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的体育课课程标准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那么,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呢?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必须去服从。体育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小学体育教学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成为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努力探索的新课题。体育需要强调学生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从情境教学入手。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和原动力。在体育教学中,不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是教学手段的选用,都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活动中。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王极 《考试周刊》2007,(48):110-111
高职学生运动项目的选择会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运动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体育教师的专长、教学水平和教学风度等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及不同项目的选择。因此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并根据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积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进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技能的掌握大多在学生时代。要想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习惯。就要首先解决好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事物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基础是先决条件,只有基础的坚实才能够提到发展和提高。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在体育教学中,基本的教学内容中的运动技能教学却越来越少了,然而运动技能的匮乏是直接导致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兴趣的原因,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体育锻炼能力;改革无实质内容的教学习惯,回归到以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发展的基础,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运动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好体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翁锋军 《考试周刊》2013,(18):111-112
学生的身体素质依赖于青少年时期的培养,尤其是刚刚踏入学校的低年级,在这个时期如何正确培养学生的行为动作和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关键。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9.
一、学生兴趣差异性是体育选修课的开设前提。根据学生的运动爱好和兴趣开设体育选修课.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有目的和方向地参与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师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与学习,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体育教学的手段和目的.中职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掌握科学的体育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好健康的身体基础.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这是摆在每个体育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心理学家郑日昌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明确指出:"人是身与心的统一体,身是‘硬件’,心是‘软件’,好比‘人’的撇与捺,二者缺一不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锻炼体育技能,强健学生的身体,还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丰富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能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满足其心理需求,使学生在身心方面得到健康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显然无法使学生得到身心的发展,此时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情境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梁玲 《学周刊C版》2014,(8):126-126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指出:我们学校阶段的体育教育应为学生打好体育锻炼的基础.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能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在实际的小学体育锻炼中.我们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为保证体育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就需要我们运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小学生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身体素质、个人爱好、力量、速速、耐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独到之处?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的品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排除焦虑情绪、建立体育锻炼兴趣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前提。运动兴趣是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前提,如果学生对体育活动无兴趣或兴趣不高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5.
曾琪智 《成才之路》2012,(18):95-95
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就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精心安排和选择教学的内容,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点评和总结。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该去关注学生的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进行各项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师范院校作为主要培养各类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如果能有效利用体育教学过程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无疑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根据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为其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把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运动技能对于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而言格外重要,以往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形式过于单一化,也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现阶段,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在教学中更应以兴趣作为激发点,以实践探究为目的,对学生运动技能进行重点教学。当然,培养运动技能需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意识和思维模式;在运动中注意对个人身体的保护,掌握基本的技能水平,高效完成体育锻炼过程。如此,必将能够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达到现代化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该文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以及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着手分析应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等方面,简单论述了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参与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陆旋进 《中学文科》2009,(11):140-14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其固有的身体素质有关外,还与其对体育的兴趣有关.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使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能奠定学生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和习惯.  相似文献   

20.
<正>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应从"娃娃抓起",从学校的体育课抓起,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早操、体育课、下午课外活动,是小学采用的最主要的体育锻炼组织形式。但许多班级流于形式,没有收到实效。体育活动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让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学校的体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的现象。学生的体育锻炼除了学校的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