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进行"光的直线传播"一节的教学前,教师常会布置学生制作一款简易小孔成像演示器——在易拉罐的底端开一小口,在另一端开口处封上塑料薄膜(见图1)。该演示器的优点在于制作简单,便于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但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为了使实验明显,该实验须在暗室中进行,虽然效果较好,但因使用了大量蜡烛,导图1简易小孔成像演示器  相似文献   

2.
<正> 初中生物第一册中的“开花和传粉”一节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课堂上仅运用挂图或模型讲解,缺乏动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困难。根据这一情况,我设计制作了“植物双受精演示器”。它能演示植物双受精的过程和花的结构,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深受师生的好评,下面就该演示器予以介绍。1 演示器结构(图1)  相似文献   

3.
1提出问题 光现象中小孔能否成像?小孔成的是什么像?小孔成像,多大的孔就不能成像呢?小孔成像与小孔形状是否有关系?小孔成像为什么有时大有时小?小孔成像的特点是什么?小孔为什么能够成像?由许多小孔构成网孔能否成像?  相似文献   

4.
为了演示电与热的关系,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笔者自制了"电热气体压力温度演示器". 如图1所示,在宽口瓶的橡胶胶盖上开4个小孔,1个孔插入1根玻璃管,1个孔插入1段铝芯线,还有2个小针孔用来引出导线.瓶中装少量红水,并用导线连接1个由电阻丝做成的电阻.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静电除尘演示器”要用到高压电源或感应起电机.不仅实验效果差,而且使用不便。脉冲供电可提高电压和电晕电流,因而可以改善电除尘器的性能.粉尘穿透率可减少50%-60%。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全自动太阳能静电除尘演示器。该演示器采用一体化封装的12V脉冲礼炮高压点火器(可工作30min以上)作为高压电源,实现高效除尘,演示效果非常好。另外,采用锂电池作为电源,并用太阳能电池进行充电,既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又解决了停电不能演示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反射和折射》一课时,我设计并制作了“光的折射演示器”,取得了极佳的演示教学效果。欣喜之余,拿出自己的偶得与科学课的老师们分享。下面介绍具体的制作方法和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仪器名称: 月相模拟演示器 二、制作材料: 月相模拟演示器的制作仅用一块平面镜、一个小皮球、12号钢丝(或铁丝)约80厘米、马粪纸1/4张和少许木头。 三、制作过程: ①选用一块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2至3厘米的木头作支架底座。 ②在底座的中央处打一小孔,安上长35厘米  相似文献   

8.
一、小孔成像的实质 直线传播的光通过小孔为什么会成像?我们知道,一个发光体(或反射光的物体)可以看成由无数发光点组成。由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各发光点发出的光束经小孔射到光屏上,形成一个小光斑,即为发光点的像。如果孔足够小,各发光点在光屏上形成的光斑不会明显重叠,从而呈现出整个物体清晰的像。这便是小孔成像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可以观察窗外的景物。同学们在利用自己制作的“相机”观察景物时,是否产生这样的疑问:针孔照相机是如何成像的?所成的像有何特点?像的大小跟什么有关?针孔照相机是一种最简单而容易制作的照相机。它用一个小孔代替了透镜,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那么小孔是如何成像的呢?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AB放在一块挡板前面,板上有一个小孔,物体AB上任意一个点(如A或B)发出或反射的光,向四面八方沿直线传播,由于板…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在阳光下做小孔成像这个实验,通常学生看到的是一个圆亮点,看不出所成的像是否倒立。所以,在我多年的教学中,一直强调学生制作好小孔成像装置后,晚上回家做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11.
“面积公式演示器”的制作与效能武汉市汉南区邓家口镇中心小学陈元继(430091)小学数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学具)进行演示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钉板"的演示还显得单一...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三物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观察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现象,我们制作了一个演示器。  相似文献   

13.
托里拆利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做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 .此实验必须向细长的玻璃管中灌装水银 ,手要接触有毒物质 ,操作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 ,还容易引起水银四处溅溢 ,既损失了水银 ,又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 ,笔者对原实验演示器作了如下改进 ,效果很好 .图 1托里拆利演示器一、演示器的制作( 1 )如图 1所示 ,制作一个颈长为 90cm左右的分液漏斗 1来代替托里拆利管 .制作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下端接一段普通的托里拆利管 ,接口密封 ;( 2 )用有双孔瓶塞的广口瓶 3代替原演示器的水银槽 ,广口瓶中装入足够量的水银 ;( 3 )一孔插长颈分…  相似文献   

14.
让学生在阳光下做小孔成像这个实验,通常学生看到的是一个圆亮点,看不出所成的像是否倒立。所以,在我多年的教学中,一直强调学生制作好小孔成像装置后,晚上回家做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15.
小孔成像的实验原理及应用的了解,对于巩固与拓展初中阶段光学部分知识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对小孔成像实验的应用探究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性、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了一堂小孔成像及应用探究课。1小孔的探究1.1孔大小的探究小孔顾名思义就是孔很小,从理论上来讲,孔是越小越好,但这里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当孔小了之后,能穿过小孔的光也就很少,这样就直接影响我们观察像的亮度,也就是说,当孔越小,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所成的像就越清晰,但像也越暗。因此在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中,由学校提供部分实验器材(蜡…  相似文献   

16.
奥斯特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一个必做的实验.这个实验虽然简单,但传统方法存在诸多不便.为此,笔者制作了一个演示器,它具有取材容易,效果明显,一器两用等特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两个小演示实验兰州市七里河区教师进修学校贺雅琴中师物理课本有关光的直线传播一节中,只给了小孔成像的图示。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建议增加以下两个课堂小演示实验。演示实验1.小孔成像实验器材:蜡烛、火柴、高30厘米直径10...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化教学的蓬勃发展,投影仪已基本普及到班级。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尚无“三基色”光的复合专用演示器,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我制作了以投影仪为基础的“三基色”光的复合演示器。1演示器结构演示器结构见附图。2材料(1)透镜:凸透镜三个,直径为60mm。焦距为70mm,即  相似文献   

19.
小孔成像的疑难问题石瑞君⒇(山东省鱼台县实验中学272300)小孔成像是光直线传播的有力证据,也是大家熟知的光学现象,但是具体到小孔成像的某些理论,人们又感到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归纳了三个问题并作一分析.一、小孔成像的机制是什么?一个物体可看作是...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人教版《物理》第二册第十五章第二节安培力时,若按照课本实验演示的要求,改变电流大小和改变通电导线长度时,学生不易观察到通电导线在安培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变化的情况,且通电导线与悬挂它的软导线不稳定,发生位移时会晃动。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制作了安培力演示器。该演示器制作简单,取材容易,教学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