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柳彤  贾瑾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1):134-134,147,150,156,161
作为源自生活的中华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太极拳文化以其极具代表性、特殊性、全面性的特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大国形象。为了使大众对太极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文化进行了一定分析。主要结论:太极拳文化既是中国的国粹,又是一项特殊的身体文化,还是一种全面性的文化;太极拳文化推崇“和谐之道”,并传播和谐思想;太极拳文化的发展对促进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议: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借助新媒体和网络传播来大力宣扬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太极拳文化;大力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借助“孔子学院”平台宣扬太极拳文化,开设太极拳文化课程等。  相似文献   

2.
采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主要结论:太极拳之"圆"能使健身者体悟"凡物运转之机,变化之轨,万相归圆"的道理;阴阳和谐是一切运动的必然特征;"智圆"思维能改变直线思维;天得"圆"以清,地得"圆"以宁,人得"圆"以灵.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焦作市太极拳练习者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太极拳练习者的学历偏低,对太极文化的内涵了解不清;练习者偏重中老年,青少年练习只为应试,照葫芦画瓢而以;传播途径束缚于传统观念,重复着手手相传的公园文化现象,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太极文化的传播。本文试图找到解决办法,以期为推动焦作市太极文化传播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传太极文化,讲中国故事,显民族精神”为出发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着重分析新时代下太极拳文化国际化传播准则、传播困境及传播创新路径。研究认为,应以坚守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立场,坚定文化自信为传播核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方向的传播准则;在太极拳文化“解读语境”“体悟本体”差异以及“传播者”人才紧缺困境上,提出太极拳文化语境解读方式多元化,由体悟走向体用,筑建平台并重视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历史悠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早在苏联时期就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研究呈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特点,不仅对太极拳的技法和动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太极拳所包含的哲学内涵和文化也进行了深刻探讨。以太极拳运动在俄罗斯的跨文化传播为重点,着重探讨太极拳运动及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效果,反思存在的传播困境并提出加强对俄传播针对性,建设新媒体传播平台,突出太极的文化内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消融语言符号冲突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太极拳运动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运动讲究中正安舒,无过无不及,运动中的动作始终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到顶点,使运动具有中和之美。同时,太极拳运动的精神以虚灵为极致,主体在虚静至一的状态下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动作具有淡、静、空、松、柔、圆等运动特征,体现了太极拳运动的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太极拳的历史传承和当代发展,得出以下4点结论:1)太极拳的主要流派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此之前,太极哲学思想已全面成熟,并在中国文化"下移"的过程中影响到更多地在下层民众中发展的武术;太极拳追求以"整"为基础,以"空"为境界,以"以柔克刚"为技术特征的"技击之道",太极拳初期的演进都以这种"技击之道"为核心,只是后来才发生了价值异化的流变;2)太极拳在民国时期迎来的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发展,当时的太极拳因集中展现了"以巧斗力"的"技击之道"而得到世人青睐;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因其套路的健身养生价值被充分开发而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健身运动,从而迎来了第二次大发展;3)当代太极拳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因忽视了原本追求"技击之道"的太极拳而缺乏青少年的身影,二是民间流传的太极拳传承方式落后,传播模式不科学;4)立足于太极拳独特的技击文化,提炼出科学化、文明化的技术体系,开辟青少年市场,是促使太极拳迎来第三次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张志勇 《体育学刊》2013,20(1):113-119
无论是晚清曾被推崇一时的“张三丰创太极拳说”,还是20世纪30年代初由学者唐豪提出的“陈王廷创太极拳说”,都明显偏离了太极拳技术演变与发展的客观主线,而缺乏对戚继光在明代创编并收录在其著作《纪效新书》中的“拳经三十二势”长拳与晚清成熟的太极拳技术体系之间渊源的重视与考究.太极拳历史的探索长期陷入神仙崇拜、主观推断、人物附会,甚至故弄虚玄的怪圈.研究认为太极拳源于戚氏“三十二势长拳”,传于炮捶,成于“十三势”,而这一演变与发展历史明显被忽略和扭曲.  相似文献   

9.
引言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约两亿人,而绝大多数是简化太极拳的练习者,对太极拳的精髓缺乏认知和继承。文化层面上,其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误读和变异,使太极拳文化严重弱化。太极拳教学是太极拳继承与传播的载体,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太极拳运动的兴衰。本文立足现状,总结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弊病,结合文献与教学经验提出了对策,期望为太极拳的优化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寻太极拳运动发展的历程与特色,旨在梳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脉络,明晰太极拳运动在现代社会广泛开展的内在规律。结果认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经历了由乡村走进城市、由北方传向南方、由传统步入现代、由中国走向世界四段历程;太极拳的发展特色在于其自身的本固枝荣、舍己从人、著盛研丰和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太极拳文化理念与西方奥林匹克精神是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主张"静"重视"养",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主"动"重"畅"。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运动在当今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表明了中、西体育思想的互补和融合。这种融合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世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补充和完善。太极拳以独特的运动形式和养生思想及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成为与当代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身体文化、健身文化的凝结,也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对太极拳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扬中华武术精神,促进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在韩国六大城市的普及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文化内涵丰富,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创造力,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符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十年多来太极拳加快了向世界传播的步伐,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体育文化现象.但是由于受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以及太极拳练习者对太极拳所持有的不同的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太极拳在世界各国的开展便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中韩两国地理邻近,文化相同,历史渊源较深.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后,随着两国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的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大家开始关注中国、了解中国.近年来随着韩中两国交流的增加,太极拳爱好者越来越多,促使韩国民众对太极拳运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的理论渊源就是整个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深深影响了太极拳技术,太极拳技术反过来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直观反映.练习太极拳可以更直观地体悟中国文化,是太极拳受到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喜欢的根本原因.因为它不仅集竞技、技击、健身于一体,还在技术技法中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精髓.因此,传统文化的流失是阻碍太极拳的生存与发展对最重要的危机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且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对太极拳的功法、攻效、表演与欣赏等价值进行了论述,旨在展现太极拳文化的魅力,为促进世界各民族的交流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和谐”文化及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不但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功效,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在传承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太极拳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必须加强太极拳文化的自身建设,加强太极拳与相关学科的渗透,加强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时加强太极拳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太极拳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实现太极拳文化的产业化、大众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的国际传播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文化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提出:太极拳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基础,通过太极拳的传播来推广民族传统文化,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并就太极拳在国际上的传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概念界定、教学文化内涵、内容体系的构建、文化过程的维度与分析等四个方面对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内涵进行了系统性探析,结果表明:(1)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是教师(文化实体)以太极(特定文化)为对象,将教学实践与运动实践相统一、相融合,使学生受益的过程.(2)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内容体系分为技术生成体系、文化扩散体系、精神化育体系.(3)太极拳教学文化过程的维度,表现为太极拳教学实践与文化体悟相融合的过程、技艺传授与文化感悟相结合的过程、技艺习得与精神升华相转化的过程.文章通过太极拳教学文化内涵体系探析,从而为促进太极拳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及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世界文化全球化、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新农村建设为焦作市太极拳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文章以焦作市太极拳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当前焦作市太极拳的生存境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焦作市发展太极拳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人口优势;焦作市政府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推动太极拳的发展;文化的全球化为焦作市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焦作市的太极拳推广应立足本市,辐射全国,放眼世界,当今的太极拳已经远远超出其运动技术所蕴含的功能价值,其具有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当前太极拳生存的主要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