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民族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了探索民族地区学校场域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利用西南民族地区初中教师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多层线性模型,探究教师层级、学校层级以及跨层级作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层级中,专业认同、决策参与和实践习性对专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校层级中,社会认同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学校氛围和制度规则存在负向影响;教师层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会受到学校层级的跨层次调节效果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学校课程领导的含义与构成。1.学校课程领导的含义。学校课程领导是指学校层级的课程领导,具体是指在学校层级中,通过提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条件,提升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动机和能力,促进学校课程发展、教师专  相似文献   

3.
对某市206所初中学校49561名应届毕业生的英语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不同地区和学校英语教学与学习水平的差距.两种聚类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最高水平层级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全面发展,最低水平层级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整体低下,中间层级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制度是人才资源开发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在山东省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跨越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系统培养理念角度剖析山东省的人才培养制度,发现存在各级学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层级衔接不畅、封闭的学校教育使人才培养方向与实践相脱节、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人才培养沟通机制不力等问题。解决山东省人才培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需加强各级学校之间人才培养层级的衔接;教学、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5.
层级管理是学校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建立和健全层级管理体系,是实现小学科学管理,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正常运转轨道的关键。本文围绕小学层级管理实践中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较早,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里,学校心理服务体系分为学校辅导、学校心理学、学校咨询三个层级,每个层级有各自明确的服务人群、服务内容和专业组织,而我国的学校心理服务体系不够清晰,缺少学校心理咨询员与学校心理学家的划分,心理咨询也常与心理辅导相混淆,因此,需要明确目标,分出层次,通过政府立法完善各个层级的服务定位,同时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建立健全中国学校心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1 .调整教材内容顺序 ,加强认知结构的层级性智慧技能的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中心任务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加涅认为 ,智慧技能主要涉及概念和规则的掌握与运用 ,它由简单到复杂构成一个阶梯式的层级关系 :概念 (需要以辨别为先决条件 )→规则 (需要以概念为先决条件 )→高级规则 (需要以规则为先决条件 ) .因此 ,对于中学数学的每个单元 ,学生应该按照加涅关于智慧技能由简单到复杂构成的这个层级关系去学习 ,以便按照这个层级关系把所学的知识组织到大脑当中 ,形成具有良好层级性的认知结构 .据此 ,笔者在“排列、组合”单元的教学中 ,将教材内…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普遍采取的管理办法是校长负责制下的科层制管理体系。依据科层制管理的要求,学校一般都设有以"官方正式文件规定的有一定的成员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正式群体组织",如学校的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不同的管理层级。这些部门和层级构成了学校组织实体中的正  相似文献   

9.
名校的生长是一种自觉的生长。 自觉生长意味着对于自身内外诸因素的融通,对于自身发展变化的感知、体察、清醒和激励。 1.名校生长的观念自觉。学校因基本任务使命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类别与层级。同一层级的学校,具有相同的性质与任务;相同层级的学校,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拥有更大的课程权力,同时也要负起课程品质的责任。"学校本位课程评价"是一种"以学校层级为主"的课程评价。认为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制度是普通高中学校能够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实现学校课程发展愿景的根本保障,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学校课程评价实践中的缺失,提出完善学校本位课程评价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开发 《贵州教育》2008,(12):13-14
<正>一、推行年级组长负责制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亮点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严重的两个"两张皮"现象:教育与教学"两张皮",教育教学与科研"两张皮";二是信息传达的多层级,绝大多数学校,信息的沟通和指令的传达一般都要经过校长——副校长(有的还有校长助理层级)——主任——副主任——班主任(教师)等层级,这种多层级的信息传输状况带来了学校管理中的决策、指挥、调控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名校的生长是一种自觉的生长。自觉生长意味着对于自身内外诸因素的融通,对于自身发展变化的感知、体察、清醒和激励。1.名校生长的观念自觉。学校因基本任务使命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类别与层级。同一层级的学校,具有相同的性质与任务;相同层级的学校,具有不同状态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人本管理思想开始被广泛运用至管理工作中。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人本思想的受众面为广大学生。在人本思想贯彻落实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需实现"以生为本",管理工作需覆盖学生发展的每一个层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校长对学校的管理作用最终落实到学校的部门管理和具体任务上。无论学校的大小 ,其内部管理按职划分 ,必须形成一个层级结构 ,校长位于这个结构的最高层。层级组织结构的本质是组织内部职、责、权分配系统。一般来说 ,校长并不是所有职能活动的实施者 ,而是站在这个层级结构的最高点 ,俯视整个管理系统的进行 ,起着指挥作用。而这种指挥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以下几个因素。1、校长要让层级组织结构中的每一个角色职、责、权到位 ,创造充分的条件 ,使每个学校管理者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各用其权。这样 ,校长则可以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摆脱来 ,思…  相似文献   

15.
康瑜 《高教探索》2008,(2):9-12
对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研究已成为热点议题,但对于某一具体国别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结构进行历史性考察仍显不足。本文从组织层级的视角考察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对学校层级和院系层级的主要构成要素加以考察,作者认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学校层级和院系层级历经了萌芽、形成、复杂化三个阶段,形成了加强科层行政管理和保障学术发展的组织环境。  相似文献   

16.
“委托-代理”理论已成为现代企业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治理的重要逻辑起点.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现有的“委托-代理”关系呈现为一种复杂的多层级“委托-代理”关系样态,在学校变革情境中,这种复杂的多层级“委托-代理”关系很容易产生各种制约学校变革绩效的问题,如机会主义行为、败德行为和寻租行为等.基于此,学校变革权“委托-代理”关系的再设计,即构建两层级、多主体的学校变革权“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发挥监督-激励机制的制衡作用,成为当前提高学校组织变革绩效的重要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推进教研组的专业化建设,之于学校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教研组是学校最基层的教学与教研管理单位。在学校管理中,我们要面对许多不同层级的"管理单位",如党支部、工会、团委、各处室等。在这些不同层级的管理单位中,教研组处在管理的最基层。但,这个最基层的单位却是最重要的管理单位。学校的很多核心工作,如集体备课、课题研究、课程改革、听课评课、学科教学的推进、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就学校管理层级结构来说,如果说校长是决策层,中层是执行层,那么,班主任就是操作层,学校多半决策的最终实现要靠班主任来完成。因此,班主任以怎样的状态进入其角色,理应为学校管理者关注。我认为,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学校和当地社区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只有这样,综合实践活动才能显示出成效与活力,才能体现出学校的个性.我校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立足于课程资源本土化、课程规划系列化、课程管理层级化,凸现校本活动特色.  相似文献   

20.
学校管理是提高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其中实施层级管理是最基本的措施之一。层级管理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明确各职位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在学校内部实现统一管理。学校是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由不同的岗位人员所组成,形成了一个纵向的层次结构,如校长、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各职能部门主任、年级组长、科组长、班主任、科任、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