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互文修辞方法难度较大,学生掌握常出现偏颇,容易理解错误。笔者就如何正确地掌握互文,提高自己阅读和欣赏文言诗文的能力,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雷保利 《成才之路》2010,(20):35-35
互文又叫互文见义,是古汉语中的修辞手法之一。这种修辞手法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就是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中也有数十处之多。如果我们能正确地认识、理解、掌握它,就有助于提高自己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所以,现就它的含义、特点以及分类予以简要分析,以便同仁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互文"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种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的外延和内涵是什么、有何特性等,都需要我们中学语文教师有一定的认识。然而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互文"被《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置之度外,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互文",学生也搞不清楚什么是"互文"。因此,本文探讨了互文的概念,揭示了互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探讨了"互文"的作用,并对"互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所谓的互文性理论,就是基于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所产生的文本理论。由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与思维方式都相对特殊,所以也为高等院校英语翻译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了较高价值的教学理论内容与思想。其中,"互文"理论应用于高等院校英语翻译专业中具有极为明显的指导性意义,能够有效地突破传统英语翻译专业教学模式的约束,确保学生可以正确地认知翻译互文性的作用,使其外语与母语运用能力得以提高,进一步拓展其跨文化知识面,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在"互文"理论的帮助下,全面优化高等院校英语翻译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基于此,以"互文"理论作为主要研究背景,重点阐述高校英语翻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希望对业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古人作文,大量使用修辞方法。其中“互文”和“并提”是两种较为常见而又易于混淆的修辞方法。了解并掌握这两种修辞方法,有助于我们提高古文阅读的能力。一互文的特点和用法互文也叫互言、互辞、互见、互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探讨了古汉语中的虚词的互文,它不同与我们常见的把一个完整的意义拆开、分置;形式上是在连贯的语言里本当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省去一个,解释时要把两个词语合起来讲的那种”互文”,而是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交替使用同义词的另一类”互文”,虽然它们名称相同,但含义、形式、作用却有着根本的不同。本文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仅在虚词范围简要的探讨了这种互文的产生原因,虚词互文一般会在那些语言环境中出现、虚词互文的作用、以及如何判断虚词互文。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了古汉语中的虚词的互文,它不同与我们常见的把一个完整的意义拆开、分置;形式上是在连贯的语言里本当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省去一个,解释时要把两个词语合起来讲的那种“互文”,而是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交替使用同义词的另一类“互文”,虽然它们名称相同,但含义、形式、作用却有着根本的不同。本文主要运用了例证法,仅在虚词范围简要的探讨了这种互文的产生原因,虚词互文一般会在那些语言环境中出现、虚词互文的作用、以及如何判断虚词互文。  相似文献   

8.
互文,是古典诗词常用修辞手法之一。所谓互文,就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即特意让前后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彼此渗透,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互文形式有当句互文、对句互文、鼎足互文和多句互文等四种。一、当句互文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 “巴山楚水”是互文,它不是分指巴地的山和楚地的水,  相似文献   

9.
语言模因靠自我复制而生存,互文性强调文本间的相互渗透,两者间存在一定的契合。对中文节日祝福短信常用的三种互文方式的研究表明,模因和互文性关系紧密。文本间互文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模因的复制传播,使用强势模因可以丰富互文性表现力,帮助实现祝福短信的有效性。这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互文性的理解,也拓宽了模因论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0.
互文一般句式整齐,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有对称的美感。我们往往会把“互文”同对偶和排比等混淆起来。因为,它们有着形式上的共同点。但它们毕竟是不同的辞格,之间有细微的差别。对偶是语义相关或相对,字数、结构相同或相近者之并举方式。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之语句成串地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加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格。它们都有句式整齐、结构匀称、音韵和谐等方面的共同点。对偶往往是互文,但互文不一定对偶,排比与“互文”的区别统统在语义程度和气势上,它的下一结构比上一结构要进一层,而“互文”只…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与文字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文性关系。对新闻摄影的"语—图"互文现象的探讨,法国批评家热奈特的"跨文本性"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新闻摄影具有"以图证文"、"以图示文"、"因图生文,从文至图"以及在"广义文本性"理论下新闻摄影与体裁之间的多层次互文性关系。此外,新闻与新闻摄影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丧失各自的语境,但它们又从彼此身上寻找回来,形成双重的承文本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广告文本有着特殊的创作规律与多样的表现形式,本文运用互文分析理论,研究广告文本中的水平互文与垂直互文、内互文与外互文,分析互文性的存在对于广告传播的意义,并进而对广告文本的创作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互文性理论为文本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角,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思想与意义提供了方式与方法。本文从中职课文文言文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互文性理论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方法,如互文文本的相互渗透:比较阅读;互文文本的改编:情景剧或是其他课堂活动;互文文本的引用等等,借此来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相似文献   

14.
电影片名的互文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莎  李鲁 《考试周刊》2010,(6):33-35
文章基于互文性理论及电影片名实例分析.论证了前者应用于片名翻译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重点探讨了实现片名互文翻译的三大要素——互文理解、互文解读及互文转换。字面译法、变通译法和归化译法是文章提出或建议使用的三项可行的片名互文翻译手法,其运用选择由片名所涉的语言、文化等互文因素而定。  相似文献   

15.
互文是《诗经》中比较重要的语言现象。前人研究《诗经》的重点在诗旨的阐发和字词的训诂上,有关《诗经》互文为数不多的说解零星地散见于各书;今人给《诗经》作注,一般不提修辞手法。所以,把《诗经》互文的种类和作用梳理一番很有必要,因为这将有利于我们发现和理解该书诗句中的互文,也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原诗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互文管窥     
黄邵英 《考试周刊》2007,(30):111-112
互文是一种古老而成熟的修辞手法。文章分三个部分论述了互文的相关问题:一、互文的定义和构成要件;二、常见的互文种类;三、互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与文字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文性关系。对新闻摄影的“语-图”互文现象的探讨,法国批评家热奈特的“跨文本性”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新闻摄影具有“以图证文”、“以图示文”、“因图生文,从文至图”以及在“广义文本性”理论下新闻摄影与体裁之间的多层次互文性关系。此外,新闻与新闻摄影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丧失各自的语境,但它们又从彼此身上寻找回来,形成双重的承文本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中的互文、变文、互训知识,学生认识比较模糊,应引起重视,在教学中应结合文言翻译,需要交代清楚。一、互文互文又叫互言、互辞、互文见义、互文对举,是古文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也是古文中常使用的修  相似文献   

19.
《楚辞》互文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楚辞》中互文的三种主要形式:单句互文、双句互文、隔句互文,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楚辞》注释中,注释家们对互文有不同的理解,通过探讨互文与变文同义的关系,认为互文与变文同义是两种修辞效果不同的修辞手法,但二者异中肌,应注意区分二者的异同,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楚辞》及其互文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互文性路径,从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入手,探究针对商务文本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发现单语语境中存在着“互文网络”,涵盖自互文、语篇互文与文化互文三个维度;翻译语境中的互文性是由源文本与目的语文本间的强势互文关系连结各自互文网络构成的“互文哑铃”。据此提出包含识别、评价与修正三个阶段的互文翻译质量评估操作机制。参数系统上,结合CSR报告的语篇特征,自互文维度设置了衔接性连词及副词、标准类符型符比与平行结构三个参数,语篇互文维度设置了引用,惯用语,典故,戏拟,部分及子部分,语轮及语步,主题词,插图配文及新闻、案例标题与评价性形容词及副词九个参数,文化互文维度设置了文化负载资源参数。在语料库技术的辅助下,对该操作机制和参数系统的可操作性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