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英语写作是衡量学生综合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因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指导写作教学的理论中,模因论成为揭示写作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复制、传播的过程.以模因论作为理论框架,从套用、替换、模仿和移置等四种模因复制与传播方式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写作是外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本文试图将模因论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探讨在模因论的指导下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并强调背诵、仿写以及正确英语思维对英语写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兴理论。语言模因论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对语言模因传播途径和方式的研究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依托,构建了大学英语模因教学模式,并对语言模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写作能力是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最终表现形式,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瓶颈。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模因,人们学习语言的过程可理解为模因的不断模仿、复制和传播过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验证模因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以模因理论为指导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学生读写能力并不容乐观。近年来关于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但阅读和写作并没有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阐述在模因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可行性,以及模因论对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利用模因理论作为基本理论根据,运用模因的生命周期以及语言模因的复制、传输特性,建立出模因式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式。将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环节具体分成写作前期、写作中期以及写作末期这三个阶段,并且对应地建立起英语写作模因库,以此来促进大学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语言模因论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其中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两种复制和传播方式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依托,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的要求及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背诵与仿写,提高其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利用模因理论作为基本理论根据,运用模因的生命周期以及语言模因的复制、传输特性,建立出模因式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式。将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环节具体分成写作前期、写作中期以及写作末期这三个阶段,并且对应地建立起英语写作模因库,以此来促进大学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为改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套用、替换、模仿等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写作。模因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对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介绍模因论相关理论及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目标,分析了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并总结具体实践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利用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结合《新编大学英语》教程,探讨了模因论启示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并着重分析了"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语言模因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语言模因,认为这些模因的表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2.
符祝芹 《高教论坛》2009,(12):69-72
语言模因论对语言习得、语言使用、语言现象和规律提供了很好的诠释,从而给我们的语言教学提出新的思路.笔者结合阅读课教学,把语言模因论的原理贯穿于大学英语写作训练中,探讨语言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实践证明语言模因(基因型&表现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艳  许丽云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67-68,71
英语写作是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比较薄弱的一项,针对这种状况,探讨了"模因论"启发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并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合成空间理论"的典型模型——"四空间模型理论"来分析模因写作教学,重新认识背诵、仿写和联想等一些传统方法对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将模因论运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了“背诵—仿写—创新”的教学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因论的“背诵—仿写—创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有助于改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写作习惯以及对英语学习和写作的态度,能有效提高其英语写作能力及整体英语水平,因此,是一种有效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英语写作是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比较薄弱的一项,而新课标对高中英语写作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针对此现状,本文引介模因论,了解模因现象及其特点,并重点探讨了模因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英语写作是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比较薄弱的一项,针对此现状,这里探讨了模因论启发下的英语写作教学,重新认识背诵、仿写和联想等一些传统方法对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根据模因论的观点,通过复制、模仿、创新等方式,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为英语写作的教学提供新的学习思路。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将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从而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模式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模因论认为语言的发展基于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这一理论为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探讨了"基因型"和"表现型"语言模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上的应用,指出这些模因表现形式可以指导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语言文化传递单位,它的核心是模仿。将模因论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模因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即背诵、模仿等传统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20.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有助于研究语言起源和语言运用,也为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作者从语言模因的两种类型即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的角度,对随机搜集的44篇大学英语四六级范文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四六级写作在模因论下的写作特点和规律,得出模因论对写作教学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