友向老师这样问好:“语文老师好!”“数学老师好!”“电脑老师好!”“劳动老师好!”“写字老师好!”“足球老师好!”……“老师”的姓常常被小朋友们忽略而用一些课程的名称替换了。当然,这样称呼并无不雅之处,甚至听上去还很可爱、有趣。但…  相似文献   

14.
好老师     
<正>一提到“好老师”,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一些让你难忘的名字,浮现出温馨的熟悉的笑脸,以及或胖或瘦、或高或矮的人物形象……不管是在小学、中学,还是上了大学,我都会和同学们评出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自己当了老师以后,我也常常听到学生在议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由此可见,“好老师”这个话题,在我们的心里,它永远新鲜,读它千遍也不会令人生厌。  相似文献   

15.
坚持“五导”是当好班主任的有效途径○徐德文(景德镇市鱼山中学)“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这一原则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班主任要在“导”字上下深功夫。“导”什么?怎么“导”?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略有所悟,觉得坚持“五导”是当好班主任的有效途径。所谓“五...  相似文献   

16.
春夏之交,来自沪苏浙皖一百多所中学的二百多位语专家、学、教师聚集到六朝古都南京玄武湖畔、鸡鸣寺下的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召开了“第七届沪浙苏皖新语圆桌论坛”。这次论坛围绕着“新课程下作教学的智慧”这一话题展开研讨。浙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的邓彤老师、上海杨浦高级中学的邹一斌老师、  相似文献   

17.
呼唤人性     
《山东教育》中学版 2000年第 9期刊登了《老师的“ BP”机》一文,文章大意是永强老师的妻子 (也是教师 )病重,为了不耽误课,关键时刻又能照顾妻子,永强老师借了传呼机。在课堂上,永强老师的 BP机响起的“嘀嘀”声曾一度引起学生的误解。当永强老师正在给学生上《最后一课》时,“嘀嘀”再次响起,他“看了看传呼机上汉显的内容,忍着眼泪,关上机子”,接着又用“洪亮的声音”讲课。后来,学生们得知永强老师的妻子的传呼内容是“我不行了,上好你的课,永强,别了 !”   最初,读过此文后,我胸中产生些许感动,多好的两位老师啊…  相似文献   

18.
一恍眼,我已经快13岁了,已经上中学了。中学真是不同于小学啊!而且,我们这批幸运儿恰逢课改,每堂课都更生动了,更吸引人了。特别是上了语文课后,我更是深深地喜欢上了它。中学语文课的方式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老师则为“旁听者”。每天一说上语文课,同学们都非常开心。每一篇新课,几乎都是这几步曲:朗读比赛———分组讨论———大胆辩论———老师收尾。前三步当中,老师是一位少语的“主持人”,最后的话也是简单明了。但课堂模式并不代表着内容千篇一律,语文老师的“花招”变化可多哩!而且,采用多媒体上课也…  相似文献   

19.
小弗朗士上课不专心!新乡市第十中学姜东瑞“好,同学们,《最后一课》的内容就讲到这儿,现在开始……”“老师,我觉得小弗朗士上课不专心,课文的、自然段是败笔!”嗬,我“开始”后面的“质疑”二字还没出口,郝宁同学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谁同意郝宁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蕈欣 《教学随笔》2007,(11):48-48
据新华网报道,我省虞城县站集乡三中历史教师卢文建12年前双目失明以后,依靠学生和家人读课文来“借眼”备课,人称“借眼老师”。卢老师凭着自己的执着追求,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将历史知识编成易记好懂的“顺口溜”,用快板书在课堂上表演,让学生在笑声中学到历史知识。12年来,卢老师与正常的老师一样教课,不但获得学生们的喜爱,而且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多次获得市县级优质课一等奖,成为该县历史科观摩课的主讲。[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