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有人类便有人居环境。经历了巢居、穴居、山居和屋字居等阶段,直到目前人类仍然在探索适宜的人居环境。现代的趋势不仅在于居住建筑本身,更着眼于环境的利用与塑造。从居住小区到别墅豪宅无不追求山水地形的变化,形成现代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之势。  相似文献   

2.
与自然风景浑然相融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优良传统,人类的居所从森林、洞穴到村落、城市,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城市,人们渴望绿地、水面、无污染的空气……走向自然的环境观已成为这个世纪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沈鹏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157-157
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它独特的人居文化思想。村落是自然与人工综合创作的艺术品,其人居环境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聚落中的古村落,贴近自然、融于山水,有着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环境构想;受“世外桃源”居住模式的影响,使追求恬淡、抒情风格的村居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向往;注重血缘,聚族而居,因此礼制秩序和睦族之风表现明显。本文从中国古村落成因、人文景观、理念基础、景观美学等角度,谈谈中国古村落空间的所具有的基本特点、以及古村落对于今人值得利用和借鉴的地方,展示古村落与我国传统建筑在人居环境文化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山水建筑──是指建筑与大自然完美结合体,山水泛指大自然环境,而建筑仍是人工营造环境。建设“山水建筑”不仅把大自然与建筑融成一体,而且要把艺术的美赋予建筑。山水建筑,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物化。在进一步促进这种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新的理念。山水建筑是需要的产物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因为要受到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耗损等,所以不能轻视自然界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古人曰:“山水广大,出度量宽宏之人;山水狭窄,出胸襟狭隘之人;四山端正,水清净,出光明正大之人…  相似文献   

5.
浅析城市规划与人居生存环境相结合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合理的城市规划就是要利用与改造这些环境,新世纪"要把城市和建筑建设在绿色中",足见城市绿化和园林在人居环境中不可代替的重要性。未来发展的方向,则不仅在人居室内环境,更侧重于人居室外环境,科学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居生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城市的规划严重的影响着人民居住的环境,对此,我们将进行环境的合理规划,使环境和城市居民相结合,形成一个友好完善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建筑装饰设计巧用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生活天天与光相伴,建筑和城市与光息息相关。光是人居环境的要素,为人类居住的建筑和城市创造光明、舒适、绚丽。光是建筑艺术的脉动光塑造形象:物的形象只有在光的作用下才能被视觉感知。正确地设光(指光量、光的性质和方向)能加强建筑造型的三维立体感,提升艺术效果,反  相似文献   

7.
城市人居环境的创造和改善,既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一个与人类共存的永恒主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工业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必然引起全人类的重视。本文在对城市人居环境内涵理解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性,着重探讨了我国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战略。  相似文献   

8.
从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及其要求、衡量健康型住宅的相关标准、从人者有其居到花园小区和生态城市、居住建筑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对策和途径、建筑师在推广健康型居住建筑中应起的作用五个方而论述了对人居不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古今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历史过程,论述了建筑文化与人居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提出了建筑文化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建筑文化应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只有保持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吸收和整合世界各国建筑文化的精华,走继承传统,适应功能,采用高新技术,探索古今中外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才能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宣言”可谓甚多。《亚洲地区室内设计师第二届年会·西安宣言》(下简称《西安宣言》)宣告建筑室内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人居环境学科的理论、观念、方法论和特征,在室内设计、人类居住环境方面举起了生态、人文和技术相结合的旗帜,要求亚洲地区现代室内设计师必须重新审视设计的理念和运作机制面临的任务、肩负的责任,构思描画新世纪人居环境建设的蓝图。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时代为亚洲地区室内设计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对人类文化的得失观和代价观的关照中,研究和确…  相似文献   

11.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动感最活跃的元素,水的有无往往与美好环境的获得密切相关,对于人居建筑文化而言更是如此。本文探讨了水环境与人居建筑文化的基本概念,从历史和当代的角度分析了水环境与人居建筑文化的重要关系,以及水环境质量对于改善人居建筑文化的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在居住区建筑规划和建设中,对水环境进行探讨是适时的,也是必要的。有鉴于此提出了改善水环境提高人居建筑文化品质的一些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山水城市是人类对美好居住环境的一种向往,是当前城市建设的理想田标。本文通过阐述山水城市的发展由来,并结合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提出了山水城市是人们对理想环境的追求,并不是一味强调城市的景观必须有山有水,而是希望人们通过赋予自然环境以一定的象征意义,达到使聚合(或建筑)与环境结为有机整体的目的;同时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3.
浅谈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居环境的建设是包括各学科为实现人类聚居的目标和共同需要而共同进行的全面的、整体的、综合的建设,是使人与环境的各个方面取得平衡的建设。如何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如何在住区中保护与延续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涵;如何对地区特性的各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考察与发掘,研究总结影响我国现代居住区环境的主要因素,对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及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而且人们对生活空间的安全、健康、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建筑的方向,为此绿色建筑成为人居的首选。主要从绿色建筑内涵和设计理念出发,来浅析绿色建筑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5.
马锦强 《今日科苑》2009,(12):290-290
住宅是人类居住生活不可缺少的载体,方便、舒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住宅区是新世纪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建筑、景观设计师要科学运用"以人为本"的生活设计理念,秉承传统勇于创新,通过量度适当的环境设计,使住宅区既保持传统韵味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游珍  封志明  杨艳昭  施慧  李鹏 《资源科学》2020,42(2):394-406
人居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科学评价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则是解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基于已有人居环境适宜性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完成了西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表明:①基于条件规则的综合评价法更适合进行西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②西藏超过3/4的区域为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大部分分布在藏西北地区;临界适宜地区面积占比为16.78%,主要分布在一江两河地区、昌都市澜沧江上游以及山南和林芝北部地区;适宜地区面积占比仅为5.83%,集中分布在藏东南、一江两河和澜沧江上游的河谷绿洲地带;③西藏不同类型乡村居民点的分布与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有很强的一致性,反映人类生活的乡镇驻地及村庄居民点分布占比随着人居环境适宜程度的增强而增加,代表高原牧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放牧点和古塔庙宇及文物古迹两类乡村居民点则反之,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西藏人居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和分区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本文对现代城市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作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洁星 《科教文汇》2008,(7):171-172
本文初步探讨了中庸之道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阐述了中庸思想与建筑文化的关系,以大量实例说明中庸之道对现代建筑设计及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影响。还指出,在中庸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城市建设规划正在走向“山水城市”这一城市发展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园林的议论越来越多,既有来自社会人士的,也有专家学者的。可风景园林事业的出路在哪里?我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科。就建筑论建筑、就园林说园林的局面,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发展的要求。人居环境科学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一个大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浅谈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建设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小区园林绿化应从其绿化的作用出发,使居住环境更好地适应现代建筑,为居民创造优美的生活场所,舒适的人居环境适于人们缓解压力,居住小区的绿化问题直接影响到居住的质量。因此,如何建设城市小区园林绿化,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