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培育公民文化是中国现代化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培育公民文化,一方面要以理性主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形成人们的理想主义诉求,使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法治精神和传统的民本思想与理想主义的契合是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将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统一在日常生活批判中,才能对公民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位,以人伦道德融摄一切的“道德型”文化。这种文化形态形成原因尽管复杂多样,但有两个方面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即“以德配天”的观念和宗法制度,它们同时构成传统“道德型”文化的“形上”根源和“形下”基础。从这两个维度入手,是深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之基本精神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两个维度把握社会主义学说的实质。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历史进化的基础上,并与民主主义融为一体的。它既是对中国传统理想主义的创新,又体现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判断;它以社会主义为目标提出了现代化的任务,其内在的推动力是超越批判的乌托邦精神。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发展情境下,自我认知结构在青少年前期(小学)阶段的特点.研究对象需要完成一份带有独立型或互倚型自我建构启动的“二十句陈述测验”(TST)的自我描述.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社会文化情境维度上,个人自我所占比例均高于关系和集体自我,维吾尔文化情境的学生关系自我高于集体自我,汉文化情境的学生集体自我高于关系自我;两类社会文化情境下的维吾尔族小学生在部分自我评价维度上有差异;关系自我维度上家庭、同伴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自我有差异;集体自我内容的几个维度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的务实和西方人的理想主义导致了两者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的种种差别。反映在现实生活中 ,就是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对待生与死、入世与出世、趋同与批判、官本位与人格本位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现实主义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成分 ,而疏于审视、少有批判、过于功利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劣根 ;我们必须在充分发扬现实主义精神的同时 ,克服 (至少是缓解 )这种劣根性。要做到这一点 ,一个根本的要求就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划定一道可望而永不可及的界限 ,并在两者之间始终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理想主义教育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的起点,它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中国历史不乏理想主义光辉的照耀,但是由于民族传统中对浪漫主义诗性理想的关注,以及中国人特有的从现实主义理性理想到浪漫主义诗性理想之间的自由转圈,虽然我们在很多人身上都可以看到理想主义的影子,但是中国社会中仍然需要呼唤更多真正的理想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理解科学是当代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重效用的功利传统与重求知的理性传统是科学研究活动也是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两种不同旨趣.理性传统源于希腊哲学家对知识本身的追求,它以求真为第一要义;而新兴的功利传统则发轫于文艺复兴时期,它突现了科学价值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效用.作为科学观的功利主义与理想主义都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发展科学教育事业需在功利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而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多倡导一些"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理想主义是绝对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理解科学是当代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重效用的功利传统与重求知的理性传统是科学研究活动也是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两种不同旨趣.理性传统源于希腊哲学家对知识本身的追求,它以求真为第一要义;而新兴的功利传统则发轫于文艺复兴时期,它突现了科学价值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效用.作为科学观的功利主义与理想主义都有其存在的正当性,发展科学教育事业需在功利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而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多倡导一些"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理想主义是绝对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一百多年来,法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吸引了大量的中国学子,而法国人对中国文化也情有独钟。相通之处甚多的两个民族中国和法国,看来迥然不同。一个是地处东方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地处西欧的发达国家,在幅员和人口上极不相称。在文化传统上,中国受佛道儒文化影响,法国受基督教影响,在性格方面,法国人以理想主义和浪漫闻名,两中国人则以现实主义和勤劳著称。然而,如果认真考察一下几个世纪以来的中法关系和两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在当今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便会发现:中法两国又是两个相似性极多、情感相通,甚至相互偏爱的民族。有位哲人甚至…  相似文献   

10.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构成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本着通过国际组织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共同愿望,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统一,美国成为推动国际组织发展的主要力量;遵循理想主义原则独立发展的国际组织与在现实主义需求下要主导国际组织的美国之间的矛盾,使美国在国际组织陷入困境。这种困境也是国际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确立正确的研究维度,应当通过经典文本、特定社会思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间的张力作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之方法套路的理解。做到既注重主导逻辑的深化与拓展,又积极在具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有效地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门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与传承语境的深层转换。进而,在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之维度张力和方法套路的基础上,以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角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及其大众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滨州学院学报》2019,(3):56-5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亟待创新传承模式,应用型大学是其传承的重要一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德育的价值和传承现状与应用型大学及其德育发展特征,贯彻追求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的深度融合性、利用传统文化与两个目标的内在契合性和讲求并构建传承张力结构的点面层次性三个创新传承原则,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应用型大学的创新传承。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的价值观念中居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邓小平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共同富裕。与马克思和毛泽东的理想主义价值观相比,现实主义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西方心理学表现出文化学转向的趋势,但到80年代检讨之声不断。在学术界存在两种声音:文化因素是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文化因素是心理学的麻烦。从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可以说文化因素的兴起是心理学长期以来自然科学模式和文化科学模式之间元理论的分裂状态的一种新表现。文化因素的兴起可以看作是对占主导地位的逻辑实证主义解释学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吴宓是新人文主义的一位信徒,他受到了白璧德极为深刻的影响.此文详细梳理了吴宓对新人文主义的译介,并从文化观、文学观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吴宓与新人文主义之间的关系.在文化观上,吴宓主张构造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必须兼取中西文明之精华,使之熔铸贯通.在文学观上,吴宓主张应该学习西方的现实主义,激烈批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应该吸取优良的传统,而不能完全反叛旧有之传统.他的这些思想的渊源就是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社会契约有其独特性。笔者通过对传统契约概念的考察,揭示了传统契约兼有身份性和合意性的二重性结构,并进一步指出契约与国家法的关系及官方对待民间契约的态度。最后,笔者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语境下契约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提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秩序结构是由纵向上的身份社会和横向上的契约社会两个维度共同组成的。  相似文献   

17.
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的概念。《礼记·乐记》对"乐"作了集中的讨论,也对礼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诸多的描述。从《乐记》中对礼乐的特征、功能、本质等叙述中总结出礼乐之间的异、同以及礼乐内在所保持的一种适度的张力,并探讨这样一种张力是如何存在于礼乐之中,使得礼乐能够相依相济,合于天地之道的。  相似文献   

18.
"70后"徐则臣的小说写作在两个层面体现了其"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交织杂糅的特征:在文学史脉络上,"80年代"文学的"理想主义"和"90年代"以来社会语境的"现实主义"的繁复纠结;在作家自身的写作序列里,"理想主义"情怀和"现实主义"笔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沈本秋 《天中学刊》2007,22(1):104-107
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和美国的由清教精神演变的“理想主义”与由实用主义演变的“现实主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交往。根据国际关系建构主义理论,这种外交行为的文化路径依赖现象会在国家参与国际体系和机制过程中通过跨文化对话得到改变,双方会通过更多的对共同利益的认同逐渐理解差异和超越分歧。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道德的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中功利主义道德价值观与理想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冲突,对我国教师道德实践形成了重大影响,使教师道德选择常常处于现实之生存与理想之正义的道德困境之中。为了有效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构建具有实践意义与普适意义的教师道德,应适度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使传统的教师道德变成更有弹性和张力,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合理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