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们常说自己非常了解自己,但真的对自己各个部位都了如指掌吗?恐怕未必吧。关于人体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你可能就不知道哦。1你不知道吧?人打喷嚏的速度超过每小时160千米,所以,当感觉就要打喷嚏时,不妨赶紧捂住鼻子。2如果不想泄露身份,请别伸出舌头,因为每个人的舌纹和指纹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2.
投稿进行时     
正你是不是有很多发明创意苦于无人分享?是不是很想将创新的快乐也传递给其他人?是不是特别想跟大家说一说自己如何玩转机器人的……那还等什么,赶快加入到咱们的小作者队伍中来吧!杂志具体的征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3.
蒋骁飞 《知识窗》2011,(11):29-29
一位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自测“人缘”好坏的便捷方法。举个例子说明这种方法吧: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在你的寝室里还住着另外3个同学,在这个小环境中,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受欢迎程度如何,你不必委托第三者搞问卷调查,只要问问自己——3个同学中,我喜欢(或者讨厌)几个人?如果你喜欢的人越多,表明你的受欢迎程度越高,你的人缘就越好:反过来,你讨厌的人越多,你的人缘就越差。  相似文献   

4.
魔法手指     
潘璐 《科学大众》2014,(3):12-13
<正>很多人羡慕魔术师那双充满魔法的手,舞动中就能变幻出各种各样巧妙的事物。你是不是也想让自己的双手拥有这般魔力呢?一起来做做下面这个实验吧,在这个实验中,你也会拥有一根"魔法手指"。准备材料:一次性纸杯  相似文献   

5.
放下手中的工作,闭上眼睛,暂时把繁重的工作、喧闹的城市和拥挤的人群放到一边,想一想近来的生活。你是不是觉得心情烦躁呢?是不是觉得一直在承受很大压力?是不是感到自己很容易动怒和生气呢?是不是意识到某些性格特点妨碍了自己的发展呢?如果是的话,不要着急,我们给你开一剂处方:安排一定的时间,去运动吧。  相似文献   

6.
正回想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你是不是和许久未见的亲朋好友把酒言欢了?不过,小酌怡情,大饮伤身,要想既在推杯换盏间联络感情,又不折腾自己的身体,你可能得知道这些科学知识。选杯子是一门学问如果可以选择,记得选细高的杯子,能选择口大底小的杯子更好。由于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是V=πr~2h,要想保持体积不变,半  相似文献   

7.
人们每天都会照镜子,镜子里总有个和你看起来一模一样却又完全对立的家伙。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是否在一个遥远的地方,真的存在一个镜子里的你呢?如果有一天当你正在顾影自怜时,镜子里的那个家伙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样呢?再扩大些,我们看到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城市,乃至整个世界,是不是也存在一个完全相反的如同像镜子里一样的世界呢?如果有的话,它又在哪里?如果正反两个世界相遇  相似文献   

8.
泰戈尔在《审判官》中写道: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吧,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我爱他并不是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你怎会知道他是如何的可爱呢?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便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相似文献   

9.
测量脉搏     
大家知道,病人到中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往往都要给病人搭脉,看看脉搏是否正常,并据此为诊断疾病提供参考。你知道脉搏是由什么引起的吗?我们把脉的地方是动脉血管还是静脉血管呢?如果给你一个时钟,你能测量出自己1分钟的脉搏是多少吗?试试看吧! 答:脉搏是由心脏收缩跳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正>你想吃冰激凌不?想吃烧烤不?看到好吃的食物,你会不会挪不动步子?是不是有时特别想吃某种食物,甚至会馋得流口水呢?让我告诉你这些为什么吧。其实,这些都是因为"馋虫"在作怪。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人问你:“今年你多大了?”相信每个人都能很快地回答出来吧。可是,大家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多大年龄吗?如果我们能准确地知道地球诞生的时间,那么我们就可以解开地球、太阳系,甚至宇宙的许多奥秘。虽然这项测算任务非常艰巨,但是,人们探寻地球年龄“计时器”的脚步却从未停止过。  相似文献   

12.
新型变色塑料薄膜当你清理冰箱时,看一下包装纸的颜色有无变化就能知道食品是否已变质。想知道手上的美元是不是假币,只要展开看  相似文献   

13.
梦中的心灵感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底有没有心灵感应?很多事情仅仅是巧合吗?有人认为,如果有心灵感应,那么人在做梦的时候应该效果会更明显,因此他们做了几个试验。结果如何?还是你自己去读这篇文章吧。  相似文献   

14.
私人也可以建立国家?是不是笑话?如果发现一个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地方,你是否能建立自己的国家呢?根据联合国法律,可以,这就是私人国家。私人国家是国际政治中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们创造了一个新单词来命名它——微型国家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新时代》2004,(7):10-12
想知道自己的爱车究竟有多强劲吗?想知道它和别人的车比起来会怎么样吗?如果想要知道这些,你就不得不把它放在公开的场合展示,让别人来测量它,测量它最重要的性能——发动机功率。  相似文献   

16.
正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信息提醒,你是什么反应?是不是这次考得好妈妈给了奖励,是不是哪位粗心的叔叔阿姨把钱错打到了我的卡上,会不会是有人知道了我的密码正在提取现金?打开信息一看,松了一口气,原来,既没有人给自己打钱也没有人在取自己的钱,收到的只是一条让升级电子密码器的信息。一看是银行发来的,想都没想就点开了链接,按照网页上的内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有句古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是说,当人有了缺点和错误时,一定要想办法改正,即使没有缺点和错误,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看来,缺点自古以来就不受人待见。你是不是千方百计找到它,然后想方设法要消灭它?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面对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缺点,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个热爱发明创新的脑袋,就能担任缺点  相似文献   

18.
咬手指甲的人真的很可笑吗?为什么那么多人有这种习惯?手指甲是出气筒?你有过咬指甲或铅笔的习惯吗?如果有,那么你想过没有,和你一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要和自己的指甲和铅笔过不去呢?  相似文献   

19.
正聊天时,如果有人问你,你知道某某吗?多数人可能会说知道。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真的知道吗?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少人都有过不懂装懂的经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懂装懂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大部分人不懂装懂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如果不能回答别人的问题,我们会担心对方是否会觉得我们无知。所以我们的大脑会快速搜索并编造能解答的信息,这造成自己好像对此有些了解的假象。尽管我们的回答不一定正确,但至少聊天时有问有答,我们不会显得那么无知。而有时不懂装懂只是  相似文献   

20.
<正>那些爱撒泼耍横的人可要当心了,如果你在孕妇身边经常叫骂,那么记住你声音的胎儿将来很可能当面找你说个一二三!外面的声音能传到肚子里吗?谁都知道,人的肚子是封闭的,按理来说应该像个密闭的空间,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才对。但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前不久,日本一位研究人员用自己的身体作了一项实验。他先用啤酒填满胃,再将小型麦克风涂上奶油置入胃中。当奶油在胃中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