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二恶英的污染来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恶英是人们所知环境中毒性最大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它具有致癌性、致畸、内分泌毒性等。通过介绍二恶英的化学结构及污染来源,阐述二恶英的致毒机理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展望了二恶英类物质分析研究和预防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二恶英的性质、毒性与来源,有关动物二恶英中毒事件、二恶英中毒的特征、诊断以及防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3.
动物二恶英中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二恶英的性质、毒性与来源,有关动物二恶英中毒事件、二恶英中毒的特征、诊断以及防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环境中二恶英的来源、毒性及预防措施,并以国外的情况作借鉴,提出应尽快建立我国二恶英监测中心试验室,建立我国二恶英环境标准。在“世界环境生命之网”中,起到中华民族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二恶英类化学物质毒性大、性质稳定,难降解,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二恶英的微生物降解,成本低,环境污染小,能使资源再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现阶段国内外能降解二恶英的好氧细菌、厌氧细菌、真菌及其降解机理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二恶英类物质在有机污染物中毒性最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同时控制难度也最大.如何正确处理二恶英类物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任何气体通过放电或者加热都可以产生等离子体.利用气体放电产生的热量来处理二恶英等危险废弃物,在此高温下能将有机污染物气体化和玻璃化,从而不产生二恶英.最后介绍了采用热等离子体的焚烧炉与传统焚烧炉比较所具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二恶英”吗?二恶英到底是什么呢?它是如何产生的?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 专家研究发现,二恶英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大约包括210种化合物。二恶英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毒性与超临界流体的特性,以及应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使二恶英类分解无毒化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9.
席卷欧洲的二恶英恐慌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有一种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突然变得家喻户晓,这就是二恶英.今年一月份以来,比利时等国相继发生饲料被致癌物二恶英污染,导致畜禽类制品、乳制品中二恶英含量严重超标,这类食品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以至于欧洲食品严重滞销,掀起了全球对被污染食品的恐慌.那么,二恶英究竟是什么呢?又是由何而来?为何具有如此毒性呢?下面,我们作些简单介绍,以飨读者.二恶英,是英文dioxin的音译,是二苯基1,4二氧六环及其衍生物的通称.其中,2,3,7,8四氯代二恶英(即TCDD)和多氯代二恶英(…  相似文献   

10.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二恶英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恶英的结构、毒性、污染来源、形成机理、主要危害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二口恶英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生态环境,毒害人类健康,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就二口恶英的基本情况、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环境、人类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介绍,概要说明POPs的基本特征和毒性效应,提出我国应对二口恶英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值日生劳动对于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有显著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研究4岁幼儿值日生劳动态度,发现幼儿对“值日生”的理解经历了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直接和间接兴趣都可以构成幼儿的劳动动机,幼儿劳动行为意向的发展变化高于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情感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存在"对于哲学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纵观西方哲学史,几乎每个哲学家都有对"存在"的主张。哲学家们也因为对"存在"的认识不同而构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由于对"存在"的理解也被定性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间或二元论的标签。西方现代哲学的存在主义表现出了对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心物等二分法的厌倦,且想对此超越,对"存在"的理解又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已从规模发展逐渐过渡到深化内涵建设阶段,但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根据高职院校当前的发展特点,运用系统基模分析方法,建立高职院校的发展"成长上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长与投资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与投资不足"三个系统基模,进行深入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杠杆解",进而提出高职院校示范带动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软力量与网络游戏——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奈最早提出并论述了"软力量"理论,强调现代社会软力量的巨大作用,呼吁美国政府重视这一资源的利用。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游戏以其精美的制作成为西方国家软力量的重要载体。网络游戏中所体现的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地配合着游戏背景国的软力量战略,体现着背景国的意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青少年玩家,同化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如何应对网络游戏中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挑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人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谈论的主要论题,也是现代教育“问题中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现代教育发展所应解决的依然是科学与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研究不能妄自把自己所理解的“一种”“可能”看成是“惟一可能”。因而教育学研究一定要有可能性域、可能世界的理念背景,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并去实现更丰富的可能性域与可能世界-通过价值、真理与方法的多元共性。  相似文献   

18.
孟子的“劳心劳力”说和“民本”思想,都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组成部分,二者是一致的,不矛盾的。孟子所要求的“劳心者”是圣君贤臣,不是暴君污吏,他们必须施行仁政,有功于国于民。  相似文献   

19.
课程材料是为教师所用,用于设计和实施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有关课程材料使用的问题一直是国际学科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一般来说,研究"课程使用"的理论视角可分为四类:"忠实或颠覆"、"利用"、"诠释"和"互动"。近些年,学者们更倾向于采用"互动"的理论视角并设计出不同的"课程使用"分析模型。大量的研究表明,影响"课程使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教师个人特质、学生特质和社会情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