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永恒的主题──《当代百家话读书》评介读书与生命同在著名作家、政治家李尔重以“读书与生命同在”为题,畅述他在戎马生涯中,在百忙的政治活动中,怎样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个爱书人,但爱书人不等于会读书。李尔重的读书经历告诉了我们,由爱读书到会读书,有...  相似文献   

2.
一、传播与文学同在,文学有时出现负面 传播与文学,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两大社会活动,虽然以文学为载体的记录和研讨长达数千年之久,《传播学》的建立只是本世纪中叶的事,但是犹如胎儿在母体内活动时,已经向母亲传播了生命的信息,文学活动在其萌芽之初,传播便也随之开始。 翻开《中国文学史》,我们可以看到,上古时代的原始人,“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有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为生命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的文艺理论思想曾经受到许多西方生命哲学家的影响,柏格森就是其中的一位。鲁迅后期的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透露出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末,我从上海出版系统调至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当时现代文学研究室下面,有一个“孤岛文学”小组,由我负责,任务是编辑整理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和“孤岛”文学作品选辑等工作。周楞伽先生原与我同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现在已经改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他在“孤岛”时期的上海文艺界相当地活跃,于是,我经常向他请教一些当年的往事。并且交谈一些过去发生在出版社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作家,王蒙关注时代与文学的关系,坚持文学的社会性,他的文学观念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王蒙虽然尚未形成独立系统的文学思想理论体系,但他注重现实生活体验和文化存在,善于从体验中提取思想。他的文论不仅丰富了当代文论的话语空间,也记录了新时期文学不断走向繁荣与健康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陈伯吹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也是位资深的编辑专家。由于我和他同在奉贤柘林五七干校劳动,我又是受到全干校批判的名震一时的人物,所以他是知道我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编辑《上海抗战文学丛书》时,编辑和出版了他的《魔鬼吞下了轰弹——上海》一书,后来又为编纂《中国作家自述》,请他撰写自述和提供照片,所以常有交往。  相似文献   

7.
新闻要真实;做人要真诚、老实;新闻要快写快发,做人要勤奋、敏捷;新闻处处求新,人的思想、知识要时时更新;……新闻,难道是有生命的吗?否则,怎么会与人生有诸多的相同点?──金天恩日记摘抄因过去同在一个机关工作的缘故,我们太了解金天恩了。他没有搞过一天“专职”新闻,收获的新闻作品却剪贴了厚厚的4大本;他不是出身“科班”,也没有拜过名师,却有一大摞各级新闻单位颁发给他的新闻作品获奖证书;他连续10多年被新疆军区和几家省级报刊评为优秀通讯员,1993年,被兰州军区评为1991年至1993年度优秀新闻干部。这个新闻圈外…  相似文献   

8.
茅盾的编辑思想对中国现代编辑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他的编辑思想在主编《小说月报》期间就颇具雏形。他所坚持的编创结合,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译介西方文学,注重作者队伍建设,突出的读者意识等编辑思想,为现代期刊编辑活动和编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中国,鲁迅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受到当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尊崇。书籍在鲁迅一生的思想发展和思想文化深刻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书籍造就了这位世纪的文化伟人,伴随了他的一生,“书与生命相伴”,这一概括鲁迅而言是再适合不过了。广泛涉猎,无所不读是鲁迅读书生涯的鲜明特点。有人形容鲁迅的全部著作,是中国近代的百科全书,斯言甚是。他从幼年开始,一面从正统的教育中,获得中国古代经典的训练,打下了关于中国文化知识的基础,一面还不拘于正统经典的学习范围,从古代文人的杂览、野史、笔记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与思想素材,为自己开拓了吸取知识和思想文化营养的博翰书籍空间。青年时代的他,有机会东渡日本,在异国感受到西方近代思想,并投身在西方近代学海中,吸收了有用的知识和思想,哲学、文学、历史、政治书籍他无所不窥;广博充盈的知识,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汇,使他的知识意蕴深广与丰富,无所不包,这一切是鲁迅一生博览群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张宾 《新闻三昧》2005,(9):9-11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人类和所有生命共有的家园。可可西里生态和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他们的爱心奉献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相似文献   

11.
约翰·费斯克是文化研究的重要人物,他提出了积极乐观的大众文化思想,引起人们的广泛争论,其中不乏误读。本文试图对这一思想作一述评,从下面三个方面说明费斯克这一思想的逻辑:大众文化只能存在于体制之中、宰制与反宰制同在的大众文化、“两种经济理论”——大众的创造空间,以期纠正误读,并为费斯克的理论作一简单辩护。  相似文献   

12.
阅读速递     
《出版参考》2014,(8):54-56
《瓦尔登湖的反光:梭罗日记》 [美]亨利·戴维·梭罗著 朱子仪译 金城出版社定价:58.OO元 2014年6月 作为爱默生的学生、美国“自然文学的先驱”,梭罗青出于蓝,他的日记被爱默生称为“储蓄所”,而他为世人所熟知的《瓦尔登湖》正是从他的“储蓄所”里零存整取了全部素材.《梭罗日记》是梭罗生命的储蓄所,他的文学生命因此而不朽。  相似文献   

13.
论中学西渐中的陈季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闽人陈季同以法文撰著的作品在欧洲影响巨大,他是中国以西文写作介绍中国文化到西方去的第一人。陈季同在作品中表现出的“矫枉”心态、对话意识以及世界文学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启发甚大。  相似文献   

14.
尤彦荣 《青年记者》2017,(20):109-110
马星野一生致力于新闻采编、报纸经营、通讯社经营管理与新闻教育活动,并在这些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思想.他成长于五四时期,后赴美国留学,接受西方新闻思想,回国后从事宣传工作.在这位杰出的新闻从业者身上,中国传统与西方烙印同在,时代背景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凸显.本文探讨马星野新闻活动中的矛盾与冲突,并对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本书是冯骥才的随笔集。作者以他的画室为发散点,纪事状人、谈古论今、抉奥阐幽,记述自身的艺术生涯和精神生命,披露灵魂的奥秘。内容丰富厚重,文字严谨真诚,既有情趣,更富情怀,直抒胸臆中兼有关于文学艺术的真知灼见,字字珠玑。“文学、绘画与我相伴了半个世纪,这两样已成了我的生命方式。从我的生活,到精神、情感乃至感觉,无不带着文学与绘画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我决不投降,决不让步,也决不甘心让我的生命的另一部分不留丝毫痕迹地完全葬送在267号牢房里。所以我在这里从死神那里窃取来的时间里,写着这些捷克文学扎记。”这是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尤利乌斯·伏契克,身陷囹圄,在德国法西斯屠刀随时可能落在颈项上的时刻,写给他亲爱的妻子古丝妲·伏契克娃最后一封信上的话。此处听说的“捷克文学扎记”,是指伏契克用生命和鲜血与下的他的最辉煌的报告文学《绞索套在脖子时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它是英勇无畏斗争的体现,是揭露法西斯匪徒罪恶的铁证,其深刻的思想和磅礴的气势至今仍教育和激励着人们为全世界人民美好的未来而斗争!  相似文献   

17.
卞之琳先生是新中国举足轻重的文学翻译家。本文梳理了卞之琳的文学翻译成就,以及他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文学翻译思想,阐释了其为新中国英国诗歌汉译和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文娜 《兰台世界》2012,(25):32-33
傅雷(1908.4.7—1966.9.3),字怒安,上海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和艺术鉴赏家。傅雷学贯中西,擅长领域横跨翻译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在翻译方面,他以译著欧洲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著称,多达500多万字的《傅雷译文集》是他毕生翻译心血的结晶。在文学方面,他的文学评论深入浅出,特别是他对张爱玲著作的系统评论堪称文学评论界的典范;还有极具文学鉴赏价值的傅雷书信集《傅雷家书》也全面展现了傅雷高超的文学造诣。在艺术方面,他的文艺评论、绘画评议和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19.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女儿。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口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封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们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来。让你们在…  相似文献   

20.
雨夜静读     
梁征 《湖北档案》2013,(8):37-37
我一直把读书当作是赶赴一场心灵的约会,一种灵魂的倾听与交流。这样的约会最佳在晚上。清新湿润的晚风让人沉醉,没有了白天的纷扰,我尽可放开身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体味生命的美好。这时,与我生命同在的,就是支持我人生的这些书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