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千山侧柏叶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用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千山侧柏叶中挥发性物质,测得提取的千山侧柏叶挥发油含量为2.0%。用GC/MS法从千山侧柏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30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总检出量的98.67%.用峰面积归—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环棱褐孔菌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环棱褐孔菌的挥发性物质,测得环棱褐孔菌挥发油的含量为5.06%,用GC/MS法从环棱褐孔菌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21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芹菜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分别从芹菜茎和芹菜叶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GC/MS方法鉴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从芹菜叶中鉴定了19种成分,从芹菜茎中鉴定了12种成分,并且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抗病毒草药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用蒸馏—萃取法提取金银花中挥发性物质,测得金银花挥发油的含量为2.52%,用GC/MS法从金银花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50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酸类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59.76%,其次为酮类化合物占15.58%,醇类化合物占12.85%,萜类化合物占1.57%,萜类氧化物占1.32%,醛类化合物占1.74%,烷烃化合物占7.18%,共占金银花中挥发油总量的98.44%。  相似文献   

5.
分析不同采摘季节对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影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含笑中的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并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出3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以上,说明不同采摘季节对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影响很大.本实验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含笑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千山地区满山红(兴安杜鹃)花蕾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分离及鉴定。测得满山红挥发油含量为0.27%。用GC/MS法从其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3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为98.9%。  相似文献   

7.
GC/MS法分析百合花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百合花的挥发性物质,测得百合花挥发油含量为5.43%,用GC/MS法从百合花的挥发油中分离确认出19种化学成分,占提取出的百合花挥发油总含量的99.56%.其主要成分在挥发油中的含量为:酸类化合物(2个)占18.44%,醇奥化合物(4个)占7.64%,酸类化合物(3个)占63.04%,醛类化合物(3个)占2.72%,烯烃类化合物(2个)占1.68%,萜类氧化物(3个)占2.45%,苯的衍生物(1个)占2.74%,酮类化合物(1个)占0.85%.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8.
对河南栾川老君山产中草药冬凌草的挥发油进行研究。用水蒸汽蒸馏方法提取冬凌草中的挥发油,用GC—MS方法对冬凌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从挥发油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河南栾川老君山产冬凌草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了28个峰,确认了14种成分。  相似文献   

9.
千山东北铁线莲花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对辽宁千山野生东北铁线链花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分析和鉴定,测得东北铁线莲花挥发油含量为3.1%。用GC/MS从挥发油中分离并确认出7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没药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从中分离并鉴定出41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7.95%.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胡椒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确定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构及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鉴定出22种和24种化学成分.两种方法提取白胡椒挥发油中蒎烯、蒈烯、3,7-二甲基1,6-辛3-醇和石竹烯的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用固相微萃取法( SPME)和水蒸汽蒸馏萃取法( DE)提取白茶中挥发性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固相微萃取法分离并确定出35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苯甲醛(5.91%)﹑苯乙醇(5.46%)和芳樟醇(9.02%).水蒸汽蒸馏萃取法分离并确定出39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苯甲醇(5.56%)﹑苯乙醇(8.22%)和芳樟醇(5.69%).  相似文献   

13.
千山卷柏中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卷柏中挥发性物质,测得卷柏挥发油的含量为2.85%.采用GC/MS法分离确认出23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雪松醇,占总挥发油的39.50%.  相似文献   

1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紫藤荚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藤荚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紫藤荚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进行成分分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49%,其主要成分为2,3-环氧基-1-丁醇,其它依次是乙酸乙酯、乙酸、苯甲醛等,与文献报道紫藤花挥发油成分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5.
顶空进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啤酒的香味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啤酒中的微量挥发性香味组分.以高纯N2(99.999%)作为载气,并结合自动顶空进样技术,对啤酒中的12种微量挥发性香味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除乙醛与辛酸乙酯外均小于5%,回收率均在90%以上.该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罗布麻叶挥发油的提取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同时蒸馏装置萃取了罗布麻叶中挥发油,测得提取率为1.51%.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罗布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7.83%.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双烯桉叶(17.10%),薄荷醇(7.03%),5,6,7,7a-四氢化4,4,7a-三甲基-2(4H)苯并呋喃(6.64%),三甲基-8-亚甲基-十氢化4-亚甲基萘醇(5.25%),氧化石竹烯(3.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