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于我国31个省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tobit模型和门限回归,研究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识别区域技术创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及门限作用.研究表明,就全国和东部地区而言,老龄化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区域技术创新在老龄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中表现出双门限效应,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中表现出单一门限特征.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区域技术创新在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两化"的影响中均表现出单一门限特征,且只有当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老龄化才会显著促进产业结构"两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区位熵指数测算与分析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金融人才集聚效应和资本集聚效应,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的个体固定效应,分别以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因变量,以区位熵计算出来的金融人才集聚效应和资本集聚效应为核心解释变量,并引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干预这3个控制变量,实证检验了2003—2015年期间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金融集聚对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及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高级化模型中,金融人才集聚对该地区产业高级化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资本集聚对产业高级化却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产业合理化模型中,金融人才集聚对产业合理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资本集聚对产业合理化有显著阻碍作用。而3个控制变量中,除了政府干预,其余2个控制变量均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最后总结结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常态下技术创新正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引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路径,识别其内在演化机理和规律关系到经济增长动力的长久转化。本文基于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非农化和高级化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省际之间产业结构非农化、高级化水平差距较大,区域不均衡现象突出;(2)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非农化存在显著促进作用;(3)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显著积极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既有关于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经验研究,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性,从而会导致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在定量测度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变迁基础上,将旅游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实证考察,以拓展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以泰尔指数反向度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失衡效应";(2)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产业结构欠缺合理化抑制了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可正向调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本文认为,政府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除应着重强调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还需高度关注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为发挥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正向调节作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三方面考察市场一体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影响和空间效应,并检验科技创新在市场一体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过程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市场一体化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且这种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市场一体化提升本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水平,但对相邻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产生抑制作用,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仍局限于本地;(3)科技创新在市场一体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生态化路径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无中介作用。据此,本文认为加速市场一体化进程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产业智能化最显著的特征是降低企业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但随着“机器替人”现象不断深化,大量低技能和重复性劳动力会被替代,对高技能和创造性劳动力的需求提升,导致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产业间重新配置,影响产业结构。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地区产业智能化指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指数,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估计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分析高低技能劳动力和男女比例等劳动力结构因素的调节作用,并分析地区异质性的不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产业智能化整体上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为负;(2)劳动力结构作用于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高低技能劳动力比例的提高和男女比例的下降会促进产业智能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正向作用,并缓解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负向影响;(3)产业智能化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地域差异,产业智能化对东、中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显著,但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明显,并且劳动力结构调节作用强度不同。本文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也为科学评价产业智能化效果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个人云存储拥有广泛用户群体,为揭示用户特征对其使用个人云存储感知和意愿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将用户特征视为控制变量,将用户使用感知和意愿作为因变量,分析用户特征对个人云存储使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使用感知和意愿影响较多的因素依次是个人云存储使用频次、个人云存储使用年限、个人云存储使用情境和用户是否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其中个人云存储使用频次对所有因变量都有显著影响;而人口统计学特征总体来说影响不大,其中年龄和职业对所有的因变量影响都不显著。在因变量中,受个体特征影响最大的变量是感知易用性,分别受到性别、是否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个人云存储使用年限、频次和情景的影响,其次受用户特征影响的因变量是感知有用性、感知信任和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9,(7):139-144
通过对2009~2015年"泛珠三角"116个地级市政府城投债务面板数据开展实证研究,从官员特征的视角,分析市委书记和市长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研究表明:市委书记的个人特征、教育背景均对政府"城投债"的扩张有显著影响,且市委书记和市长的个性特征对"城投债"规模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此外,地级市官员的工作经历、工作背景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无显著相关性,是否在本地晋升则显著相关。优化官员年龄结构与官员搭配,将有助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  相似文献   

9.
科技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本文首先对科技服务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展开理论分析,再通过测算各地区科技服务效率,检验科技服务效率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研究发现: 科技服务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东部地区的科技服务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则略高于西部地区;科技服务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科技研发和扩散服务均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配置,但只有科技扩散服务能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研发服务对其没有影响;科技服务效率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空间外溢作用,这种空间外溢主要促进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发展和管理逐步由中央集权向地方分权化的典型事实,利用2009—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准确度量金融分权和地方官员激励程度的基础上,从地方官员激励的视角考察了中国式金融分权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式金融分权和地方官员激励均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增长;在金融分权程度越高的地区,地方官员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效应越显著,即金融分权通过强化地方官员激励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在不同特征企业中,中国式金融分权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未来进一步合理化金融分权、完善官员激励机制并着力提升企业实力,对于规避金融分权对创新投入的抑制效应、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Veneer L 《Endeavour》2006,30(2):76-80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geology was a new but rapidly growing science, in the provinces and among the gentlemen scientists of London, Oxford and Cambridge. Industry, particularly mining, often motivated local practical geologis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nals and railways exposed the strata for all to see. The most notable of the early practical men of geology was the mineral surveyor William Smith; his geological map of England and Wales, published in 1815, was the first of its kind. He was not alone. The contributions of professional men, and the provincial societies with which they were connected, are sometimes underestimated in the history of geology.  相似文献   

12.
张琳 《情报杂志》1998,17(4):47-48,50
阐述了省级党校开发利用省情信息资源的必要性、优势及开发重点,并提出开发利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赋予省级政府必要的权力,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合理分权基础上的两级调控体系,相对中央政府调控而言,省级政府在调控地位,手段,环境,运作,功能及目标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创新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管理水平,本文根据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定位和特点,讨论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方向、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评估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省级政府信息门户建设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信息门户是直接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服务的一个平台,也是政府优化和整合业务流程的一个平台,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对我国省级政府信息门户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政府信息门户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影响我国政府信息门户建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国内科技信息服务的现在问题与现代信息服务特点出发,探索信息服务体系改革宜遵循的原则及其目标,据此提出省域范围内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新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机制。认为,对信息服务而言,体系改革不应仅有结构调整意义,还应成为系统建造,并据此论及体系改革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省际能耗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华义 《资源科学》2011,33(7):1353-1365
过去文献对于中国能耗强度的探讨大都基于宏观角度,缺乏对中国地区能耗强度地区差异和空间关联性的分析。本文首先利用空间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中国地区能耗强度的分布,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能耗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呈现东、西部分块集聚的特征;其次,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区域能耗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和科技投入对能耗强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重工业比重和能源丰裕程度对能耗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回归系数不显著;最后,对中国地区能耗强度的空间溢出和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东、西部间有明显的溢出效应,控制空间效应后仍呈β收敛趋势,且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和科技投入的改善有利于地区能耗强度的收敛。并在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降低中国能耗强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查新工作的重要性、工作性质及作用角度出发,阐述了吉林省查新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提高查新工作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进 《科技广场》2011,(6):145-147
本文依托2010及2009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来定量地测定与评价省级银行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结合核心竞争力的对比分析较好地展示了竞争态势,为各行的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省级区域传播形象的统计测度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传播形象是指在传媒世界中某一区域呈现出的客观形象.具体到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其传播形象测度有利于各省级区域更好地了解自己借助于媒体在公众面前呈现的形象态势.本文从省级区域所辖的所有城市的新闻报道入手.构建了省级区域传播形象的一套特殊的测度指标,并基于城市形象媒体监测系统产生的2008年全年的数据,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传播形象进行了统计测度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