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从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现象的表现入手,分析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危害,查找大学生沉溺网络的现状、特点及对大学生造成影响生理、心理、行为、情感的主要表现,提出了防范和应对大学生网络沉溺的建议性对策,有效避免网络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拟运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工具对大学生的抗逆力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大学生总体抗逆力的发展水平及状况,进而,针对大学生总体抗逆力发展水平及状况提出加强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措施,即:在大学生、家长、教师中广泛开展抗逆力学习;对抗逆力较弱的大学生积极开办抗逆力相关小组;对抗逆力很低的大学生需要重构其个体精神、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沉溺,是伴随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已经显现出社会问题的“症侯”.首先从网络沉溺的具体内涵出发,对大学生网络沉溺从伦理学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大学生网络沉溺的建议和对策,以有利于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文明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而言,道德教育既是完善自我、奉献社会的现实需要,又是战胜自我、正视困难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弱势群体道德教育的思考与研究。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道德教育要遵循发现优势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个性化原则。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激发抗逆力教育、激发责任感教育和诚实守信教育。  相似文献   

5.
田国秀  曾静 《中国德育》2012,(13):33-36
基于抗逆力理论,对网络成瘾进行意义解读和重新定义;结合案例,分析抗逆力的外部支持、内在保护以及效能等三个要素在网络成瘾中的建构过程,运用抗逆力方法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以期实现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抗逆力是指个体在逆境中排除干扰保持自身良好发展的能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大学生带来现实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冲击,培养大学生的抗逆力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缓解高校心理援助资源紧张的压力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大学生抗逆力带来的影响调研,从环境和个体两大层面提出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望龙 《文教资料》2011,(14):234-235
大学生沉溺网络不但给其自身发展带了诸多负面影响,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大学生的个人因素、学校因素、社会环境和网络自身特点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高职院校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抗逆力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所高校的320名职业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1)在性别变量上,男生的抗逆力水平高于女生;(2)抗逆力与积极的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3)应激性生活事件通过积极...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对网络负面使用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高校大学生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以及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而对网络的不当使用,使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网络沉溺,对其学习和生活以及思想观念、心理情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中小学生抗逆力实验研究显示,大部分中小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抗逆力。但有2%的学生抗逆力水平较低,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以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有39%的抗逆力中等程度学生还存在较大的抗逆力提升空间。对于抗逆力某一个因子有效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一种由于网络依赖而导致的心理疾病。鉴于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紧迫性以及危害的严重性,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有效应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应树立"三维"应对目标,构筑"四维八方"预防体系,同时诉诸操作性定义甄别大学生是否网络成瘾。对于业已成瘾的大学生,采用奖惩强化法与规避奖励法戒除其网瘾。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杨文娇等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卷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6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验。测验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性别差异,网络成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大。结论: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网络成瘾倾向者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大学生由于沉迷于网络而造成的家庭、学业、工作以及身心健康等问题的困扰日益严重,网络成瘾己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出发,并试图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探讨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以期能够帮助及预防大学生网路成瘾的想象出现。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虚拟性和信息的丰富性可以让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精神世界脱离现实,造成学生道德意识的弱我约束力的降低和自由意识的泛滥,如自我封闭,人际关系淡化,道德情感冷漠等.因此,一方面要提倡加强网络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监管体系的建设,如:提出全面的网络道德规范要求;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控系统和惩罚机制;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法考查澳门1208名年龄由10岁至21岁在校中小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及其与对他人信赖感、主观幸福感、社会疏离感、内外向四个方面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1)网络依赖程度存在性别及年级差异,男性的网络依赖程度显著高于女性,初一学生的严重与轻度网络依赖比例最高。(2)网络依赖组在网络聊天、打游戏、影视音乐、下载及浏览成人网站这五项网络使用行为上所花的时间显著高于无依赖组。(3)网络依赖组与无网络依赖组在对他人信赖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及社会疏离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分析当前青少年学生网瘾的成因,并针对社会、家庭和学校提出具体可行的行为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网络行为调查分析表明:上网已经成为了体育专业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及交流;男生上网时间明显多于女生;网络成瘾的学生占据一定比例,已影响到了学习和身心健康.建议强化网络道德建设,发挥网络文化的科学性;注重引导,加强管理,正确运用网络资源;提高上网的自控能力,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内容偏好及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上网行为调查问卷及网络成瘾筛查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上海某中学15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154人中有24人存在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5.6%;(2)中学生在网络依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中学生在网络内容偏好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4)与网络使用正常学生比较,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应对和社交回避;(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上网时间、消极应对、游戏偏好、聊天偏好、社交回避对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复原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间的中介效应。随机抽取6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一般健康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以及大学生复原力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负相关;复原力与领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复原力存在显著负相关;复原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