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培养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上海市甘泉中学张炼老师高中美术欣赏课纪实邹荣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张炼老师认为,开设高中美术欣赏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她的教学思想,从“美术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2.
美术作业评价是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重点,是调整、促进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变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美术作业评价时,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快乐发展、主动发展、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实践重点.聚焦现实小学美术课堂的作业评价,问题多多,导致学生畏难情绪上升,作业完成率低下.有的教师不管学生的作业是否完成,继续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进行教学;有的教师对于学生完成的作业不评价或者只给一个简单等第;有的教师总是以自己为参照物进行评价,或过于注重“术”,或过于注重完整、完美,或把美术课上成“思想教育”课.  相似文献   

3.
美术欣赏是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违背美术欣赏教学规律的地方。 问题一:“满堂灌式”的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课始,师出示欣赏作品后,开始从头至尾作细致、详尽的讲解。有的学生“静静”地听,有的学生哈欠连天。老师讲得很累,学生毫无反应。  相似文献   

4.
柳志红 《山东教育》2004,(15):38-38
女儿从小就喜欢画画,家里的墙上贴满了她的画,其中绝大部分是她参加美术兴趣班的作品。虽然她画得不错,线条也比较流畅,而且往往都有自己的创意,可是左看右看总有些不对劲。原因很简单,女儿的每幅作品正面几乎都被老师用红笔批上了醒目的成绩,有的是五颗星,有的是星加红旗等符号。女儿几乎每次在描述画面内容之后,都要骄傲地总结一下:“老师给我打了五颗星。”她把星当成了作品的一部分,这和小学生、中学生将分数看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的学生美术作业,不少老师只在上面草草打分了事,为什么他80分我就70分?学生一概不知,老师也不作解释。这样美术课不就成了学生先画然后交老师打分的固定程序吗?教法没有创新,评价也无改革,学生对美术逐渐失去了兴趣,美术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吗?其实作业批阅的方法,也能直接激发学生学知识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就大胆创新,创出了有自己特色且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方式,把我的美术课堂装点得五彩缤纷。“生评 师评”批改式:要求每次作业时必须留出评价区,首先给自己的作业打个分或五角星亦可,但必须用放大镜式眼光去看待、欣赏自己作品,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6.
认真批改学生的美术作业,是美术教学中不可忽观的重要环节。认真批改作业,可使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点,提高学习质量。同时,通过批改学生作业,也能及时发现教师在授课中的缺陷,以利改进教学方法。我在教学实践中,对美术作业的批改,采用了“五点法”,即面批、轮改、记录、评讲、展览。一、面批当面批改学生作业,使学生能直接了解自已的优缺点,教师面批面改,学生能知道如何改正自己作业中的毛病。如果教师只给打个分数,或只写个“优  相似文献   

7.
作业评价在教育教学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美术作业是检验教学结果的直接因素。长期以来,一些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按照教学要求用模仿的方式被动学习,教师对于学生作业仅仅依靠“像”与“不像”或“对”与“错”来进行评价。这种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从表面上看能显示教师的技术水平,也能使作业水平整齐,达到一种标准,然而却压抑了学生的发展。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对画画乃至其它学习都是不利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作业批改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热情,给他们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孙红霞 《河北教育》2006,(12):33-33
“老师想不到平时不爱画画的你会画得这么好,说明你绘画功底不错,我多么想每次作业都能够欣赏到你的画啊!”这是我写给一位经常不愿意交美术作业的学生的评语。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却给这孩子莫大的鼓舞,连续几次,不但作业按时完成,质量也相当高。这种让美术作业本会“说话”的方法,我认为有三个好处,一是改变了传统作业批改中一个大勾加等级的简单做法,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一直在关注他,关心他。二是丰富了作业的内涵,使作业的过程变单纯的巩固知识为知识与品德并重的过程。三是避免了学生面对老师的尴尬场景。那么,如何让作业本更好地会“说话”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9.
作为承担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学生迟交作业、抄袭作业和缺交作业的现象。过去,面对学生迟交作业、缺交作业和抄袭作业,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多采取的是简单、粗暴的做法:质问学生原因,留下来补做、罚做,甚至通知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有时,还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判定其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没好好听讲……这些简单、粗暴的做法带给我们老师的往往是师生关系紧张,态度对立,矛盾激化;学生反感老师,对历史学科学习产生厌恶和抵制;老师“先人为主”,认为学生不爱历史课、不爱历史学科;很少从自身找原因——布置的作业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与发展,是否考虑到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使教学双方能获得一个有效的尝试、反馈。  相似文献   

10.
正值而立之年的蒋萌老师,是桂林市凤集小学的美术老师。她在桂林市教育界算小有名气了,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优秀艺术老师,是市青年优秀科技人才。去年桂林市评选教坛标兵,她是榜上有名的唯一的小学教师。她爱生如子、努力进修的事迹,一直为师生们所传诵和赞扬。  “爱护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我要用爱去拨动每个学生的心灵之弦,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蒋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冬天有的学生穿得单薄,她就拿自己手织的背心给他穿;有的学生没钱买文具,她就用自己的钱给他买文具;遇到雷雨天,有的同学没带雨伞回不了家,她就…  相似文献   

11.
孩子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成立了数学兴趣小组,选考试成绩在班级前五名的学生参加,而我的女儿没有这个资格。女儿不服气,很不高兴。过了一段日子,有的被选上的学生不愿意学想退下来,小组缺员,数学老师决定不再有分数限制,可以随便报名参加,不过,先要在数学班上当旁听生,考试通过了才可以成为正式的小组成员。听到这一消息,女儿找到了那位数学老师,说她也想参加,老师犹豫了一会儿,说那你明天就来吧,不过每周要通过考试把末尾的几名淘汰掉,最后全校只有十个同学参加全国一年一度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临走时这个老师还追问了一句:“你行吗?”…  相似文献   

12.
“有效”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价值追求。余文森教授指出,“有效教学意味着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美术作业是对美术课堂所学新知的巩固和拓展,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美术技法以及表现形式与内容的观察、认知、思考所得的显性呈现,是检验美术课堂“教”与“学”有效与否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这里所说的“不同潜质”是指不同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时的元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即其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其在美术作业时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里强调差异正是承认学生是独特的人。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美术课堂作业要体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与尊重,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性,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精心设计适合每一位学生需求的作业,提升美术练习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我还真没见过这样“乱”的办公室,这样另类的老师!现在领教了,简直是不可思议、匪夷所思。根据我多年的研究考察发现,老师能在学生面前“袒露隐私”的十分罕见。但是,在我们初三年级的教师办公室里,就有这种人类!别看咱语文老师平时挺平易近人的,一副淑女娇柔的模样,可是,她也有疯狂的一面!死党因没交作业被老师请进办公室,坐在里面补作业,说实话,那感觉并不好受。别的同学正上着自习课,惟独她在“乱室”中心惊肉跳。不知道是哪位男老师在离开办公室时对咱语文老师——小玲姐说Bye-bye,惹得六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愤然…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新生代”教师的展示课,许多老师都安排有学生活动的教学环节,但我发现,有的课堂活动教学有声有色,使课堂焕发出迷人的魅力,使学生有所感悟与发展,而有的课堂活动教学黯然失色,有形而无神。那么,怎样才能使活动教学展现迷人的魅力,构建活力课堂呢?笔者结合我省“新生代”教师教学展示片断,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作业中都错用“末”和“未”。我采用让学生多次读、写的方法来使他们牢记,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他们当时是记住了,但下一次的作业中又分不清了。我决定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区别这两个字。在一节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末”和“未”,接着说:“同学们,这对双胞胎长得太像了,我总是分不清它们,下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帮老师辨别一下它们。”这下课堂可热闹极了,学生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小声讨论,有的指手画脚。终于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是这样记的:‘周末短,未来长’。”我请他解释。“老师,‘末’下面一横短,我就…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怎样才算真正的爱?有的父母每天逼着孩子学习.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使他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过幸福的生活。可是孩子不理解,他需要的是现在生活的幸福。有的老师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作业,说是“为你好,将来能考上好的学校”。有的老师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就动手打学生,受到批评还觉得很委屈,  相似文献   

17.
作业是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每个教师对作业总是精心设计和布置 ,但有时收效甚微。有的学生面对老师的作业 ,漠然处之 ,有的厌恶反感 ,有的马马虎虎 ,有的索性不做 ,全然不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究其原因 ,学生的作业一直是由老师设计、布置的 ,学生只要认认真真地去完成 ,老师就心满意足了。而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不敢提出异议 ,也不想提出问题 ,就像一只只嗷嗷待哺的小鸟等待着妈妈找来虫子喂饱它。长此以往 ,又怎么能不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呢?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得好 :“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优秀的成绩 ,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18.
当前美术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美术课开始的讲授部分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对每一课结尾的精心设计。即使有的老师能在课的结尾作些总结,也仅是停留在对本课内容的总结评价上,有些形式主义,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美术教学大纲规定,通过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注意体现出培养目标。每一课结尾的五分钟是向学生反馈信息的黄金时间,因此要明确目标,精心设计好每一课的结尾。  相似文献   

19.
学生打的“小报告”,老师首先应该重视。因为“小报告”可能涉及到“大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上街去网吧玩电子游戏或聊天。有的学生抄袭同学的作业或花钱请同学写作业.有的学生在教室或寝室偷拿别人的东西等等。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如果不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不仅会打击打“小报告”的同学给老师反映情况的积极性,而且还会使犯错误的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向着不良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其后果不言而喻。只有把学生不好的苗头、不良的倾向扼杀于摇篮中。才有利于良好学风和班风的形成,才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抽象画     
《初中生学习》2009,(12):39-39
向美术老师交作业时,一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